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华夏足球 » 第六九章 何处可显真功夫

第六九章 何处可显真功夫

    善行的爷爷是个和蔼可亲的山村小老头,没有多少文化,一辈子都是在山村生活,从出生到成年,结婚生子,在那一片大山的土地上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童年走山,青春负山,壮年靠山,老年认山。本来以为此生也就这样了,没想到自己祖上开始传下来的一身功夫虽然没在自己身上发挥过多大作用,却受到山外大领导的赏识,亲自来接自己出山了。

    重新修剪的胡须被孙子不是捋拉就是扯拽,他心里却一直没有厌烦。老伴也坐在身边,抿着嘴笑,这就是自己最大化的底气。

    直到坐在对面的那个领导一直微笑着,终于开了金口:“老大哥,今天请你走出大山,去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请你理解。”

    “理解,理解,山里日子过得艰苦,老汉我也没别的手艺,就指望着领导给指个路子。”孙惜林陪着笑脸,把孙子的手从自己头上拿下来。

    “不不,你身上有功夫,这本身就算是一种手艺。我想请您出山教学,带一帮孩子学习您这身功夫,不知道您愿意不愿意?”周先生正式提出自己的想法,他不想夜长梦多,回到省城受到他人的影响,眼前这位朴实的老人再改变主意,弄出一个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孙惜林早就听了儿子的交待,对周先生本来就带了三分感激,他对自己身上的功夫本来已经不是十分信服,自己有长年爬山越岭的身体,自认为身体本来就好,山里空气又好,农村庄户人家能有多少愁事,心宽体胖,长寿者多。前几年山里还没修通道路的时候,自己便把这功夫卖了个好价钱,让自己村先修通了水泥路,十里八村的谁不念自己的好?就是可惜最后数年也没人再来打听这个事情,自己早就已经忘记这个碴了,没想到现在又有领导来访,哪里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只要按照儿子说的,能给自己的小孙子在城里买套房子,找个媳妇,就是把自己这把老骨头砸碎了盖房子都行。

    因此,孙惜林带着九分山里人的诚恳和一分为子孙计的狡黠说道:“周领导说的哪里话,您说让我干点啥,我就干点啥,哪能不愿意呢?我还得谢谢您赏我口饭吃,有机会带着老婆子出来见见世面,这一辈子也没算白活。”

    周生先略微放心了一些:“不不,您这是为华夏做贡献,原来您是修理地球,现在请您再来修理足球,在道理上都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再就是如果您的功夫能够改变人的身体素质,这对国家的贡献可就太大了。不但是足球界,就是全囯人民都感谢您呀。”

    “嘿嘿,哪有您说得那么厉害,俺就是一农村小老头,有一膀子力气。”孙惜林忍不住得意“嘿嘿”笑个不停,心里十分受用。

    “平时您老都是怎么练功的?能不能给我说说。”

    这一下子点到了孙惜林的爽点上,他在车上手比划嘴说,很快就把站桩功说了一个大概,还从座位上站起来进行示范,怎么呼吸,怎么转劲,哪条腿吃重,哪块肉紧哪块肌松,都要说个明明白白。

    忽然,车辆躲避对方一辆逆行的车,先急刹车然后又打方向在路上转了大半条路,车身左摇右晃的厉害,就连坐在座位上没有挂安全带的周先生都被晃得从座位上跌坐下来,还是在一旁站着的孙惜林伸手把他扶了起来。

    孙老爷子竟然站在那里,什么事都没有。

    这下子,周先生不得不长出了一口气,看来孙老爷子是有真功夫的。

    其实现在小说里写的功夫如何如何神奇,窜高伏低,眼疾手快,一个人能打三五个大汉,都是小说作家想当然写得太过夸张。

    现实的功夫里练到一定程度,首先就是身体的各个部位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新陈代谢旺盛,肌肉纤维韧性足,血液循环速度快。别人一身细胞可能七八年才代谢一遍,练功的人三四年就完成一次代谢,有毒的,坏死的、劣质的细胞都在第一时间内都排泄出去,不会传染到其他细胞,而且神经传输信号的速度也会加快,也就是说人的反应在这种良好的环境里也会变快。

    但是,不会达到小说里的武侠传说的境界。

    只是比常人要强,力气强大,反应敏捷,稳定雄壮,五腑六脏都在站桩的过程中得到微调锻炼,甚至皮肤的割裂抵抗性都要强几倍,对身体所需的各种微元素摄入效率高,这才是功夫的意义所在。

    年经的时候把身体锻炼的倍棒,老年时就是要比不锻炼的人少得病,不长寿。到了老年才想着去跳老年舞,参加有氧锻炼已经晚了。

    随着路上一个小插曲过后,大山里的来人终于来到现代化的科技城市,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