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无限志异 » 第六章 忠王

第六章 忠王

    马志被陈管家带到一处装修堂皇的建筑,似乎是会客厅,让他稍等便离开了。

    马志一边喝着茶水,一边想着忠王的事,忠王原名李秀成,本是穷苦人家出身,金田起义时就加入了太平军,是最初跟随洪秀全的一批人之一,凭借自身机智勇敢顺利上位,可谓智勇双全。后又打了几场重要战役,帮助太平军渡过了不少危机,加上前些年太平军内乱,自相残杀死了不少将领,这才在去年被封了忠王。按理说太平军内人才也不算少,很难让人相信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马上就要走到尽头了,马志不禁有些唏嘘,本就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只能说太平军这些领导层没有那个能力。

    正思索间,陈管家跟在一人身后走进了会客厅,猜也是忠王无疑了。只见此人三十多岁,白面无须,看起来像书生,但一身锦衣却看起来给人一种干练的感觉,马志心中暗叹,颜值气质俱佳,这要是放在现代社会妥妥的一小白脸儿。

    马志赶紧起身抱拳行礼:“小僧见过忠王。”

    忠王连忙摆手,笑呵呵的说道:“大师客气了,我还要感谢大师的治病之恩呢。”

    “忠王折煞小僧了,不过举手之劳,天下谁人不知忠王智勇双全,能为太平事业献一份力实乃幸事。”马志心里嘀咕,要不是为那赏金,我才不来趟这浑水呢。

    “哈哈,大师大义,竟能体会我等所行之事,看来也算我辈中人。”忠王爽朗一笑,随即问道:“不知大师如何看待当今天下局势?”

    马志心里吐槽,你们只知打打杀杀,马上就要被灭了还不自知,不过表面上还是拘谨道:“忠王说笑了,小僧不过一出家人,刚刚还俗,眼光短浅,不敢妄言。”

    “诶?我听陈管家说大师一直和师傅在外游历,定有所体悟,大师又何必自谦呢?”忠王不依不饶。

    见忠王不是试探之意,马志心想既然你不耻下问了,那我就说道说道,能理解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既然忠王如此看得起小僧,那小僧就浅言几句,若是说错,还请勿怪。”

    “当今天下无非三方,大清王朝、帝国侵略者还有代表人民的太平军。那就先说大清吧,整个王朝已经烂到骨子里了,软弱无能,鱼肉百姓,就像那扶不起的阿斗,亡国是迟早的事。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在各地游历之时,见过的清军几乎人人带枪,更别提我没见过的炮了。”马志说的有理有据。

    听到这,忠王已经抚掌大笑了:“大师看的透彻,不知对另外两方有何看法?”

    “忠王谬赞了,外部侵略者,我们都叫他们洋鬼子,但却是最强大的一方。他们装备优良,士兵素质强大,只不过人少一点,却决不可小觑。”马志道出实情。

    闻言,忠王皱眉:“洋鬼子之强大,某是知道的,太平军也和洋鬼子打过,但总是占不到什么优势,不过大师又是如何知道这些的?”

    “都是道听途说罢了,小僧这些年跟着师傅走南闯北,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也就知道了。虽然都叫洋鬼子,但这些侵略者可不是一国两国,也不是三国四国,而是足足八九国之多,他们联合起来,侵我中华,忠王可知为何?”马志适时提问,想考考忠王。

    “还不是大清无能,打不赢他们,洋鬼子进而得寸进尺,想要侵吞我中华大地。”忠王想都没想,几乎脱口而出,情绪高亢。

    “没错,这些洋鬼子如狼似虎,他们每打赢大清一次,就能吞下一大块肉,他们只想把这中华大地慢慢撕碎,慢慢侵吞,直到全部成为他们的殖民地,他们只为钱财而来。另外,这大清就真的打不赢吗?可能海战打不过,输了也就输了,不过大清的陆军装备可都无比精良,且人数占优,只不过大清的朝廷已经跪着习惯了,已经生不出反抗的锐气了,下面的士兵自然没什么战斗的士气。”马志言之凿凿。

    “大师所言极是,还不是大清无能,那大师又怎样看待我太平军呢?”忠王目光灼灼,希望马志能给出点不同的见解。

    马志闻言倒不知该怎么说出口了,难道要说太平军完全就是个错误?

    见马志有些迟疑,忠王出言安抚道:“大师尽管直言便是,我太平军从不搞文字狱那一套,权当我们私下谈论。陈管家,屏退下人,我和大师再聊一会。”

    陈管家闻言也不出声,只是走出房间,过一会却是又走了回来,站在忠王身侧。

    马志见忠王如此,也壮了壮胆子,不过却没有回答,而是问了一句:“忠王以为太平军如何?”

    忠王闻言一滞,没有到马志会这样发问,不过定了定神,就回道:“太平军奉神之命,讨伐大清,定还天下朗朗乾坤,太平军所行之事,当然是正义之举。”

    马志听到这样的回答也不意外,什么奉神之命,不过把上帝拿来当借口罢了,但还是开口说道:“忠王莫要误会,太平军所行之事当然是正义之举,不然也不会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自古王朝迭代,短的不说,长的也有几百年,忠王可知王朝存续的关键是什么?”

    “这…”马志如此问,却叫忠王不知该如何回答。

    当然,马志也没指望他能回答,这么高深的问题,他也不知道,拿出来装13而已。

    “王朝之所以兴盛,无非地和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不用我多说,其次还要有地,若一个组织没有根据地,不过无根之萍罢了,建立根据地,再以此为根基,扩散优势。”马志点到为止,生怕说多了,露出马脚。

    “人和地…”忠王似有所悟,反复咀嚼马志这些话的含义。

    马志含笑等着,也没有出声打扰,不过片刻,忠王便反应过来,有些抱歉的告罪一声:“大师所讲确有道理,某一时想的痴了,大师莫怪。”

    “忠王言重了,小僧不过浅见,若是能给忠王一些启示,实在是荣幸之至。”马志是真不敢和这些人扯上太多关系。

    “大师真是谦虚之人,不知大师可有从军之心,我定当向天王引荐,相信以大师的才能,定能受到天王重视。”忠王起了惜才之心。

    “忠王厚爱,小僧惭愧。不过小僧早已看破红尘,不想过问世间之事,如今还俗,只是想回家给年迈的父母养老送终,所以实难从命,望忠王体谅。”马志赶紧拒绝,他可不想作死。

    忠王见马志如此决绝,也不好说些什么,随即话锋一转:“大师既然如此孝心,我也不好强求,但请放心,之前承诺的百两黄金,定当如数奉上,不知大师可还有其他要求,只要在我力所能及之内。”

    马志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钱到手了,之后就好办了,不过转念一想,若是太平军能帮自己到达TJW附近,那自己岂不是省了很多事。

    于是开口:“小僧确有一事,小僧祖籍TJW,此行正是想回TJW照顾父母,不知忠王可有快速之法?”

    “嗐!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看来大师也是归心似箭呢,不过大师也知,TJW乃是大清的地盘,我军自不可能随意过去,但却可帮大师寻找一条可靠的商船。”忠王随口说道。

    马志赶紧抱拳:“那小僧就先谢过忠王了。”

    “嗯,大师且先去休息吧,待有了消息,陈管家自会通知到的。”

    “那小僧就先告退了。”马志在下人的带领下回去休息。

    “就把他安排在咱们的船上,送去TJW。”待马志走远,忠王对身后的管家说道。

    “小的明白,但那船事关重大…”

    忠王出言打断:“老陈呐!你还是那么疑心重,这马和尚虽然不会加入我军,但他绝无可能是大清的人,我看人不会错的,我看他也是个人才,顺便帮他一手而已,去办吧。”

    此时马志已经回到了住处休息,开始筹划起之后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