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斩仙捉妖记 » 收徒李隆基

收徒李隆基

    开元四年初,上都兴庆宫里,李隆基正埋头批阅奏折,一个年过中年的太监急急忙忙走到勤政楼外,发出尖细的声音,说:“陛下,有要事禀告!”李隆基头也不抬,沉声道:“进来说。”那太监拍了拍身上的雪,然后迈过门槛,低头跪拜,启奏陛下:“有那周长生者不久之前已到上都,正在官驿等候。”李隆基闻听,立刻放下手中奏折,抬头起身,对着那太监说到:“平身,传我口谕,将那周长生速速带来。”太监弓着身缓缓退出勤政楼,向外走至不远后,高声喊道:“传天子口谕,宣周长生晋见。”

    皇宫里面的禁军每百步站立着一人,将那句话复刻传出,不久之后,跃龙门前,一个千牛卫迈着大步,走出皇宫,向着官驿的方向疾驰而去。

    李隆基走出门外,看见外面鹅毛般大雪漫天飞舞,纷纷扬扬地从天空向下洒落,树木,房屋都是银装素裹,地上也积满了一层白雪,于是他忍不住陶醉的说:“天降福瑞,大吉,大吉啊!”

    那个千牛卫到官驿里找到周长生,传了口谕,长生将短斧交予李梦蝶保管,叫二女安心等候。然后就一个人跟着千牛卫回到跃龙门,此时一个小太监早就等候一旁,对周长生说:“跟着我走。”一边走着一边叮嘱长生说:“口中不可随意出声,眼睛不可随意乱看,更不可直视天子。”长生欣然允诺,心里面又想:一会儿见了那李隆基,跪也不跪,跪了自己做不到,不跪又失了礼仪,有些为难后干脆把心一横,不行就施个小术,让你李隆基长长见识。

    兴庆殿里,李隆基在龙椅上正坐,两边却不见大臣,原来此时正逢元旦,那些大臣们都休假了。小太监低着头说:“人已带到。”说着附耳长生,小声又说:“还不快上前跪拜。”长生向前走了几步,拱手行了个书生礼,说:“学生拜见陛下。”心里想:这可是我最大的诚意了。那小太监看到长生如此行事,连忙又说:“陛下息怒,乡野之人不懂礼数。”

    李隆基微微一笑,然后说:“无妨,素闻你有大才,不必拘礼。来来来,近前说话。”原来那刘县学和张县令奏表里还附带了长生早前答过的试卷。李隆基见那首词写的精妙,所提建议也如醍醐灌顶,又有那不可思议的占城稻。早已对周长生钦佩不已。也就没太在意那些俗礼。

    长生松了口气,走到近前。李隆基仔细一看,见长生样貌俊美,虽身着麻衣,却不掩一股文雅之气,高兴的说:“果然一表人才。立刻赐坐倒茶。”从古至今,人们大都对长相很在意,那些有才有貌的诗人就像现在的偶像一样,连皇帝也不能免俗。长生心里想着。

    接着也如长生之前所想,李隆基的真实目的就是想要占城稻的种子。这李隆基说自己有三个愿望,一是收复失地,平服四海,二是消除饥民,让世上的百姓都有饭吃。三就是如果能完成以上两点,就去泰山封禅。长生心想,李隆基怕是还有第四个愿望,那就是与那杨贵妃时时享乐,卿卿我我,恩爱到老。只是不能与外人道。

    两人言谈甚欢,长生也展现才气,应着雪景赋诗一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李隆基大为赞赏,立刻提笔挥毫,记录下来。吩咐小太监装裱后挂于勤政楼里。长生颇为尴尬,不知道一百年以后那柳宗元看到自己的诗会作何感想。后来两人从诗词歌赋聊到治国对策以及天文地理,长生无有不知,一一作答。而李隆基的脸色却从钦佩变为怀疑,忽然,李隆基脸色一冷,喝道:“你本是来自乡野,无师无名,又怎会知道这么多的知识。”长生心道:来了,怪不得都说伴君如伴虎。长生心里紧张,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向后一退,拱手抱拳,庄重的说:“其实我自小生于大巴山的八安里,原本却是懵懂无知,几月前伤寒发病,本欲死去,却于梦中见到仙人,仙人自称是南天门门主,收我为徒,他教我读书识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天文地理,又传我仙家术法,我这才活了过来。”李隆基大为惊奇,竟由如此奇异之事。李隆基自小就酷爱道家之术,一直对仙人向往,他像个好奇宝宝,搓着手,惊喜的对长生说:“不知何种仙家手段,可愿意展示一番。”长生接着说:“有何不可,你且仔细端详。”说完长生身体就飞了起来,漂浮于空中,忽左忽右,又绕着大殿飞了两圈,而后停到李隆基近前,双脚悬空,就这样看着李隆基,李隆基见状哪还疑惑,连忙弯腰低头,拱手行礼,“想不到今生竟能见到仙家手段,不知仙师可愿收学生为徒。”

    长生说:“仙路艰难,你虽贵为皇帝,可却资质平凡。”其实长生也看不懂人类资质,只知道这李隆基活的还挺久的,活了快八十岁才死。

    李隆基又道:“你是仙人之徒,你一定有办法的。只要你愿意收学生为徒,教学生修仙之道。无论什么条件学生都答应你。”

    长生左思右想,心中合计,人类修仙之术我也不懂啊,妖术倒是会一大把,不如让徐美玉先把那元气诀传于李隆基,让他慢慢学习,如果他修炼不出元气,再叫李梦蝶把那元气丹炼化出来,给他服用,至少也能增加三十年寿元,长些气力。长生控制好身体落地,再不落地就要露馅了,然后又说:“收你为徒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资质平凡,必须从最基础的学起,等你学有所成,才能修习术法。只不过你还要答应我一个条件。”李隆基面色喜悦,连忙说:“别说一个条件,就是十个条件也无不可。”

    长生摆摆手说:“我答应你去寻占城稻,等那粮食丰收,百姓安乐后,你要为我在各地建神庙,传神名,立神像,设香火。“

    李隆基说:“这有何难的,此乃千秋功绩,本该如此。只是那庙名应该叫什么名字?神像又作何样子,什么材质?”长生回答:“庙名就叫长生庙,神像就是我的样子,材质无所谓,大一点就好。”

    李隆基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长生叫李隆基等候一日。随后回到官驿,和二女又飞回了南天门,徐美玉见到长生,开心的说:“过了那么久,恩人总算回来了!”长生说:“门中可有变故?”徐美玉接着说:“大家都安心修炼。并无不妥。恩人可是回来接我的吗?”长生回答说:“以后不必再称恩人,与她们一样只叫我公子就好。有一些事情还要说给你听,我和小倩本是人类,因为寿元耗尽,不得不服食妖丹,而后获得妖力,却已成半人半妖之躯。”长生顿了一下,接着说:“你可还愿意追随于我。”

    徐美玉说:“小女遭遇大祸,是公子救小女于水火之中,心中早就觉得,这世上人心险恶,小女只分善恶,不分种族。”长生心道:说的好。既然这样就再无顾虑,带上徐美玉,几人又飞往上都。

    第二天,李隆基上朝,所有官员分列两侧,长生列于最末首,李隆基说:“有周长生者,学识冠绝古今,又道术精妙,朕甚为钦佩,奉为师长。传旨封周长生为上都天师,享三品俸禄。赏永福坊一处府邸。”李长生走到大殿中,弯腰行礼,说道:“天恩浩荡,臣谢主隆恩!”李隆基只要不让长生跪下,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毕竟人家是皇帝,所有的大臣都看着呢。李隆基接着又宣旨道:“着怀化大将军郭襄领五万兵攻打古越国,由周天师随行监军,此行不必灭其国,只令其臣服,每岁纳五十万占城稻种即可。”长生心头一楞,随后释然,果然皇帝有皇帝的手段,不可预测,不过这样更好,不然靠自己去买来的一些种子,慢慢播种,恐怕要好几年才能推广到全国。如果收了五十万种子,只需一年就可以大量收获粮食。李隆基颁旨完毕,宣布退朝。大将军郭襄自行离去,也不理会长生。估计是把长生当作神棍了。等众大臣退去后李隆基急忙带着长生回到南薰殿寝宫,此时徐美玉已经等候多时,李隆基讨好的说:“请仙姑传我术法。”长生告诉李隆基,南天门有个门规,基础术法必须从传功长老那里学习,而徐美玉就是传功长老,这也是之前就定好的。徐美玉用手按住李隆基的头顶,不一会李隆基就说头疼的厉害,徐美玉把手收回,接着说:“按我说的去做,双手合十,放空思想,内视脑中百会穴,看到一个白点了吗?“李隆基按着徐美玉的方法去做,过了一会说:”看到了,不过隐隐约约的不是太清楚。“徐美玉转头对长生说:”资质虽然不高,但是可以修炼,“接着又对李隆基说:”慢慢呼吸吐纳,将那白点从百会穴,走奇经八脉,进入到涌泉穴,此为一个周天,然后感受天地间的元气,慢慢吸收,如此反复,壮大白点。“李隆基照着方法开始修炼,不一会就好像睡着了。安静的盘坐在地毯上。长生疑惑的看向徐美玉,徐美玉连忙说,“没关系,他这是入定了,只有能入定才算是踏进了修行的门槛。”长生接着又问:”那他要修炼多久?李美玉摇了摇头,说:“不一定,短则几个时辰,长则几日。”长生内心想:这皇帝要是整日的练功,这国家谁来管,那不是乱套了吗?我可不想活在乱世,虽然那些人打来打去的伤不到我,可乌烟瘴气的也是烦人。长生又问徐美玉:“人类修炼元气诀都这样吗,你也是入定不能醒来吗?”徐美玉回答说:“刚开始修炼的人,若无外力打断是这样的。不过等到他修炼出一层元气,就可以自己控制时间。”长生心道:怪不得修仙门派都要寻找那避世之地,一个一个的躲起来。也不知道那李隆基什么时候醒来,长生看到徐美玉也开始修炼,觉得饿了就对徐美玉说:“你在这里看着他,我去找一些吃的过来。”

    长生使起了遁地术,这也是他第一次使用,不一会就来到了御膳房,里面各色肉菜,应有尽有,长生找到一个布袋,装好一些酒菜,又回到了寝宫,那李隆基还在修炼,于是长生和徐美玉一边吃着酒菜一边等待。不知不觉天都黑了,那李隆基终于醒来,他长抒了一口气,自顾自的说:“原来这就是仙人修行,真是美妙。”长生连忙说:“你每次修炼差不多三个时辰,你以后晚上修炼,别耽误了政务。”李隆基说:“真想一直修炼下去。”徐美玉却说:“刚开始修炼,要循序渐进,切勿贪功冒进,一旦身体支撑不住,就再也无法修炼了。”李隆基吓了一跳:“我知道了。以后每日无事只修炼一次。”长生和徐美玉告别了李隆基,回到官驿,看到了之前见过的小太监,小太监自称小宝,是来送官服和地契的。官服一共两套,一套正式三品文官官服,红袍黑帽,上面绣着锦缎,还有一套非正式的白色的长袍,红色的天师帽,长生将非正式的一套衣服穿好,顿时觉得自己仙气飘飘,于是开心的和几女又去府邸,那府邸占地十亩,坐北朝南,到处都种着花和树,东面还有一个大池塘,只不过天气寒冷,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池塘中还有一个石亭,应该是夏天避暑之地。西边有一个大厅,应该是举办宴会之地,中间是两排小房子,应该是厨房,厕所,和仆人的房间,走到里面才是主人休息睡觉的地方。总之景色秀丽,一应俱全,不过这仆人还要自己去购买或雇佣,可以去购买外奴,像昆仑奴,僧祗奴一般买来作苦力和打手,而扶桑婢,菩萨蛮一般作婢女和丫鬟,当然也可以雇佣本地人。不过长生暂时还用不着仆人,随便施展一些小术也可以应对日常,但却要雇佣一些厨师,目前对他来讲,吃喝才是最重要的。长生又想到自己马上又到动身去古越国,这些事情也就不着急做了。

    又过了几日,大将军郭襄整顿好军队,李隆基亲自到城外送行,长生几人跟着大部队出行,向着古越国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