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白露落仙 » 第三章 法眼无差

第三章 法眼无差

    无踪寻迹法眼!这正是小梦正在施展的术。

    天下八荒九界十三洞天的无量大数修士将修士可以施展的由自身灵性引动道律能潮或由本源存在自生真我道力分别称为术与法。

    术的精彩之处在于修士只要付出极小的力气就可以获得极大的法象,或攻击无双,或千里一寸,千般变化万种玄通皆可随心施展。

    在蔚蓝色的法光中逐渐浮现出古朴的符文,或缺或暗,或遮或隐。如同从遥远古纪元的石碑上腾空而来,先族的赞歌遥遥而唱,符文随之舞动不断排列,相互摩挲,光粒飞腾,波动灼人,忽的一聚,惟见小梦蔚蓝深邃的双眸中一边一个复杂而又清晰的符文之环缓缓转动。

    老于看到这一幕,脸上的皱纹又深了些“你还没放弃吗,他就是在为难你,无踪寻迹法眼虽是上乘高妙灵眼之术,上窥青冥,下见黄泉,但那也是修到大成且修为精深才能做到,且不说你何时能到这一步,就算你能做到,单单这饕餮吞迹术由他施展出来便神鬼难知。”

    听到这话小梦忽展笑颜,柔美细腻的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我知道他根本不想当我的老师,我在意的也不是法眼能不能看见他,我在意的从来只有一见事······”说到这她好像意识到什么,红红的羞云缓缓的显现,一声微若蚊鸣的兰音从秀口中吹出,余音的余音,晶莹的津液敲击着骨感的诱惑细齿,“他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才最让人心尖摇曳。”

    和风细雨最是醉人,纵然万古惊绝之景魏风见了也不少了,但能打动他的往往是这些平地惊雷,于红尘绝波处见莽莽大千,于断江平海处参真灵寂静。这是每个修行者都妄图堪破的心路,其名“心动”。

    “动”取反于静,千宗千解。不外忽静中取动,急中取缓。魏风这一脉修心在静,修动在仙。心动,心动,不破心不得动,有点邪性颇有魔的观感。但这确确实实是最上乘的修心秘法之一“红尘万丈”,据说修到极致则能红尘寻仙,可谓之红尘仙。于红尘中证得长生不朽,唯一真灵不堕轮回。

    魏风在微涩的青石路上缓慢而又流光般急速前进,说其缓慢是在凡尘眼中魏风如同普通人一般以一种极其放松的姿态在缓缓踱步,但在大修士眼中此刻的魏风无比神异,过去的身影现在的身影连接在一起,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横亘在有存虚空中。

    他既在山林中看枝头麻雀,又在湖边喂食金鳞锦鱼。他不曾有何改变,改变的是空间,以他为中心天崖于海角在此交汇,如果空间是一张纸那么魏风就是将纸的开头与结尾无限对折,此处便是全是一,是所有的空。

    修为不够的人之能看到立足之影,踏足法身且天资高绝之辈则能看到折天之线。若以逆空玄阵辅以大法力则可观无上莫名高处其真我唯一。此乃亘古三十六神通中的“缩界成寸”

    忽的一顿,魏风好看的脸上显现出无奈的神情“你呀,真是会给我找麻烦。”

    魏风是谁,看着眼前的山门这个好看的男人,何冰有些疑惑,她知道很多人,但不代表她知道修院的所有人,修院很大,落阳河连着茫苍山脉将白帝城一分为二,修院独占其一,其余诸雄共分其一。修院的人很多,多到有些人终其一生闻声不知音,见人不知人。就在魏风考虑着要不要将自己的修行证件拿出时,从天上忽坠下一少女。落地时剑音绵长。

    模样喜人,二八年华,微圆的脸庞,眼如水杏,非要形容便是娇小可爱,让人忍不住将她抱起狠狠的揉进怀里把玩一番,一身微粉长袍宽松合身,“抱歉,老师,我来晚了。”说着便睁开水灵灵的眼睛,看着魏风,让人生气不来。

    沿着山路,魏风和这个名叫柏雨荷少女一层层的拾阶而上,看着少女微鼓的双颊,和气呼呼的眼神,魏风就想发笑“你为什么来我的门下,我记得你貌似是当年同届生徒中修为,天资具是最高的,应该有很多大修士像你发出邀请了吧?”说道此处,他看了看少女背的长剑,那是一把出云,出云是剑的样式,剑有千百种,剑剑各不同。

    “说说看,何为器”魏风问那少女,看着老师在青阶享受着早晨的清风,雨荷一度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伴着悠悠的初霞,细风将嫩润女音吹散,沿着山间小道,万物朝阳。像是在肯定什么,她回答道:

    “每个器物从其诞生之初起便有一个核心,或隐或缺。不论是以怎样形式存在的器,无形,无名,还是存魂,寄身,凡存必有一个心在莫名之处,这个核心,道家称之“真物”诸神称之“器胆”先民古修谓之“存根”,自最初能潮出现到现在长达十二万五千纪中,现代修真只存于灵能复苏的三十六万六千载。诸修考研漫漫书海,寻通天大道,在译读古籍的过程中,无数修士发现一件极度令他们困惑的事,人们称之“道变”。这是一个现在公认的假说。不知因何种原因,道在不断变化,由此引发的整个修行界的修行路巨变”

    “而在经过不断的研究后人们发现,道变之时,受其影响最小的就是器之核心。为了知晓道变是什么,一万年前修界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追源运动,由此开始的长达一千五百年的时光中,无数修士前赴后继只为一观何为“物”。直到修士借助通天的法器和玄阵已经能窥视到前人不可观,不可想之地,由此才揭示器的部分真相。无数符文以一种前所未闻的姿态组合在一起,连接着最深邃的真,通过四奇迹倒映在现实世界,这便是器。但直到千年后,运动停止之时,修界对于器的了解也止步于此,这便是根源九律之二:器的真物是理。器的存在是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