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事基地回古代 » 第三十三章 圣旨到

第三十三章 圣旨到

    杨轩当然不是画的水桶和桌子,他其实画的是烧煤炭用的炉子。只是他并没有学过设计,能画出这图纸来也实属不易,再加上用的是毛笔画图,更是让他弄得周身是墨迹狼狈不堪。

    被秋菊认为是水桶的东西其实是一个放在屋外或者通风地方使用的简易炉灶,这种炉灶虽是简易,但胜在方便携带铸造简单且成本低。

    像桌子的炉子则要复杂许多,杨轩刚才画图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这个上面。

    这种炉子不仅可以放在屋内取暖,还可以当饭桌使用。炉子的烟囱可以一直延伸至屋外,让那有毒的气体尽数排出。

    不仅如此,下面的风门若是关上时则可以保持长久低效的燃烧,从而达到节约煤炭的目的,特别适合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取暖用。若是那风门打开,灌进去的自然风这会加速炉子内煤炭的燃烧速度,烧水做饭一举两得。

    并且按照这个原理若是做的大一些再配合风箱使用,这些煤炭燃烧的温度则基本达到后世锻造钢铁的要求。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杨轩就让林福去请来了肃州城最好的铁匠师傅牛磊。

    这牛师傅大约三十七八岁,是个和胡大奎那般的虬髯大汉。见到杨轩后他也不是很拘束。

    因为这肃州城的百姓都知道这位王爷很是亲善随和,有些街坊还时不时和他开玩笑,杨轩穿越来的那天就已经体会过了。而且知道这次击退胡人都是这位王爷的功劳后,百姓们对这位王爷更是多了几分爱戴。

    “哈哈原来是王爷您找俺,草民牛磊见过王爷殿下,不知殿下找我老牛来干啥?”

    牛磊豪爽的笑着说道,用他那布满老茧的手作揖行礼。

    正在吃早饭的杨轩放下手中的筷子,微笑着问道:

    “牛师傅吃早饭了么?要不要一起吃点?”

    牛磊看了眼碗中的两三个馒头然后摇了摇头。

    “还是算了吧,殿下您这几个馒头还不够俺老牛垫底的。有啥事您直接吩咐就是了!您可是我们肃州城的大恩人。”

    杨轩是看明白了这人就是一个直性子,也不饶弯子了直接拿出图纸给牛磊。

    “这两样东西牛师傅你能造出来吗?”

    牛磊接过图纸皱眉看了一会儿才道:

    “殿下莫非造的是炉子?只是这么小的炉膛,柴火是没办法放进去的,如果是用来放木碳的话,不用这么复杂直接用炭盆就行了......。”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殿下问你能不能造出来?”

    一旁的林福用那公鸭嗓对牛磊道。

    “这个倒是不难......”牛磊用手指了指那个简易版的炉子,然后又看向另外一个道:

    “至于这个嘛……倒也是可以,不过就是得用不少好铁!”

    林福从袖中掏出一锭五十两的银元宝递给了牛磊。

    牛磊接过银子一惊,忙说道:

    “这这这……殿下要不了这么多……。”

    杨轩摆了摆手打断他。

    “你且先一样做一个送过来,若是达到了要求剩下的银子有多少做多少。”

    牛磊又看了看图纸才道:

    “俺估摸着能一样可以做二十个,那个小炉子用大炉子剩余的材料就能做出来。”

    杨轩心中默默算了算,一大一小成本才不足二两银子,满意的笑道:

    “那一大一小就算一套吧,好好做出来,做好了本王重重有赏!”

    牛磊一听顿时大喜,一拍胸脯保证。

    “殿下放心,我牛铁匠的手艺这肃州城谁不知道,定能让您满意!”

    “好,那本王就等你好消息。”

    牛磊走后,杨轩看向林福问道:

    “肃州城周边农户百姓这个时节都在干些什么?”

    林福不明白杨轩为何突然问这个,略一沉吟才缓缓开口:

    “此时早已过了秋收时节已快入冬了,今年也是旱年收成不怎么好,大多数靠种庄稼的百姓此时应该大多数都入山砍柴或者打猎换些粮食以备过冬。”

    肃州城到北安府的两侧都有山林,中间则是一条开凿出来的商道。

    城周边的农户百姓一旦收成不好之时都会选择上山砍伐树木或者打猎,然后到肃州城或者北安府贩卖。

    杨轩点了点头再次询问。

    “那他们一天的收入几何?”

    林福呵呵一笑回道:

    “这些个百姓运气好的也不过十几二十文钱而已,若只是砍柴卖的话也就卖个几文钱,而且还不是每日都能挣这么多。”

    杨轩听完心里大概对这些普通百姓的收入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正思索之间院中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林福颤颤巍巍的走过去打开了院门,来人还是胡大奎,依旧穿的是那身雪地作训服。

    见他到来杨轩面上一喜正色道:

    “来的正好!本王正有事与你商议!”

    胡大奎给杨轩行了一礼道:

    “殿下您有何事但说无妨!”

    杨轩微微颔首。

    “如今那两千民兵是否还在营中?”

    “还在!往年冬季都会集结这些民兵备战布防,以防胡人前来打草鼓劫掠,来年春天之时自然会解散让他们回家春耕。”

    胡大奎耐心的解释了一番。

    “如此甚好,你今日不用跟着去训练了,你等会儿回军营和张佐商议,从民兵中挑选五百身强力壮之人去昨日我们发现煤炭那里看守,本王每月给他们每人八百文作为薪酬。

    另外让张佐贴出告示每人每天三十文钱招募劳力挖煤炭,工钱日结!

    还有大量收集木材围绕昨日发现煤炭的百丈见方的区域,搭建两丈(约6米)高的木墙给围起来。

    再找些木匠在南边靠近北城门木墙内建造一些棚屋,用来堆积煤炭和看守们长久驻扎。”

    杨轩这么想的,那些民兵看守是为了防止此地不被小股胡人骚扰和维持矿区秩序。

    每月固定八百文的工钱已经相当于他们以前三倍的薪俸了,大华朝目前一两纹银大约等于一千三百文。

    而另外那些挖煤的百姓三十文一天也算是很高收入了,完全可以保证一个家庭吃喝了。

    胡大奎听完杨轩的安排面色有些踌躇。

    “殿下真想要这么做?那些煤炭是可是有毒啊!”

    杨轩却一幅笃定的表情。

    “你想不想发财?想的话就听本王的,另外那些剩余的民兵如果愿意也可以让他们去挖煤。”

    胡大奎虽是有些担心,但想了想还是重重的点了一头。

    “好!就听殿下的,老胡我这就回去安排。”

    说完便行色匆匆的离开了。

    “殿下这煤炭为何物啊?”

    一向不爱问究竟的林福也忍不住好奇的开口问道。

    杨轩扬起嘴泛起角高深莫测的笑容。

    “这可是个好东西,到时候你亲眼见后便会明白了。”

    林福见杨轩胸有成竹的样子便不再多问。

    来到北城门的时候杜羽已经集合好府兵等候多时了,见杨轩到来赶紧上前行礼。

    杨轩看着整整齐齐的队伍点了点头。

    “走吧,以后若是这个时候本王还没来,你便带着他们自行跑步二十里地去训练。”

    “末将领命!”

    杜羽恭敬的抱拳应是。

    这几天的训练成果是显著的,无论是集合站队还是齐步跑步,都基本做到了统一。

    接下来杨轩准备让林福这个大内高手教他们几招实用的功夫,不求每人都能达到比肩林福的程度,但必须在一对一甚至一对二的情况下有一战之力。

    傍晚杨轩带领着府兵们训练归来,路过煤矿的时候胡大奎和张佐他们都在,并且还带来了五百民兵,他们此时正在扎营准备临时居住。

    见到杨轩前来胡大奎和张佐赶忙上前行礼,张佐开口说道:

    “殿下,末将已经让我爹把招募矿工的告示贴出去了。,另外剩余的一千五百民兵大多都愿意来挖煤。”

    杨轩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道:

    “做的很好,希望能在入冬前把这方园百丈围起来,另外让你爹张大人帮忙找几个账房先生每日给前来挖煤的人结工钱,钱不够就去找林福,还有每日挖煤的人控制在一千人以内,如果头天来过的务必让他们休息一天再来!”

    杨轩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有人阳奉阴违拿钱偷懒,还有个好处就是能让这肃州城周边的百姓都赚到钱。同时也方便看守巡逻的人管理好现场。

    “这是为何?不是人越多越好么。”

    胡大奎脑挠着脑袋问道,张佐则心思缜密瞬间便懂了杨轩的意思笑着说道:

    “一会儿卑职告诉你原因吧,殿下训练也一天已经累了,让殿下先回去休息吧。”

    胡大奎尴尬的露出两排大白牙嘿嘿干笑两声。

    “呃~是是是“”,殿下您还是赶紧回去休息吧,这里有我和张佐呢。”

    杨轩用欣赏的目光看了一眼张佐,然后再拍了拍胡大奎的肩膀便带着杜羽等府兵回肃州城了。

    一连两日杨轩都是带着杜羽等府兵继续训练巩固队列,煤矿区的建设也在胡大奎和张佐的监督下进行着,煤炭也已经挖出来了不少。此时杨轩就等着铁匠牛磊的炉子做好,就可以实施他的赚钱计划了。

    第三日一早杨轩正准备出门,可刚走到院子门口就听见院外有个尖细且耳熟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圣旨到,裕郡王杨文轩皆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