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 » 第六十七章 隔辈亲,害死人啊!

第六十七章 隔辈亲,害死人啊!

    皇城,金銮殿。

    周易走进金銮殿中,只见朱元璋埋首于奏疏翻阅之中。

    等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从奏疏堆中抬头,看向周易。

    先是和周易长篇大论,推心置腹地说了,

    宫里面的太医有多不靠谱。

    随后又问道:

    “你父亲留下的书籍中,可曾涉及到了医学?”

    其实朱元璋的问题,倒也不算离谱。

    在古代,文人和医生的差别,并不是很大。

    在古代,能够做一名医生,是需要比较高的文化水平的。

    另一方面,能看懂医书,也就能算半个医生了。

    古语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足以见得,医生的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

    和文人的关系,颇为密切。

    周易在观止堂中,已经知道了朱元璋最近的愁苦,倒是不觉惊讶。

    但还是假装犹豫了一下,回答道:

    “曾经有一本书籍,里面讲了医学之道。

    却和寻常医家不同。

    因此臣便不敢贸然上奏,

    而是在私下里面实验。”

    朱元璋听着周易的回答,很明显有些好奇:

    “是什么样的医术,和寻常医术有什么不同?”

    周易所指的医术,自然是在穿越之前的现代生物学上,发展出来的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和华子传统医学不同。

    从认识人体上来说,现代医学把人的组织器官不断切分细化;

    而传统医学,更多是在形而上上对人体进行认识。

    华子的传统医学,虽然在历史上发挥了很长时间的作用。

    但相比于发展完备的现代医学,很多优点是传统医学无法媲美的。

    可周易却知道,他现在掌握的医学,和真正的现代医学,相差过大。

    周易没有直接向朱元璋解释,周易现在手中掌握的医学技术。

    而是和朱元璋说,在父亲遗留下来的笔记中,画着人体结构图等一些理论知识。

    周易最后结尾时叠了个甲,说他现在并不清楚,这种医学是否真的有效。

    朱元璋的兴趣被勾了起来,道:

    “那这种医学,可能够治病救人?”

    周易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向朱元璋解释,父亲遗留下来的资料,只是进行了整理,还没有过世间。

    周易认真了解了朱元璋的需求之后,便和朱元璋提出,期望能够亲眼看一下朱标的病痛。

    再回家对照书籍,进行研究。

    看看再寻常动物、普通人家身上,是否能够见效。

    如果在寻常人家那里成功了,便可以一试,解决太子朱标的病患。

    朱元璋同意了周易的请求,差还遣了一个小太监,带着周易去往朱标居住的寝宫。

    皇城不仅很大,内部的装潢也是富丽堂皇。

    可今天皇城之中的分为,却显得有些诡异。

    周易还没有走到寝宫之中,隔着很远,就听到了朱标杀猪般的嚎叫之声。

    听起来痛苦极了。

    再走进几步,发现朱标的叫喊声中,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小太监在前面带路,帮周易推开房门。

    周易看到了一个中年汉子趴在榻上。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正趴伏在朱标背上,准备为朱标吸允背疮。

    周易看了一眼这个孩子,知道他便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自从洪武七年时,朱标长子朱雄英死去之后。

    洪武十年出生的朱允炆,便成了朱标的长子。

    朱雄英虽然去世,但朱雄英的生母,太子妃常氏,还有一个嫡次子——朱允熥。

    按照朱元璋嫡长子继承了严格次序。

    按理说朱允炆并没有什么机会继承大统。

    朱标的生母时吕氏,在朱标的太子妃常氏死亡之后。

    俨然成为了后宫的女主人。

    再加上平日里对朱允炆的教导比较多,对朱允熥的关注却极少。

    便导致朱元璋对朱允炆和朱允熥的印象有着极大的差距。

    朱允炆的生母,从不放弃任何机会,宣传朱允炆的好名声。

    比如L:

    此时年方十三的朱允炆,已经有了作秀表孝心的意识。

    周易还记得史书上对朱允炆为朱标吸允背疮时,此时传到朱元璋耳中的反应:

    “有如此太孙,还要什么呢?”

    周易叹了一口气。

    为什么这个朱允炆,只有作秀表孝心的小聪明,却没有在朝堂上平衡各派势力,在国界内平衡中央和地方诸王实力的大机智呢?

    可能,这就是生长在后宫中,皇帝的特点吧。

    对于周易来说,对皇帝的评价只有一个标准,便是文治武功。

    而朱允炆不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拉跨的很。

    周易没有纠结朱允炆到底为什么作秀,只是请朱允炆到一旁去,认真查看朱标的伤口。

    朱标看到了周易进来,强自忍耐着,不发出痛苦的嚎叫。

    周易能够看到,朱标头上细密的汗珠,不断地向外流淌着。

    周易叹了一口气,用最快的速度,检查了朱标的病灶。

    然后向朱标告罪,告辞离去。

    朱标强忍着疼痛,让朱允炆送周先生,同去金銮殿。

    等周易转身踏出殿门后,又听到了朱标,在大殿内的哀嚎声音。

    周易有些感叹。

    一是感叹在医疗卫生如此之差的古代,生病是多么难受。

    还好周易有着【百毒不侵】。

    二是感叹朱标骨子里的坚强,都说朱标是一个仁慈的文治皇帝,但朱标从小生出来,便是随着朱元璋征战,骨子里面的英雄气概,却是一点儿也不缺少的。

    周易和朱允炆一同向金銮殿走去。

    到了金銮殿,周易吃惊地发现,朱元璋看到朱允炆的时候,面部表情都便的柔和起来。

    周易叹了一口气:

    这种场景,穿越之前,周易见得多了。

    一对父母,教育子女,都是一板一眼,严肃认真型的。

    可到了孙子辈,却是百依百顺,听之任之。

    隔辈亲,恐怖如斯。

    可能对于普通人来说,祖辈宠溺一点儿,也不算是太坏的事情。

    甚至有一个绝对后盾,可以无条件爱他的人,对性格的成长,反而是一件好事情。

    会更多安全感。

    安全感的另一个表述方法,就是傻白甜。

    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一个傻白甜的皇帝。

    怎么可能不被那些老奸巨猾的文臣,忽悠瘸了?

    隔辈亲,害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