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事基地回古代 » 第十九章 骆清远买枪

第十九章 骆清远买枪

    送走了杨轩,李东华的眉头皱成了“川”字,他觉得这位裕郡王的性子转变的着实大了些。

    要不是他的样貌还是和原来一样,李东华都怀疑是不是被人冒名顶替了。

    他在心中安慰自己,还好只是一座肃州城的宅院而已,自己的大舅子也不会再回肃州城居住了,就当做个顺水人情送给杨轩这位郡王吧,若是他深究建王府之事,那自己可就麻烦大了。

    这么一想心里也释然了许多,回到内衙就开始提笔给他的大舅子柳士元写信了。

    再说杨轩此时心情不错,花了一百两就买了一座宅院,告诉林福估计他都不会信。

    刚刚走到自己破旧的四合院外,就看见门口有两队兵丁站的整整齐齐的。

    “难道又有人来?”

    杨轩疑惑地进了自家的院子,门口把守的兵丁们自觉的行礼让路。

    院中此时已有数人等候,厅堂中唯一的一张八仙桌也被搬到了院子中。

    正在喝茶的马庆元见杨轩回来脸上堆满了笑容。

    “殿下您可算回来了,下官等人都候了一个多时辰了。”

    杨轩虽然疑惑带还是面带微笑道:

    “本王出去转了转,不知各位这么早前来所谓何事?

    说完看向了正在朝他行礼的胡大奎和张佐旁边。

    他们旁边除了太监萧明,还多了一个身穿大红官服的中年胖子,这胖子杨轩并不认识。,行完礼后正饶有兴趣的打量着杨轩。

    “我等冒昧前来叨扰,请殿下勿怪,下官明日就要率领大军回京了,不知殿下是否能把承诺的子弹………”

    萧明此时也眼巴巴的看着杨轩,他可是已经付过钱的。

    “哼,原来是来催货的。”杨轩心中冷哼,面上却爽快的答应:

    “没问题,本王这便带你们去取。”

    马庆元脸上一喜连忙道:

    “如此就劳烦殿下走一趟了。”

    杨轩笑嘻嘻的说:

    “不麻烦,不麻烦,本王是最讲诚信的。”

    一行人来到了北城门的当铺,当铺周围依旧有两队肃州军看守。

    杨轩带着众人直接进入了当铺。

    一进门就看见地上摆放的四个箱子,杨轩指着这些箱子对萧明道:

    “五千多发,都在这儿了。”

    萧明大喜连忙出门吩咐随行的小太监安排人来取。

    马庆元疑惑地问道:

    “殿下说赠送的五百颗子弹呢?”

    杨轩一愣:

    “昨日不都带去给你了吗?总共给了你一千发重机枪的子弹,五百发是我答应送你的,另外五百发是给你的人学枪用的,本王还另外送了你30发步枪的子弹,难不成昨日都打完了?”

    马庆元铁青着脸点点头。

    “殿下昨日为何不说清楚啊?”

    “我昨天没有告诉你吗?唉!可能是本王一时忘了,真是可惜了。”

    说杨轩还惋惜地摇摇头。

    马庆元恨不得上去在他身上踹两脚,但显然是不可能的,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道:

    “既然是殿下忘了提醒下官,您看能不能再送一些。”

    杨轩露出为难之色道:

    “本王存货也不多了,这些子弹都是本王省吃俭用才造出来的。打胡人的时候就用了不少,本王嘴里没说,但也是十分心疼,这打出去的都是银子啊。”

    杨轩心中冷笑:

    “想要子弹可以,拿银子来买呀。”

    见杨轩如此说马庆元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就在这时一直没说话的中年胖子脸上堆着笑说道:

    “不知殿下可否愿意再卖一些子弹?下官愿意买来赠予马大人。”

    杨轩斜着眼看向这个胖子,俨然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问道:

    “请问这位胖……大人是谁啊?”

    胖子也不生气拱手说道:

    “下官是北安行省总督骆清远。”

    杨轩闻言一愣。

    “这货竟然就是北安行省的总督?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啊!长得这么胖,肯定也是个贪官!

    不好好在北安府主持大局,跑来肃州城干什么?难道是为了巴结上官?”

    杨轩心中已经把这洛清远定义成了玩忽职守的大贪官了。

    “哦,原来是骆大人,本王真是失敬失敬。”

    杨轩随意的朝他拱了拱手。

    “不敢不敢!”

    洛清远肥脸上猥琐的笑容依旧。

    “不是本王不想卖呀,而是确实所剩不多了,说实在的卖给萧总管之前的五千发子弹,本王也是不想卖的,只是他说要去献给父皇本王才同意的。”

    杨轩一本正经的说道。

    洛清远朝杨轩走近了些低声说道:

    “下官愿意出四两一颗的价格购买五千颗。”

    杨轩心中一惊,开始正视起这个胖子来。

    “贪官呐,巨贪!为了拍上官马屁竟然这么舍得花钱!不过老子喜欢!”

    杨轩心里乐开了花儿,脸上却做出犹豫之色。

    “再要五千?那西域匠人死后就没人能打造这种子弹了,本王虽然曾在一旁观摩学习,但却没有真正动手打造过……这些子弹可以说是用一颗就少一颗啊。”

    “五两一颗!”

    洛清远脸不红心不跳的加价!

    他身后的马庆元此时都惊讶地看着他,胡大奎和张佐二人也是不可置信地看着杨轩。

    他们二人心中应该都在想,这东西竟然这么值钱,那日打出去这么多,得是多少银子?

    杨轩也是一惊,没想到这胖子这么有钱,心中愤愤不平的想:

    “妈的,好像这个时代的人除了老子,随便碰见个人都是暴发户!”

    “明天大军开拔前,前来提货!”

    杨轩也不装了摊牌了,不就是子弹嘛,老子有的是,就是看不惯你们这些暴发户的嘴脸。

    洛远见杨轩同意,肥胖的脸上笑容更灿烂了。

    “殿下真是爽快,明日一早下官一定亲自来提货……听闻殿下只愿意给马大人两挺重机枪带回京是吧?”

    杨轩点了点头道:

    “机枪这东西本王说是无价之宝也不为过,要不是为了拿回去给父皇欣赏,本王还真舍不得。”

    洛清远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道:

    “不知殿下愿不愿意多出售一挺给下官呢,下官愿意出十万两白银购买。”

    杨轩沉思了片刻然后摇了摇头,十万两白银确实让人心动,可杨轩不想让这些热武器过多的流出去,这样会不受自己掌控的。

    见杨轩拒绝,洛清远以为是自己的价格报的太低,咬咬牙直接道:

    “下官愿意出三十万两白银买一挺重机枪。”

    这话一出就连马庆元都露出一副看怪物的表情看向骆远。

    一个行省的总督,即使能有三十万两也会低调的不能再低调,像他这般明目张胆的拿出来买东西就不怕陛下知道后严查?

    骆清远没有理会众人的惊讶,肥脸上露出担忧之色道:

    “实不相瞒,蒙州外右王部的胡人也正在蠢蠢欲动,最近更是经常劫掠蒙州下辖的两个县。

    寒冬将至,下官怕右王部的胡人大举进攻蒙州,所以想买挺这个重机枪震慑胡人。

    这些银两都是户部调拨下来,给整个北安行省的驻军新添武器之用的。下官已经和北安都指挥使万猛商议过了,决定用来购买殿下的火枪和子弹。”

    听他这么解释后在场的所众人都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银子不是这骆清远私人出的。

    可杨轩却是不解,这蒙州和肃州都属于北安行省管辖。

    为什么肃州城被围攻的时候这个总督竟然没有立即派兵支援,而是等着京城的援军前来,难道是因为肃州是自己这个郡王的封地?

    “既然洛大人是为了震慑胡人,那本王就以十万两一挺卖两挺给你吧,另外多送你两把步枪和一千发子弹吧,重机枪子弹也多送你一千发,这些应该能震慑蒙州外的胡人了。”

    都是为了保卫大华边境,杨轩也难得大方了一回,不过二十万两银子还是要收的。

    洛清远问言大喜,脸上又堆起笑容。

    “多谢裕郡王殿下,明日下官一定把银子准备好。”

    杨轩点了点头继续道:

    “本王没有骗你,这些武器和子弹极其珍贵,打出去一发就少一颗,希望总督大人能把他们用到实处。”

    “多谢殿下提醒,这个下官自然知晓。”

    骆清远恭敬地道谢,这次来肃州也算是不虚此行。

    杨轩见没什么事儿了,朝马庆元和骆清远拱了拱手。

    “既然事情都商定好了,本王就先行告辞了。”

    “恭送郡王殿下!”

    在场的众人齐齐对杨轩行礼,出门前杨轩朝胡大奎和张佐二人使了个颜色,二人意会在杨轩走后便告辞一声也跟出了当铺。

    杨轩出门时正好碰见萧明,见他不知何时已经招呼人叫来了两辆马车。感叹了这太监的办事效率杨轩微笑着说:

    “萧总管,本王还是得先提醒你一下,使用火枪切记严格按照张佐教你的方法执行,以免误伤到自己人。”

    萧明感激地对杨轩拱手:

    “请殿下放心,奴婢一定会交代下去的。”

    昨日他看了重机枪的威力后,就已经被这些火器恐怖的威力深深震撼,知道这玩意儿的危险性,所以即使不用杨轩提醒,萧明吩咐下面谨慎操作的。

    “如此便好,本王另外有事就先告辞了。”

    杨轩点了点头不再多说,带着胡大奎和张佐离开了当铺。

    当铺中骆清远看向马庆元眯着问:

    “马大人您猜这裕郡王到底还有多少火枪和子弹?”

    “本官猜测应该还有不少,说来惭愧,这位裕郡王在京城之时我根本没有注意过他。看来是老夫看走了眼啊,这位郡王同太子和四皇子比较也似乎不遑多让。”

    听到马庆元这么回答骆清远也是一惊不可置信地问道:

    “马大人对裕郡王评价如此之高?”

    马庆元微微点头继续说:

    “这次他立了大功,提前封亲王爵是铁定的了,说不定陛下还会让他回京受封。”

    骆清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还准备说点儿什么就见萧明红光满面的带人进来了,随即闭口不再言语。

    马庆元说杨轩提前封亲王爵其实在意料之中,杨轩本就是皇子即使现在不封以后也会封。

    大华朝向来是把不怎么受重视的皇子先封一个郡王爵位,并给他们一块儿封地让他们就藩,无诏不得回京。

    等老皇帝死后,新上任的皇帝一般都会对自己的兄弟们加恩,这样就顺势封他们一个亲王爵位。

    可这样的亲王爵位并非世袭的,亲王死后他们的世子只能继承郡王爵位。

    到孙子一代只能继承公爵的爵位,然后被朝廷封个什么闲散的官职,以此类推到最后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

    但大华朝立国之初到现在却出现过两个世袭的亲王爵位,一个是大华开国太祖的亲兄弟杨宗正,另一人则是当今皇帝的同母胞弟杨和昭。

    前者是因为开国征战有功,后者则是帮当今陛下夺得了皇位。

    所以世袭的王爵在大华朝非常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