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归农日记 » 第二章

第二章

    到家以后,和张灵各自洗漱休息,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提起伤心事说不难过是假的,终究是善良抵不过现实。即便是这样,还是告诉自己不要放弃善良。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段时间真的是苦涩到了尽头。和李惟兴在一起一年,到头来说忘不了前任,对前任没有一个交代就分开了,觉得对她有亏欠。难道对我就没有亏欠嘛!对前任没有一个交代,对我就有交代了嘛!就因为我懂事,所以我就必须理解他,就活该我受委屈嘛!我反复的质问自己,是不是哪里没有做好。后来发现,这段感情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我连踏板都算不上。伤心了一段时间,果断的放弃继续这段无效的感情,回家陪伴父母,继承家业。

    啊~又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拿起手机点亮屏幕,屏幕上明晃晃的亮着八点四十。头疼得不行,按着要裂开的脑袋,下床走到客厅翻了翻抽屉,拿了瓶忘崽牛奶边喝边走进客房。“起床了,张灵。该回去了。”

    “早餐呢,不吃早餐我会饿死的。”

    “外面吃吧,吃碗牛肉面”

    快速收拾好,来到小区门口的牛肉面馆,已经过了上班族吃早餐的高峰期,店里不算人多。一走进店门口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骨头汤香味,令人食指大动。

    “老板,两碗二细”

    “好勒,先坐,一会就上”

    牛肉面端了上来,清亮的牛骨汤底飘着些许油花,细面盘在碗中央,薄薄的牛肉盖在面上,夹起牛肉能看见墙上贴着的广告。唉,一辈子只切一头牛啊!拨开面,放一勺辣椒油,夹起一筷面吹两下免得太烫,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吃完早餐,开着车回了农场。

    现在正是春耕时节,要抓紧时间把作物种下地里去,水稻也该插了。春种一粒,秋收百颗。育秧、打田、插秧、抽穗、扬花、灌浆再到成熟。因着地方种植习惯,田里会养不少淡水鱼,也会放养鸭子,鸭子不吃水稻,也不吃鱼,只吃和水稻抢养分和空间的杂草。也算是一种稻田种植文化了。

    叶东市不是旅游城市,也不是工业城市,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种植城市。姜依家就在叶东市下辖的灵山县灵石村,这里地势平坦,河流从村中穿过,三面环山,高速公路,高铁皆从此次经过,居民多依河而居。从柏油路一直走,会看见大片大片的果树与农作物。树上开着或粉或白的花,蜜蜂忙得不亦乐乎。放眼望去,爸妈和工人正在地里劳作。爸爸开着耕地机在地里翻地,地太宽了所以我们家很早就买了一台耕地机。前两天一家人就已经商量好了,农场交给我重新规划。

    原来的农场规划得并不规范,东一块西一块的。今年还没有春耕前,在河滩上做了几个库房一是方便家里的车和耕地机停放,二是把肥料和劳作工具这些东西搬到这里来,雨季河水会涨高,车库是修在最上面的,门也是背对着河,前后有落差就把底部叠高这样就不怕雨季涨水了。

    为了重新规划农场,做了总体的设计,连这两个库房上面都铺的是青瓦,外墙钉了一层木板把水泥墙遮了起来。

    从河滩走上石桥就能看见我家了。左边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姜依的爷爷奶奶住在这边,大伯父一家都在市里上班,姜依家为了能就近照顾爷爷奶奶就在右边安了家。右边一栋两层小楼就是姜依家。两栋小楼是连在一起的都是木制的小楼,从外面看是普通的农户家,但是里面都是改造过的,现代的家居和家电一应俱全。厨房里保留了柴火灶,也有现代的厨房电器,传统和现代的碰撞。

    院子是合在一起的没有分开,院子和路都用水泥做了硬化,院子边种了不少花花草草,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一看这户人家就是勤快热爱生活的家庭。

    姜依家周围都没有人家,后面的山,河滩对面的农田土地都是姜依家祖祖辈辈从村里分下来一直种着的。本来姜依家也是在村里面的,十年前为了把两块田地连起来,姜爸爸做主把自家的宅基地和同村人换了田地。

    再加上自己家的山地和自己在河滩开垦出来种植蔬菜的河滩地,姜依家是村里的农田大户,农田多也代表农活多。姜依是家里的独生女,所以姜依大学毕业以后就回了家。

    姜依走上台阶来到院子看见奶奶正在院子里择菜,“奶,中午吃什么?”

    “依依回来了,中午吃排骨,这几天活多要吃肉啊。你定的花,人家给你送来了,趁着日头还不大赶紧种上。”

    “哎,我去换身衣服就来。”

    爷爷奶奶并没有因为我是女孩子就不喜欢我,从小我的待遇就比久久不回来一趟的堂哥高了好几个级别。小时候爷爷和爸爸妈妈要下地,都是奶奶手拉手的送我去学校。现在我在奶奶前面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撒矫。

    换了身方便干活的衣服,把头发扎了起来虽然早上的太阳不是很大,还是喷了防晒,戴了草帽。坐在屋檐下,正穿着袜子,换上水桶鞋。从一个青春靓丽的少女变身成农家女。

    “花给你摆下面路边的,早上你爷把你要的竹子砍回来了,不够你就自己去砍啊”

    奶奶边说边走进厨房,都不回头看我一眼。哼~,穿好鞋子,我把便携式瓦斯喷枪、扎带、榔头钉子之类的放在工具包里,又把工具包在腰间扣好,哒哒两声,拿着锄头从路边开始松土。定的是爬藤月季,粉的红的要了十几颗不同品种的,蓝色的要了两颗,都是已经有粗枝的大月季了,我准备用竹子做了拱门,用扎带把枝桠固定在拱门上。

    虽然我看着矫矫弱弱的,但是从小就跟着家里干活,力气还是有的。这点活都不在活下。计划是把竹子插进泥里两边再插两根斜切的竹子和主体钉在一起,起支撑作用,再在中间钉上一圈固定。上面用细竹子连接起来让月季的藤条有地方爬。院子里堆了一堆大腿粗的竹子,这么多肯定是爷爷和爸爸一起砍回来的。

    先在院子里把要斜切的竹子切好,竹子先用喷枪在预想的位置烧过然后扳成想要的形状,就拖着一根竹子一根竹子的埋进松土时就挖好的孔里,再钉上支撑架。从后山砍了十几根细竹子,扎在拱门的顶部,弄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把主体给做了出来。

    “依依,叫你爷爷他们回来吃饭了。”

    “哎,好”有时候干活不一定能听到电话响,一般是先挨个打电话,电话不接就用喇叭喊。这不,老爸就没有接电话。进屋去拿了喇叭出来。

    “吃饭了,快回家。”果然还是喇叭好用,刚说完,就看见耕地机从地里开了出来。

    饭桌上,除了姜依一家人还有农场里长年请的帮工,姜依家给的工资一个月不算很高,一个月三千多,包午餐,有事可以随时请假,所以请的都是村里的勤快的农活好手。随着年轻人外出工作,村里大部分土地都闲置了下来,自己只是种一些自己需要的蔬菜和水稻,不再大规模的耕作了。姜爸爸在几年前跟着ZF的步伐,大规模的种植蔬菜,把县城的应季蔬菜供应拿了下来,随着这两年的发展,姜依家的农场日渐壮大,把这些闲置的土地都承包了下来。

    红烧肉、冬瓜排骨汤、青炒大白菜、辣椒炒肉,姜依一家从来不在吃上面苛刻。正是农忙时节,每天的劳作繁重,吃了饭就要下地,中午的菜都是用大盆装,装排骨汤的盆更是大。

    在饭桌上说起家长里短,比如村里谁家办了喜事,谁家婆媳又斗法。又说到原本挨着农场村里承包出去的山地,老板赚了钱以后,儿子不争气DB输得倾家荡产,明年可能就不再承包了。村里的收入又要少一大笔。

    姜依听到这里起了兴趣,旁边的山地早年间承包给了一个小老板,种了黄桃树,这几年全都挂了果,自己家的黄桃树都是从那个果园移植过来的。黄桃大量挂果以后,品质一直都很不错,销量一直都挺好的,周围几个县都有销路,在本县更是有口皆碑。

    如果真的是因为果园老板儿子败家准备把果园退回村里的话,姜家应该是村里最先考虑的接手人选。

    我转头看向老爸,老爸马上就明白了我的意思,“确实是要退回村里了,我也去看过果园,土地承包还是那个价,因为果树已经挂果了,果树的价格有点高。

    姜依便不再说话,吃了饭。姜依收拾了饭桌,把碗筷洗干净。休息了一会,大家便接着去把还没有干完的活干完。姜依也去把月季种上,月季是已经盛开的了,本来是应该在春天就移植的。春天姜依在准备考试的事实在顾不上移植月季就拖到了现在。

    晚上躺在床上,又想到果园的事,便决定明天和老爸上果园去看看情况。

    夜渐渐地深了,床上的人儿随着窗外的虫鸣,陷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