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大宁 » 第11章母子

第11章母子

    自从朱平安病好之后,仿佛像变了个人似的,时不时的就能看到他坐在椅子上,似乎在想什么事情一般!

    这几日更是经常跑出去,也不知道忙些什么,天快黑了才回来读书识字!柳氏还听说朱平安这段时间更是青楼楚馆都不曾去过!

    放下手中事务,想着多陪陪儿子。

    可她走到府中假山时就听到服侍朱平安的丫鬟春桃和小福在屋檐下窃窃私语!

    如果不是服侍朱平安的丫头,柳氏未必会管,她也想听听两人在说什么!

    柳氏向身后的张嬷嬷打了个眼色,就见那平日里不惹人注意的张嬷嬷,身形一动,一个跳跃就来到的两个丫鬟所在处的房梁上!奇怪的是脚踩在瓦砾上,并没有任何声响传出!对于两人的对话一清二楚!

    春桃说:“衙内病好之后,沐浴的时候,都不让我碰了!你说是不是衙内那方面出了什么问题?”

    小福则说:“可不是!以前衙内还时不时的偷偷摸我,这几天只是有事吩咐我等,其余时间更是正眼都不曾看我!”

    两人抱怨了几句,然后话题就转到其他地方去了!

    柳氏知道后,心中隐隐有不好的猜测,只是此事她做母亲的又不好直接当面问。

    “嬷嬷你去唤来福过来佛堂,我有事相询!”

    张嬷嬷退下之后,柳氏回到佛堂,看着桌上供奉的观音佛像,虔诚祷告。

    “观音娘娘再上,弟子柳雅求娘娘保佑我儿平安顺遂,弟子定会为娘娘重铸金身!”

    不一会来福过来了。

    “小人来福,给主母问安,不知主母有何吩咐!”

    柳氏看着跪在地上的来福,语气郑重道:这几日大郎都去外面做什么了?怎么就你跟着大郎?常威呢?

    来福想到衙内并没有交代所做之事秘而不宣!就老老实实的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都交代的一清二楚!

    “你说大郎想把东京城的泼皮收为己用,还可以向商家收取保护费?”

    来福想到朱平安就是这么跟李王两位衙内这么说的,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连忙补充道。

    “衙内爷还说,这样我们既能挣钱,又给无所事事的泼皮一个差事,商贾们只需缴纳保护费,就再也不用担心被人敲诈勒索了!”

    柳氏安静的听完来福的禀报,秀眉微皱。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

    东京城商贾盘根错节,利益交错,大郎这样擅动他人利益,殊不知会为自己招惹不小麻烦!”

    柳氏又思索一会,跪着的来福见主母没有理睬自己的意思,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

    “难道大郎是有意为之?

    是了!拉拢李,王两家入局!

    成则万事大吉,不成只是小辈之间的玩闹!

    我不能介入,只需静观其变便好!”

    思绪纷纷扰扰,柳氏回过神来,看向来福。

    来福会意接着说道:“常威奉衙内的命令,去保护弄堂巷里张家去了!”

    来福也是今日早上碰到常威在收拾东西,并带了两名护院出门,才知道了此事。

    柳氏有些疑惑,不解的问道:“哪个张家?”

    听出主母的疑惑,来福不由的抖了抖身子,颇为自豪的说道。

    “来福我作为衙内的跟班,肯定要了解主子的想法,要与主子思想统一与时俱进!

    在柳氏有些不耐烦的神情中,来福突然八卦的说道:“我怀疑衙内爷看上了张家娘子?不然不会派常威兴师动众的去保护!我就与常威不同,常威那厮就是一个木头!”

    来福还在那里喋喋不休,柳氏只听到朱平安看中了那张家娘子!早晨那埋在心底的种子,被她连根拔起!

    柳氏打断来福的喋喋不休,催促道:“那张家娘子容貌如何?年芳几何?”

    主母好像并不关心常威不如自己在衙内身边的贡献大,眼见给常威上眼药的机会付之一炬,来福内心有些气馁。

    但问题还是要老老实实回答的!

    柳氏听完,眉头皱的更紧了!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被休妻的女子!

    哎!只要不是又那方面的问题就好!”

    想明白了问题,柳氏舒展眉梢,眼角带着几分笑意!

    “是时候给大郎找个门当户对的妻子了!

    不过先找几名护卫,保护大郎安全,至于那张娘子,等大郎自己处理吧!”

    来福退下后,柳氏带着张嬷嬷前往朱平安的院子,走到近处从院中传出朗朗读书声。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

    “大郎读书怎么摇头晃脑的,可是这样便与记忆?”

    柳氏一进院就看到背诵论语的朱平安摇头晃脑,掩嘴轻笑道。

    朱平安心中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小声辩解道:“读书人不都是如此读书吗?”

    “大郎从哪来看到读书人是这样的?”柳氏看着惊讶的朱平安,有些好笑的问,

    经过一番交谈,朱平安才得知,自己丢人丢大发了。

    在大宁朝的读书人并不是向前世电视剧中演的那般,百无一用是书生!

    而在这里读书人不仅会君子六艺?还要五德四修。

    六艺为乐,射,御,数,礼,书。

    而五德分别为:温、良、恭、俭、让!

    四修:自省,克己,慎独,宽人!

    听到柳氏一一解释,朱平安内心吐槽:“在古代做个君子可是当真不易啊!”

    “母亲懂的真多!”朱平安真心夸赞!

    柳氏笑笑:“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啊!无德咯!”

    突然柳氏眼睛灼灼的看着朱平安。

    “大郎喜欢什么样的女子?与母亲说说,母亲去帮你讨来做媳妇如何?”

    朱平安闻言苦笑,上辈子自己单身狗一个,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敷衍道:我还没有想好要找个什么样的女子!如果想好了,我再与母亲说!

    就女子的问题,母子俩又讨论了一会。

    在这里女子是可以上学读书的,不过是在自家的私塾,相邻几家的孩子送到一起读书。

    与男子所学不同,她们读书识字更多的是为了诗词歌赋,而闺房中的一些私话大都以:某某才子又作了首好诗!

    用朱平安的眼光看,诗词就如同现代的包包差不多,主打一个潮流!

    见朱平安走神,柳氏故意问道。

    “大郎这几日都在忙些什么?今日怎么没有出去?”

    朱平安也没有觉得母亲的语气变化,回答道:“今日无事可做,在家读读书也蛮好!”

    “反正无事可做,大郎不妨陪我去个地方?”

    柳氏起身要走,对着朱平安发出邀请!

    朱平安颔首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