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3,李军重选人生 » 第十八章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第十八章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作为网络小说的作者,李军自然是非常关注小说书评区读者的反馈。虽然,不说话的读者是绝大部分,但大部分水平发言的读者,基本上都是更活跃,更乐于把想法反馈给作者的读者。

    有时候,甚至读者的书评,反过来还能给作者后续提供灵感来源。

    这种更快的反馈速度,也是网络文学跟传统出版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

    传统出版因为发行成本的昂贵,一般会在出版之前多作品更精细的打磨,但这难免有点闭门造车,未必是即时根据读者反馈做出调整。网络连载的小说,虽然可能发布的时候,不如实体书打磨那么好,但优势却是随时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而调整后续的创作方向。

    为了让白幼微更加了解网络文学,李军自然也是鼓励她一起去看书评。

    由于此时李军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一起看书评,更容易并肩凑到一起。有时候,李军的肩膀和手臂,甚至会无意触碰到少女的柔嫩的肌肤。

    鼻腔中呼吸的,也是白幼微体香味的空气。

    虽然,李军有些心猿意马,却是做出一本正经,正在工作的样子。比如,他把一起看书评,解释成工作的一部分。

    实际上,却是打着其他的小心思。

    “这篇评论讲的真是太好了!跟专业的书评人那种完全不一样!”白幼微兴奋地指着一篇书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嗯,确实如此。”李军点头附和道。

    原本李军只是想要写一篇普通的穿越、重生题材。但他忽略了一件事,他不是写穿越到2000,1980之类的年代。

    而是写主角穿越到2003,所以,现在(2003~2004年)的读者看来,味更像是一本科幻色彩的书。

    “你觉得这个读者的评论写得怎么样?”白幼微又发现一个在分析人物和剧情的书评。

    “写得非常好。”李军回答道,“我准备后文,把读者的评论里面的一些建议化用进去,直接当作剧情。”

    “这不成了抄读者的评论了吗?”白幼微显得有些吃惊。

    “根据书评的建议调整后续剧情,怎么能说是抄呢?”李军笑道,“你还别说,这不仅仅不算抄袭,而是会让读者有成就感,觉得作者从了我的建议。网络小说最大的特征就是快速根据市场反馈,也就是读者建议,或是订阅,调整创作的方向。”

    白幼微感慨道:“如果不教我,我根本不知道。新时代的互联网媒体,跟传统的媒体,完全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

    基本上,李军几乎是手把手,带着白幼微入行,丝毫不怕她学会了网文创作的诀窍后,翅膀硬了单飞。

    这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本质上,李军是用他的办法渐进式追求白幼微。日拱一卒,相信总有一天,能够直捣黄龙,犁庭扫穴。

    贸然的追求,有失败的风险。

    李军准备先用工作,营造一个环境。相处久了,配合默契了,形成了一种依赖之后,那不就是水到渠成?不说是日久生情,就算是习惯在一起,到时候,追求起来也会减少阻力。

    至于现在,他深吸一口带着少女体香的空气,觉得现在的工作环境,真的是福利满满啊!

    ……

    2004年3月初,李军小说的成绩已经突破1万均订,累计更新110章VIP,总订阅突破120万。

    晓萌编辑再次在QQ上恭喜:“恭喜你啊!李军你的小说再创辉煌了,均订破万了!这个月的稿费,估计又要创新高,大致会有3.6万左右!”

    李军回复:“谢谢,晓萌编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感谢你的帮助,还有网站的推荐支持。”

    “你太谦虚了,是你书写的真好,比我一开始预计的还要好。我相信你的才华和努力一定会让你更上一层楼的。”晓萌很是客气的表示。

    “我算什么?仅仅是赶上好时代和更努力而已。”李军自嘲回复。

    晓萌:“对了,我还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我们的总编最近聊到你,他对你的小说非常感兴趣,想要让你成为我们网站的长期独家签约作家。”

    “听起来很不错,我会好好考虑一下你的建议。谢谢你的帮助,晓萌编辑。回头看完合同给你回复。”李军深吸一口气,知道长约是避免不了的。本来,他也没打算跳槽,写书这条路,未来交给极点,跟极点合作。从他未来二十年的长期视角来看,其实是很省事的选择。

    至于,写书之外的,极点也不会限制住自己。

    本来李军重生之后,也没打算单调写书这一条出路。现阶段写书能提供不低的稿费,大神级作者的收入,跟所有行业比,也是不逊色的。

    比大神作者收入高的,并不是某某职业的问题,而是资本的问题,也就是不是靠着劳动挣钱,而是靠着投资挣钱。

    人家投资几个亿的资本,凭什么不能比你不投资一分钱本金,只出卖自己的劳动技能人挣的多?

    太史公《货殖列传》云:“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这段话,是总结春秋战国时期那些富可敌国的商人们从零起步变富的过程。一开始,没有钱财怎么办,当然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打工啊,古代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也是先从打工开始的。打工渐渐积攒了一些积蓄,开始要用自己的脑子让财富变多,无论是升职加薪,还是创业,还是理财还是其他,总之,这时候已经需要用到智力了。最后一步,既饶争时,你已经有一定家底了,想要变富,主要就是看时间和时机,选择稳妥就是慢慢变富,而更快变富则是要冒着一定风险,也就是择时。

    古人总结的财富自由之路,在现代社会,丝毫没有过时,因为,某种程度上,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春秋战国的大商人们白手起家之路,跟现代一些白手起家的大商人几乎是异曲同工。

    本质上,人类是财富分配,大体上是按照生产要素进行分配,资金、资源、土地、技术、人力等等。

    靠着资本优势去分钱,分钱的人少,所以,普遍上拥有资本的人能拿的更多。靠着劳动挣钱,因为劳动分钱的人多,所以分的少。

    比如,一个企业有1万员工,10个股东。假设,给员工的工资总额和股东分配的利润总额大体上是一样的,都算成3亿。那么,1万员工平均每人拿3万年薪。而10个股东,平均每人拿3000万。

    原因就是员工是靠着自己的肉身挣钱,有肉身的极限性。股东则是靠着资本挣钱,瓶颈不在自己的肉身,而是在于拥有资本多寡。

    所以,挣钱的起步,一般是劳动。但挣钱的上限,并不是自己肉身努力。努力到极限,碰到上限了,就不能单纯的继续碰壁,而是想明白分配钱的规律到底是什么。

    煤老板和挖煤的从事同一个行业,但却是因为,一个没有挣脱肉身极限,一个已经挣脱了肉身极限,不再依靠自身的劳动收入本身,而是靠着自己的资本来获得利益分配。

    从靠着人类肉身挣钱,蜕变到了打破肉身挣钱的极限,靠着资本来挣钱的惊险一跃,用DIO的话来形同就是:“人类的能力真的是有极限的!所以……我不做人啦,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