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华夏足球 » 第五九章 还是得认命

第五九章 还是得认命

    其实苗什长也明白,东山省成立了两个协会分会之后,东山的足协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只是自己这些身居高位者不太好安排啊。

    那块肥肉是大家都看得见的,谁不想躺在上面挑肥拣瘦啊。

    但是,上级总会有上级的不同看法和意见,原来几个俱乐部一联合就搞得华夏足协下不了台,甚至还把俱乐部经理提拔起来当主席,这不是砸锅了嘛?现在谁还敢在这块当绊脚石?周先生既然提到可以进京,那自己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就让自己手下两个副主席分别去当新成立的分协主席,自己干脆进京混几年退休得了。

    “周先生,我这里还有一套方案,本来是按三个分会设计的,不知道这么着改一下行不行?”

    周先生沉吟了一下才开口说道:“成立几个足协,要看当地人民的兴趣,群众基础是一。第二就是当地的人口数量,第三是经济发展状况,也就是能不能买得起球票的问题。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东山人口过亿,城市过百,完全具备第一和第二个条件,经济方面更是北部大省,这样成立三个当然没问题。按人口划分,三千万人养一套完整的足球联赛完全没有问题。想想英格兰,想想西班牙,他们的国家才多少人口?他们的足球俱乐部呢?即使苏格兰只有五百多万人口,他们也分成四个级别进行联赛升降级,足足有42支足球俱乐部。所以咱们东山省哪怕成立帮派四百个俱乐部,我都不吃惊。”

    “哦,是,是。”苗什长有些说不出话来。你怎么不比比法国,他们的人口和英国相当,不是才只有一套足球联赛吗?还有德国。

    但是再想想,也比一个十四亿人口只有一套联赛强。更何况,现在的华夏经济体量可不比三十年前甲级足球联赛刚刚成立的时候。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我们一个东山省要面积有面积,要人口有人口,还有什么担心的呢?我的意见是五千万人口为一个协会面积,根据各个省的实际情况再作取舍。人口实在太少的省其实可以少组建几家俱乐部,但阶梯建制不能丢,收入差距必须有,这样才能激励小球员们积极拼搏,足球水平才能进步。东山省作为足球强省,经济大省,作出表率作用,我看就很好。今天我回去看一下你们的方案,如果可行,明天我就去省里和领导商谈,把分协会先划分出框架来,然后号召俱乐部报名。第一看可以实行三分之一升降级制度,尽快按足球水平划分赛制等级,这是今年的当务之急。”周先生一口气说完这些,猛地站起身来,紧紧握住苗什长的手:“还要感谢您,老会长,您的决定将是东山足球的福音,福音哪。”

    “呵呵,周先生过奖了。只是这俱乐部一下子报出这么多,足球比赛要搞,电视台要直播,网络要直播,这些基础工作都不能配套的话,恐怕这种低级别的足球比赛搞不起来,就担心没企业愿意赞助啊。”苗会长不无担忧地说道。

    “不怕,您说的这些我都有考虑,目前看来这都要配套出台政策。至于企业赞助,没有全囯性的比赛,他们只能找到这样的平台,慢慢地就会认可这种规模了。另外我还要强调的就是,俱乐部的开支问题,个人收入、上交足协的费用要和自己的成绩挂钩,按比例分成,而不是一刀切搞摊派。俱乐部球员、教练员、工作人员的收入可以占到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这和开个店,开个超市、饭店一个道理,人员工资占比要卡死在规定的范围内。场地租赁费用也是如此,我设想的俱乐部都是正常运营的企业,不能只靠冠名的企业掏钱来补,反而是挣了钱要反哺企业才行。试想几百人一年的努力,换来的是亏损,这样的俱乐部是不健康的,就应该淘汰掉。任何人都是创造价值的,而不是亏损企业的。如果企业亏损,一定是收入与分配的比例没搞好。苗会长,不要怨我说得多,说得难听,试想咱们国家的企业如果一个个都亏损了,那谁还干企业?”周先生叹了口气,他其实是游离于足球行业之外的,对华夏足球百思不得其解。再三。

    “那样就引不来高水平的外援?。。。。。。”苗会长还是提出来了自己的担心。

    “那就不引进嘛,先让咱们自己内部搞起来,爱踢球的孩子要多少有多少,他们也没想着能挣多少钱,这里面的收入是慢慢调整的,如果是全囯冠军,当然有大企业跟进广告投入,转播权投入,而在省协会联赛排名垫底,甚至降级到乙级、丙级,能有收入就不错了。人哪,有时候还是得认命才行,您说是不是?”

    “那俱乐部的性质,是国有还是私企?”

    “俱乐部是可以买卖的,国有、私企都可以嘛。谁冠名谁主权就不用说了,一定要有冠名,甚至球场都要冠名,就是中吸引企业赞助嘛,否则钱从哪里来?经济怎么发展?老牌子球队怎么来?”周先生随意地说道。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原来的超级球队怎么办?”

    “他们肯定纳入分会,参加甲级联赛。至于原来拿多少钱,现在怎么拿,就让俱乐部作主,根据俱乐部的总收入来嘛,最高水平的球员,可能是三百万,也可能是三十万,就看经营能力和踢球的水平了。”

    这一刻,苗会长终于明白周先生给华夏编织了一张怎么样的大网了。这是一个涵盖建筑、基础建设,挽救建筑行业、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也是华夏足球发展的契机。只要操作得当,人人都有饭吃,房地产经济还能继续维持地高价位上,至少一大批基建人员的收入是有保障的,他们的吃穿住行就是经济稳定的最好的压箱石。

    数年之后,当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另一个行业,足球行业将冉冉升起,成为下一颗经济发展的明星。

    因为从小学生开始,就已经在培养球迷了,不是吗?苗会长忍不住把眼光再次投向球场内那群小学生身上,其中有个小孩儿,球踢得真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