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斩仙捉妖记 » 我在林中遇到了小妖精

我在林中遇到了小妖精

    长生二人走着走着就到了城门脚下,结果那城门紧闭,此时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长生二人进不去巫东县城,又见不远处有一竹林,就走进了竹林,找到一处空地,长生升起一堆篝火,二人席地而坐,长生又把那十几块鱼肉烤熟,拿起一块递给小倩,小倩说什么也不吃,长生边吃边问缘由。

    原来小倩吞了妖丹,继承了黑鱼的部分记忆。

    那黑鱼一直生活在黑龙潭底,默默修炼,两百年前就已结出妖丹,妖修每百年一小劫,每千年一大劫,黑鱼不久之前渡劫失败,差点被雷劈死,元气大伤,它为了疗伤不得已才欲食人来补充元气。只不过第一单就失败了,被长生所杀。

    小倩吞食妖丹不久,那黑鱼精还有一丝意志残留,它看见自己的肉自然不肯吃。

    其实这妖丹也是有讲究的,第一个百年结出无色妖丹,此后每过百年转变颜色,直至八百年结出七色妖丹,按顺序是红、黄、蓝、白、青、紫、黑,第九百年结出银色妖丹,第一千年结出金色妖丹。

    长生回想起来,怪不得那黑鱼妖丹是红黄两个颜色,果真是进化失败了。长生又问小倩:“那妖可曾留下术法或宝藏?”

    小倩努力思索:“只有一术名曰御水诀,宝藏没有。”

    长生问:“御水诀能干什么?”

    小倩马上说:“可以水中闭气,可以短暂蓄力,可以快速旋转和跳跃。”

    靠,那不就是鱼的本能吗?长生心里想。又让小倩演示一下,小倩的身体真的就像鱼一样灵活,她快速的奔跑,转圈,跳跃,然后飞了起来,不过只有两丈高就落了下来,可对于人来说也很厉害了,这动作身法就像绝顶的轻功高手一样。

    长生欣喜的对小倩说:“我能不能学?”

    小倩说我试试看,于是小倩凑到长生耳边,一段古朴隐晦又生涩的单词进入长生脑中,长生脑中嗡的一声,一段内容自动转化成长生能懂的信息。

    果然可以学会,御水诀,哈哈哈老子以后也是轻功高手了!长生大笑不止!

    长生转念又想:既然这世上有妖,那一定就有仙了,啥时候能遇见仙人,学习一下仙人手段。

    篝火上的烤鱼滋滋作响,长生继续吃着鱼肉,这鱼肉对他无甚特殊,只是滋味异常鲜美,饥饿的小倩也战胜了那丝意志,拿起一块鱼肉,小口品尝。

    这时候,不远处传来一段声音,“嘶,好香!”

    二人不由同时望去:“谁?”

    一个女子飘了过来,落到二人近前。

    长生定睛一看:这女子看起来很年轻,她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秀发,白白的皮肤,一身浅绿色裙装,手拿一截竹仗,美而不艳,自有一股轻灵之气。

    长生问:“你是谁?来干什么?”

    女子咽了下口水说:“那肉可以给我吃吗?”

    长生说:“可以,不过吃完了能告诉我们你的来历吗?”

    女子抓起鱼肉大口吃了起来,没多久剩下的几块鱼肉就被她一个人吃光了,她面色潮红,就像喝了酒一样。

    接着女子自顾自的讲述起来:她叫林婉君,是这林中精灵,不知不觉在修炼了到六百年后,渡劫失败,被雷劫所伤,她从烤肉的香气中感受到一股灵气,就现身而来。

    靠,什么事都让老子赶上了,这雷劫也太不是东西了!长生心里想。

    林婉君接着说:“还有这样的肉吗?我愿意用东西换?”

    长生说:“你有什么好东西?”

    林婉君用手一翻,手里出现一块巴掌大的狗头金。

    长生问:“你想怎么换?”

    林婉君回答:“想换五块,不,十块?十块肉可以吗?”

    长生接着说:“当然可以,不过你要稍等一会儿,我们去去就来。”

    长生带着小倩匆匆而去,两人用上御水诀,走得飞快,不一会便到了河岸边,长生示意小倩先躲起来,毕竟人死不能复生,此事太过惊奇,这也是为什么两人早前不辞而别。那孙把头吃过了鱼肉又睡了。长生将剩下的近百块鱼肉用几根竹子穿好,又轻声叫来小倩,二人分别挑着近百斤鱼肉,也不觉得沉,毕竟学了御水诀后可以蓄力,短时间内气力大涨。

    二人又回到竹林,林婉君还在那里等着,看着二人放下近百块鱼肉,林婉君惊呼道:“这也太多了,我没有什么能换的了。”

    长生想着:这鱼肉对他和小倩暂时也没有用,可若大方的送给林婉君,又有些不舍,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前一刻还将鱼肉大方遗弃,现在却有些纠结了。

    长生略一思索:“你见过仙人吗,若你能带我们去见仙人,你用那块狗头金可以换全部的鱼肉。”

    林婉君说:“我没见过仙人,我一直在这林中修炼。”

    长生心里笑着:她还挺宅的,呵呵,六百年的老宅女。

    林婉君大大的眼睛不停的转动,脸上异常凝重,似是下定某种决心,然后对长生二人说:“这竹林里有一截紫竹,天生灵根,孕育灵气,那紫竹每百年才生长一小截,我就是这紫竹所化,不久前我被雷劫所伤,紫竹也被雷劈断了大半灵根,此地灵气日渐稀薄,若等灵气耗尽,小女子早晚也要消散。”

    小倩问到:“你不是吃肉就能补充灵气吗?”

    林婉君说:“那些肉就算都吃了,也就能维持三年。”

    长生问:“可有什么解决办法?”

    林婉君回答说:“只有再寻那灵气充沛之地,或者可以慢慢恢复。在此之前,小女子还有要事相求二位,听闻二位要去寻那仙人,仙人所在之地必然灵气充沛,请二人带上小女子一起,只需将那紫竹连根带土一起栽种到花盆里,然后带在身上保护好就行了。”

    长生说:“没问题,不过那花盆还要去城里购买,对了,那花盆可有讲究,需要什么材质的?”

    林婉君说:“最好是紫砂盆。”

    林婉君将狗头金交给长生,长生挑出几块鱼肉帮林婉君烤制,林婉君用手一挥,剩下的鱼肉就不见了。三人围坐在篝火旁闲谈,等待天亮。

    原来那林婉君体内有一空间,可以将死物搬运进去。这个世界的动物成精为妖,植物成精为灵,妖百年一小劫,千年一大劫;灵三百年一小劫,三千年一大劫。无论是妖是灵,仅靠自我修炼,没有那仙人点化,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林婉君三百年渡小劫时学会御土诀,可以空间搬运,可以短暂飞行,可以遁地和幻化。

    长生心里想:原来这初级妖灵也没啥攻击手段,都是纯辅助啊!

    长生看到太阳升起,就跟小倩暂别林婉君,前往巫东县。二人再次来到城门口,已有些许百姓排队等待进城,城门大开,两个士兵分列两侧,一一检验,长生从怀中掏出里长给的路引,交予士兵,那士兵扫了一眼就把路引还给长生,挥手放行。看来之前杀人的事并没有爆出来,长生心里想。二人先从城中找到一家金店,将狗头金折成了三十六两金,又将一两金换成十两银,总共三十五两金十两银,虽然之前的七两多盘缠都掉进水里,但换了狗头金,财产反而增了五倍。二人接着去花店花了二两银买了一个紫砂盆,紧接着就返回林中,将紫竹小心的栽进紫砂盆中,由小倩保管好。之后三人面面相觑,天大地大,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仙人,长生把心一横:与其迷茫不如继续之前的事,先去考科举。

    二女陪着长生又进巫东县,长生叫林婉君幻化成书童,小倩继续扮着书童,长生想着,做人要低调,美女招人爱,你不惹是非,是非却来找你呀!

    三人来到了县学院门前,长生敲门,一个老汉开门喊到,“来人找谁?”

    长生回道:“小生周长生,欲要参加科举,来找刘县学换取证明。”

    老汉问:“可有推荐?”

    长生掏出里长的推荐信,递给那老汉。

    老汉接过信简单看了看,轻哼了一声说:“只有里长的推荐,怎么没有乡长加盖的印章,这怎能作数!”

    周长生一边从衣袖里递过去一两碎银给那老汉一边说:“本来还有乡长的推荐信,奈何途中溺水,不翼而飞,还望通融。”

    老汉收了银子说:“我去说说看,不行可别怨我。”

    长生连忙说:“怎会怨您,还请老丈多多美言!”

    不一会儿,那老汉回来说:“跟我走吧!

    三人亦步亦趋跟着老汉。

    县学院的两旁都是书堂,正在上课,长生听到之乎者也的声音貌似在讲《论语》,进了学院深处办公之处,里面有一老先生正在伏案写作。随后一个沙哑的声音说到:“进来”

    长生几人走到近前,刘县学随手递过来一张试卷,沉声道:“一个时辰之内答完。”

    长生接过试卷,四下张望,屋中角落各摆着长桌,桌上皆有笔墨砚台,长生随意找了张桌子,这桌子有点矮呀,长生只能跪着答题,眼观试卷,只有两道题,题目罗里吧嗦一大堆废话,长生脑中迅速翻译成现代意思,第一题:用一首诗词描写秋天景色。第二题:如何减少饥民?。

    长生一边磨墨一边思索着,这第一题好搞,搬运一首唐朝以后的诗词,第二题得仔细斟酌,不能太过惊世骇俗了。

    刘县学突然说:“你有两个书童,还要自己磨墨?”

    长生连忙回道:“学生习惯亲力亲为。”心里道:我那两个书童都是假的,她们哪会啊,以后再慢慢教吧。

    长生研好了墨,用毛笔写着蝇头小楷,这也是前世所擅长的。没过多久,长生就把试卷交上去了。

    刘县学带着不悦的表情说:“可有认真审题,认真答题?”

    长生回道:“学生很认真。”

    刘县学目光一扫试卷:字写的还不错!接着边看边念起了试卷内容。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念到这里刘县学倒吸一口冷气,嘶……意境深远,寥寥几句便道出深深的思乡愁绪,用词简洁,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不可加也不可减。好词!

    接着他又往下看。

    减少饥民必须让农民有田耕种,且种有所得,得有所余,可以从以下几条建议依次实施。

    第一条:朝廷下令停止对外战争,派使臣赴相邻诸国和谈,暂时稳定边境。

    第二条:精简机构,惩治贪腐。朝廷带头节约用度,制止奢靡之风。

    第三条赋税减半,灾荒之地免去三年赋税并借种粮于民。鼓励饥民开垦无主之地,发放农具,并免税五年。

    第四条:保护耕牛,严禁杀牛。犯者予以重刑!

    第五条:引进占城稻,提高粮食产量。

    刘县学疑惑的说:“这第五条,何谓占城稻?”

    长生连忙说:“学生小时候听阿爹说过,遥远的南方有一古越国,那里的水稻长势极快,可一年三熟,是为占城稻。”

    刘县学吃惊的说:果真如此!

    长生说:“千真万确!”

    刘县学展颜一笑,此乃朝廷幸事,本官要将此事上报,来来来,再与我详细说明。

    占城稻高产早熟又耐旱,前世的长生自然记得。不过却是北宋的时候才引进的。

    刘县学仔细斟酌,决定还是将此事先上报张县令。然后再联名上奏。毕竟不能越权。

    长生说:“学生将去夔州府应试,还需老师举荐。”

    刘县学欣然道:“你有此才学,自然是要举荐的,不过,若那占城稻一事能上奏朝廷,直达天子,说不定会对你破格提拔。”

    长生说:“学生愚钝,全凭老师栽培。

    刘县学看着长生,心想此子不错,既有才华又懂谦逊。刘县学提笔写完推荐信。长生接过带二女欣然离去。

    刘县学将此事上报张县令,张县令同样大喜,二人写好奏表,令卒驿快马加鞭,上报夔州府。

    长生带二女找到一家客栈,店小二带着笑脸迎接,客官要吃饭还是住店?

    长生回道:“既要住店,也要吃饭。”

    店小二说:“本店有上好的酒菜和房间,住店普间只要五十文一天,楼上还有甲等房间也才一百五十文一天,请问客官要开几间房?”

    小倩肉痛的掏出一两银子递给店小二,说:“先开一个普间,再备些酒菜,别忘了找钱。”

    店小二疑惑的接过银子,领着三人来到了房间。可进了房间之后,长生却犯难,因为只有一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