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有料 » 老版《西游记》难道是骗人的?孙悟空偷吃蟠桃竟是玉帝安排?

老版《西游记》难道是骗人的?孙悟空偷吃蟠桃竟是玉帝安排?

    话说玉帝将大圣府辟在蟠桃园旁,可谓“用心良苦”!

    可是,问题来了!玉帝精心包装的“爱心大礼包”,猴王他知道吗?

    当然,我们可以先来窥探一番孙悟空此时的生活状态:

    “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至于其他神仙,“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看得出来,孙悟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相当满意,此前因“情感和归属”、“尊重”的需求层次相继坍塌引发的暴怒,在一通看似温柔的安抚下,迅速地重建并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天宫大家庭的怀抱。悟空的“朋友圈”里,大家陆续开始点赞。和神仙兄弟勾肩搭背,见面一声hey再见一声bye的生活,他很满意!此时的悟空,就连梦里的世界,也是充满了善意和阳光。至于府邸对面蟠桃园飘来的阵阵果香,悟空却是闻之不动。

    不过,这样温顺的、无忧无虑的猴王,却绝非玉帝需要的。他所预期的,是悟空的闹事。

    不闹事,他急啊。急什么?一年一度的蟠桃会即将如期举行,如果没有发生些什么,恐怕又要和往年一样皆大欢喜了。

    怎么办?此时需要外力推悟空一把!

    终于,在某次早会上,天师许旌阳跳了出来,启奏道:“今有齐天大圣日日无事闲游,结交天上众星宿,不论高低,俱称朋友。恐后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庶免别生事端”(注:许旌阳,史载确有此人,晋朝人士,其出生时间节点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或可认为,晋朝许真人为天师托身,就如同李耳为太上老君托身一般)。

    这话看似有道理,其实却很奇怪。

    悟空明明是充满善意地和神仙朋友们积极向上地享受生活,怎就闹事呢?难道就因为猴王有“前科”,就做了有罪推论:“闲中生事”。这是一种身份歧视!

    但这话看似奇怪,其实却又极有道理。

    悟空虽释放了善意,却乱了仙界的辈分,天宫不仅是神仙的生活娱乐场所,更是办公场所。工作期间,手下员工明目张胆地喝茶聊天,身为天庭领导人玉帝,肯定是不满意的(当然,许旌阳此时上折,应是玉帝有意或无意下的某种授意)。

    玉帝的反应呢?恰好顺水推舟,诏来悟空:“朕见你身闲无事,与你件执事。你且权管那蟠桃园,早晚好生在意”。

    蟠桃园在哪?就在大圣府旁。玉帝这一决定,朝会神仙恐怕没人会有疑议,也不会妄加联想。瞧瞧,这正是玉帝高明之处,他落一步棋,早已想到数步之外!当然,在外人看来,玉帝的言语里,又是满满一箩筐善意。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玩了!

    孙悟空领了旨,屁颠屁颠地来到蟠桃园。打开门一看。嘿!好一派瓜果飘香的景象:“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先熟的酡颜醉脸,还生的带蒂青皮。凝烟肌带绿,映日显丹姿”。

    此番景象,悟空想到了什么?换做我们,肯定寻思着吃上几颗?但猴王是个很有责任心的男人。他此时所想,是如何把桃园打理好,“欢喜无任,当日查明了株树,点看了亭阁回府”。一点坏心思也没有!

    这正是玉帝高明之处!你没有想法,我就创造一切机会让你有想法!把一个男人,放在金钱堆里,或者美人堆里,会不会有想法,一时可能不会,久了,一定会!钱色性也,这是人基因决定的。一个意志再坚定的人,长期以往,也会受到腐化。所不同的,只是因人而异的时间长短(即便像唐僧那样的得道高僧,放在美人堆里,为何面红耳赤口里直念叨“阿弥特佛”。面红耳赤,是本能,念经,这叫注意力转移,他也怕受不了诱惑)。

    猴子基因里的东西,当然爱吃桃(譬如,悟空在菩提老师的烂桃山下,早已把基因里的东西释放地淋漓尽致)。很明显,玉帝正在一步步腐化悟空!

    那么,悟空经得住“考验”吗?肯定不能!

    但凡经得起考验的人,一定要有外力约束!悟空有约束吗?没有!这个桃园他一个人说的算!至于身旁那一班锄树力士、运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扫力士,在天庭体制下,早养成了惟命是从的习惯,“一切,领导说的算”!

    内因和外因的完美契合。猴子不偷桃,才怪!

    “自此后,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很简单,触手可及的诱惑才是最大的诱惑!悟空天天看着满园的桃子,掰着数起了花瓣,吃,还是不吃,单数吃,还是双数吃?开始可能还有犹豫,但终于耐不住诱惑了,管他呢?吃了再说!于是,支开了身旁的桃园干事,“脱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

    看吧,猴子上瘾了!

    这正是玉帝想要的!但还不够!

    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事情搞大,让神仙们都知道,猴子偷了桃,他们年度聚餐,被搞砸了。这样,神仙们自然将不满的焦点,一致集中在猴王身上,也就没人私下埋怨玉帝蟠桃园人事安排的所谓“决策失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