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全球穿越:从掌控电磁开始 » 第三十八章 女冠

第三十八章 女冠

    戌末亥初,夕阳将落。此时的濯清观已经布满了映城名流,以及其他名观派来的观礼道士。这些人或者衣着华贵,或者气宇不凡,或聚或散,三三两两各有一个小团体,正畅声欢笑。离百柯果会尚有半个时辰,宾客们也不甚着急,自有一番从容气度。

    在这一群宾客之中,有一个人是最特殊的。不止是那些宾客,便是连伺候招待客人的小道士,也对此人频频注目,颇有些流连不返的意味。

    这个人,是一个女人,还是极漂亮的女人。

    若仅仅只是漂亮女人,众宾客鉴于礼节,都只是有意无意地看过几眼,然后举起杯盏继续喝酒谈天,不再望来,这样也便罢了。但这女人非同凡响,虽是一袭宽松道袍,却愈发地凸显她高挑瘦削,英气勃勃的姿态,顾盼之间,更有出尘之彩,叫人一望而不可即,再望而心迷离。

    这是个充满和煦阳光的女冠,温和而疏远,独立于一角,既无人招待,也无人与之交谈。

    在一些宾客中,也有好奇女冠身份的,便问了起来。

    “这个女冠,应该是祖龙山琼花观的观主。王兄,你打她的注意可就错了,她驻颜有术,看起来不过年方二十,其实已过耳顺之年,足足长了咱们一辈不止。”

    “李兄,慎言!我闻修真有成之士,五感通明,并生六慧,任何风吹草动,俱能了然于心,犹如掌上观纹。还有飞剑杀人之术,千里之遥,亦不如指掌之距。这般玩笑,还是不要开的好。”

    “竟如此神奇?”

    那个李兄吃了一惊,随即便感觉女冠投来一丝似有若无的目光,冷汗不禁涔涔而下。

    张坤将“居木乙”送到客房后,便问他要不要四下走走,观赏濯清观的风景,或者去和濯清观其他已经到来的宾客们相见,即便不想观赏此地风景,结识新朋友友,也是好的。“居木乙”却推说不喜热闹,且身感微恙,便让张坤出去了。张坤也乐得如此,反正人已经上来,要做什么,还得遂“居木乙”之意才行。

    张坤出去之后,反而无事可做,又因为百柯果会将临,群客毕至,喧喧嚷嚷,想要打坐修行,也轻易不能入定。便决定往藏经阁走上一走。

    他自拜入濯清观后,便一直苦心修行,若说修行用力之最,在观中当属他张坤为第一。且他是半路出家,在全真一脉的道家典籍上更是所知甚少,在修行途中难免磕磕绊绊。因此他若有闲暇,便会去藏经阁阅览经籍,以此夯实基础,广开眼界。

    藏经阁不在濯清观三殿四景之列,所处之地也有些偏僻,观里除了一些司职于此的道士,便只有张坤等几个是藏经阁的常客。因此他一路上到了藏经阁,那看门的道士便向他打了个招呼,任他步入藏经阁。

    张坤刚走进藏经阁,那看门的道士忽然对他说道:“对了张师兄,前几日阁里新进了一批书,是莫长老从外边带回来的,质量不错,在地字房第三排第三列,师兄如有兴趣,倒可拿来一观。”

    “是什么书?”

    “莫长老带回来的书,不外乎房中,厌胜,占名等杂家之术,不过这一次倒有一本无名的古籍,论述精妙,鞭辟入里,只是没有题解,很难贯通一气,不过倒能开启思路,很值得一读。”

    “这么说你读过了?”

    “哪有,那判语是观主看过一遍后下的,我境界不够,看了也白搭。”

    “那着实该读上一读了。”

    说着,张坤走人藏经阁。藏经阁有天地玄黄四房,依次而下,各有各家经典,杂家秘术,前辈手记,风物山水,还有一些不能分类的,便堆在藏经阁过道中,若有什么识得的,自可一眼相中。不过随着建观日后,那放在过道中的书籍也都交作一堆,犹如一摊子垃圾。有时候要走到藏经阁内部,也因此而束手束脚,怕踩到什么好书。至后来,因此藏经阁环境越来越差,来此地的道士倒是越来越少了。

    不过若有心思读书的,这点阻碍自然不算什么。张坤先是走到天字房,选了几本尚未读透的经典再看了一遍,自觉有了些领悟,便去了地字房,去寻莫长老带回来新书。

    说起来莫长老此人在观内虽然风评不好,但张坤却对此人有着不错的观感。毕竟在外面闯荡过,对人情世故有几分了解的张坤所能看到自比那些自小便出家当道士的要多的多,再加上莫长老每次外出,都能带回不少不错的书籍,让张坤很是过了几把书瘾,对莫长老的感情自是不同。

    闲话少说,当张坤找到那本无名古书的抄录本时,藏经阁内已经生出了几分凉意。他心知时候已晚,离百柯果会恐怕也没半个时辰了,便匆匆拿了几本还算合眼的,走出藏经阁。

    在走出藏经阁之前,一向安静无声的藏经阁突然响起了一点轻微的动静,犹如滴水落地一样。张坤疑惑地回看过去,又转了一圈,没什么发现,正要离开,一转眼看到过道上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斜躺着一本薄薄的册子,书皮陈而不旧,在幽暗的过道中,有微光放出。

    “这是……宿土通解?”

    宿土通解,这本书他也有过,是他曾经为宿土一脉的道士时,被发到手上的门派用书,全观弟子人手一分,不过都只得上册。而手上这本,竟是下册。这意外之喜,倒不得不让他觉得世事之奇妙莫过于此了。

    当年他在宿土一门时,对风水之术颇感兴趣,只苦于门内经籍万难对这种火居道士开放。后来被观内高人收入门下,也不过一月时间,便因得罪了个权贵,不得不叛逃出门。因此对风水之术的了解,也仅限于耳闻目睹以及一本宿土通解的上册。

    如今拜入濯清观,全真之术也算有所成就了,对风水之术的兴趣了消解了大半。今日竟有这宿土通解忽然落在他眼前,要说命运之奇,也莫如于此了。

    他摇头失笑,将这本宿土通解拿起,预备一齐外借。正在此时,更为剧烈的响动,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