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大宁 » 第45章钱柱子招供

第45章钱柱子招供

    夜幕降临,外城门的士卒准备关门落锁!

    “驾!”一人一骑驰骋在官道上,士卒只听声音远远的传来:“休关城门!”

    马匹这牲畜可是掌握在世家大族或军阵之中,所以这些守门士卒丝毫不敢怠慢!

    他们只见一名挎刀汉子,打马来到面前,由于急停的缘故。胯下战马嘶鸣一声,一双前蹄高高跃起,汉子勒停马儿,厉声喝道:“吾乃尚书府护卫耿庄,尔等速速去通知知县,尚书大人之子朱衙内身陷囹圄,速速带人前去救援!”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守门士卒还未反应过来,这大汉两眼一瞪,口中喝道:“还不快去!”

    守门领队反应过来,连忙向着城内跑去,而这汉子直接守在门口,遥望官道远方!

    牛大彪等十名禁军这二日很惬意,那日擂台过后,长公主就留下他们继续保护朱衙内,但朱平安却把他们留在安乐县,让其帮忙操练新招揽的泼皮。

    今日又狠狠的教训了一些不知好歹之人,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正在小酌几杯时,许县令却匆匆跑来。

    在牛大彪等人疑惑的眼神中,许县令喘息说道:“大事不好,朱衙内身陷囹圄,我等快去营救!”

    “啥?”牛大彪连忙放下酒杯,有些不解。

    许县令此时也是一头雾水,但守门的领队就是这么说的,只好催促道:“我也一知半解,报信之人这会正等在城门口,我们赶紧过去!”

    许县令刚刚已经命令手下皂吏前往城门集合,后来才想到如今县衙内还有牛大彪等人,所以过来通传。

    此刻的城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了,当许县令等人赶到之时,远处官道的马车也堪堪才到,等马车停稳,柳氏也顾不得矜持,连忙跑了出来惊慌失措的喊道:“你们快去救救大郎,他如今还在丁家庄,那里天亮山匪就要攻打了!”

    此刻的柳氏哭的梨花带雨,声嘶力竭的样子哪里像是一个朝廷命妇!

    原来她在回来的路上,就被身边的丫鬟给松了绑,可是朱平安下了死命令,再加上情况紧急,护卫们并没有停车!

    许县令连忙向其保证道:“请夫人放心,下官这就点齐人马,保证把衙内给救回来。”

    说完吩咐随行班头立刻出发,再留下几名衙役将柳氏领到县衙后院。

    来福眼见柳氏被人领走,红着双眼说道:“我也要回去!”

    声音透着坚决!

    耿庄留下两名护卫跟随,与来福点了点头!便向着丁家庄急步返回!

    此时天色已经漆黑。

    在丁家庄的房舍中,钱柱子已经不敢发出嚣张的声音了!

    他五花大绑,身上并没有明显的伤势,只是他此刻看向面前这少年的眼神满是惶恐不安。

    朱平安声音透着森然:“说吧!为何要来示警!”

    朱平安觉得怪异的是,此人先是在庄中徘徊,然后被擒拿之后就语气嚣张的说丁家庄明日要完。

    很矛盾,逻辑不通!

    朱平安都觉得这是面前之人的恶作剧!毕竟山匪早不来,晚不来,他们前脚刚到,后面山匪就要攻打丁家庄?

    要知道丁家庄可是户部尚书府的庄子,里面可是有50名武装汉子的,就算山匪不开眼血洗了庄子,但又能得到些什么?还要遭到一名朝廷大佬的记恨,甚至直达天听,要知道安乐县边上可是有朝廷的武威营驻守。

    所以一切都透露着古怪!

    朱平安之前已经命令庄头把钱柱子绑扎在一把椅子上坐着!

    起先钱柱子还不以为意,可随着朱平安叫人搬来石头,一块一块的垫在犯人脚下。

    钱柱子就不时发出撕心裂肺的声音,

    顾名思义,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老虎凳!

    朱平安也是第一次用这个,庄头以及庄丁们有些不明所以,但朱平安知道这是一种通过对双腿和膝盖关节施加人体无法承受的压力以达到折磨的刑具。

    起源是清朝,不过朱平安把它搬到这个朝代了!

    眼见对方还不松口,在加石块估计这人的腿要断了,朱平安好整以暇的问道:“还不说吗?”

    看见朱平安微笑的样子,钱柱子觉得这人就是一个恶魔!终于开口道:“我说!我把知道的全部说出来!

    明日大当家要来血洗丁家庄,是军师告诉我的,他得知我要下山来探路,就嘱咐了我几句话!”

    这几句话是钱柱子一口气吼出来的,他觉得如果再垫上一块石头,他的腿就要断了!

    朱平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钱柱子不敢不答:“军师只让我在庄外徘徊一阵,等天黑惊动人了,再大声说出大当家明早要来屠庄!

    结果我探查的时候就碰到了你,原本我当时想跑了,晚上再来。结果被你们控制住了!”

    朱平安听到这里忽然对这人口中的军师有些好奇。

    不过他先是对着丁三四说道:你去通知庄里的妇孺老幼,让其收拾好东西,天亮之前全都转移到后山上去,如果年轻的青状胆敢浑水摸鱼,直接杀了!

    丁三四听到命令,也没有多言,只是重重点头,抱拳之后就下去安排了。

    朱平安本来可以摆脱这个困境的,但人家身份尊贵的都选择与他们共患难,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朱府的奴仆!

    等丁三四走后,朱平安又问钱柱子:“你口中所说的军师又是谁?”

    钱柱子答:“军师是读书人,可有本事了!大概两个月前被大当家劫上山的,刚开始山寨只有七八十人,到现在规模扩充到快200人了!”

    朱平安有些不以为意:“只是扩充人数吗?那也不怎么样!”

    要知道原身的老爹现在正在外面借着花石纲的名义大肆收刮,所过之处的士族乡绅有样学样乘机兼并土地,

    土地兼并成风,流民四起,莫说招纳100多人,只要你有实力有粮食,振臂高呼,就是几十万都能招之!

    虽然这叫大宁朝,但朱平安熟知历史的两宋时期,总共发生了约433次大小规模不一的农民起义。

    这意味着在两宋共约319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年会发生大约1.36到1.4次农民起义。

    想必这个朝代也不遑多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