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有料 » 西游有料|观音的投机:蟠桃会上,原来她是这样收拾残局?

西游有料|观音的投机:蟠桃会上,原来她是这样收拾残局?

    玉帝收到李天王的求援信,微微一笑,若有所思。此时,一旁观音跳了出来!

    她跳出来干什么?只见观音不紧不慢道,“陛下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很明显,她举荐一人!

    她为何会侍立玉帝一旁?又要举荐何人?我们且看原著!

    “观世音菩萨,自王母娘娘请赴蟠桃大会,与大徒弟惠岸行者,同登宝阁瑶池”。

    观音行政位置,大概属于“五方五老”这级,受邀参加蟠桃盛会,自然也是常事。

    可到达大会现场,惊呆了。或者,假装惊呆了。“见那里荒荒凉凉,席面残乱”。

    赶忙上前问清原委。与会神仙纷纷上前诉苦:泼猴闹了蟠桃会,今年的红包恐怕是没得拿了,玉帝差了十万当差的下界缉拿,也不见消息。

    前文提及,蟠桃会闹剧是玉帝自导自演的一场公共危机。此时,玉帝有意让这场危机继续发酵。借此当一面镜子,照一照各路神仙的政治立场。遗憾的是,中高层神仙领导全然不顾天庭大局,只顾自身利益得失,在会馆里“俱不就座,都在那里乱纷纷讲论”。倒苦水、发牢骚。丝毫没有出手帮忙的意思!

    危机,何尝不是时机!在领导最需要的时候跳出来,往往没有错!观音是位有着极强政治嗅觉的同志。

    只见她舔了舔舌头,润了润声,道:“既无盛会,又不传杯,汝等可跟贫僧去见玉帝。”

    “去见玉帝”干嘛?急领导之所急,想领导之所想。和玉帝是一条心、一条线。这是一种表态!当然,众仙也不是傻子,有人牵头提出来了,不去肯定是不行。于是装着恍然大悟,怡然随往!

    凌霄殿内,一通寒暄,相互慰问。当然,玉帝和诸仙也达成一个共识,大家都是这场公共危机受害者。罪魁祸首,猴王!可是,孙悟空尚未缉拿归案!玉帝装着很苦恼:“朕心为此烦恼,故调十万天兵,天罗地网收伏。这一日不见回报,不知胜负如何”。

    很明显,玉帝在等大家表态。众仙的反应如何,大概立于两侧,或做惊恐,或做蹉叹。但无人跳将出来!这脏活累活,没人愿意做!

    人不动我动!这不,观音又看到了机会!即命惠岸行者道:“你可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如遇相敌,可就相助一功,务必的实回话。”

    这话里很有玄机!

    “如遇相敌,可就相助一功”。猴王的能耐,也从先前诸仙及玉帝的反馈里,略知一二。惠岸行者几斤几两,作为师父肯定知底。打得过,还是打不过,心里也早有数!

    把徒弟送上门找打,这是为何?

    其实,在领导面前,能力不重要,态度最重要。观音要的,就是表态!

    “务必的实回话”。回什么话?还要务必?还要如实?原因有二。

    一,差徒弟打听花果山战况,并一定如实汇报,加强天庭对基层干部的监督作用(比如,可有神仙干部借出差之名,去花果山旅游度假,或者出工不出力)。这也是玉帝所要的。

    二,“回话”,重点在这个“回”字。暗示徒弟打不过赶紧跑,也别太卖力,回来表个态就可以。

    果不其然!

    惠岸行者下界PK猴王,“战经五六十合,臂膊酸麻,不能迎敌,虚幌一幌,败阵而走”!并且,还真得带回了一封求援信。不用说,李天王老毛病又犯了:请救兵!

    就当玉帝拆信当口,观音跳了出来。她跳出来,合情合理。徒弟加入战局,观音也从旁观者角色,顺利过渡为当局者,成了战局的一份子,并顺理成章地获得发言权。观音此时表态,一点也不唐突。故事又回到开始的一幕,“陛下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看来,她一系列举动,暗藏着更深层次的动机,捧一个人!谁?二郎神!捧他干嘛?很奇怪!

    玉帝抬头看了看观音,眉头不经意地锁了一下,随即迅速舒展开来。他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