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归来1990 » 第73章 大湖城萌动

第73章 大湖城萌动

    水灾在继续,江奕也在持续地憔悴着。半节课没过,他就趴下了。

    “江奕,你们家又没有遭水灾,你着什么急啊?”宁岩拿着手里的武器戳醒了江奕,江奕吓了一大跳,这铅笔也太尖锐了一些,你可别拿反了。

    “这不是快要考试了吗,能不着急吗?”

    “考试还有大半个月呢,你睡糊涂了吧?”连宁岩都发现了,那就说明大家都看出来了。

    “我要拿第一啊,不容有失的。你让我再睡会儿。”

    “还有这样拿第一的?”可是宁岩不想再叫醒他了,老师都不管。再说了,坐在侧边的江奕安静地连个呼噜都不打,完全就是个无害物种啊。

    任课老师不管,不代表班主任不管,谭老师为民除害来了:“就知道睡,给我到操场上跑五圈去。”

    江奕现在还真想去跑跑步,谭老师太懂我了,还可以顺便给母老虎立威。

    “你说江奕是不是家里出事了?”韩菲凡向宁岩求证。

    “家里出事,他早就不在学校了。”这倒是,谁还能不让他休假?江奕在学校里出现,就表明没什么事情。小女生的眼界超不出家庭的和学校的围墙,她们猜不出来了。

    江奕一面跑步,一面想着水灾的事情。最近大脑总会出现宕机,有点儿像是电脑过载的感觉。小身板果然扛不住大事件啊。

    江奕考虑的是备灾以后的事情。在工作机会稀缺的时代,灾民会成为负担;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会成为最好的劳动力。华国的“劳动力红利”只有最后14年了,2015年以后,劳动力新增数量低于工作机会的新增数量,劳动力价格开始攀升,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转移。

    对于其他国家来讲,这是好事,是劳动者翻身做主人的开始;对于华国来讲却不是。因为其他国家都有盟友,即使战争状态下也不会出现断裂;这个世界范围大分工的产业链对于却华国并不存在,华国需要一家对抗其他,极限状态下这些分工就变成了生产链条割裂。

    正当谭老师思考着是不是让江奕继续罚站10分钟的时候,江奕已经逃离了她的控制、跑去找杨书记了。

    “江奕,最近家里出事了?”看到江奕的状态,杨书记也是这种感觉。

    “杨书记,家里很正常。要不您先看看这个?”江奕把手里的计划书交给杨书记。杨书记认真地看着,心里翻起了巨浪。从产业,到启动资金,到总体支出,到创造的工作机会,甚至到留住多少人,都写得很清楚。

    首先是苏联产业园,短期内只要能够顺利投产,两年内应该会有10万个的工作机会。设备来自境外,只需要建厂房就可以了。第一期工程启动资金只需要1亿元就行;

    主题公园,由于需要长期设计,现在可以先建一些基础平整等工作,以及苏联产品展示平台,差不多能提供1万个工作机会。先建设一些苏联的老房子和厂房,产品可以从苏联产业园里拿一些次品或者老旧产品,1000万就能起步了;

    通讯产业园区,BP机生产和程控电话交换机,约需2万人。这个可以依靠巨潮和腾龙的自身能力解决资金需求;

    大规模公寓建造,70平方米,每套2万,首批建造6万套(兰陵的银行建议向彭城和LY的银行申请开发贷款),12亿,集中开工共需2万人。土地转让费可以用来入股,加上钢材、水泥都是自产的,起步资金只需要1亿就行了;由于是用来安置灾民,可以向徽省、苏江省申请一部分资助,或者借款;

    沿湖风光带、防波堤建设,约6亿(申请2亿元中央资金),每公里100人,共需要3万人。起步资金就使用中央的2亿元即可,齐鲁省也可以申请一些资金;

    其他如水泥、建材、纯净水、灾备物资等生产厂,一共能够提供2万个左右的工作机会,在灾难逐渐缓解后转移到其他产业,这些可以通过各个公司自行解决;

    一共能够解决20万个工作机会。启动资金2.1亿元。

    看完了计划书,杨书记的面色凝重起来:“小奕,这个真的可行?这样的计划要是实施了,可以保兰陵十年无忧。”

    “杨书记,我觉得现在可以启动大湖城长期计划了。要不然这些便宜劳动力很快就飞走了。”

    大湖城,杨书记的梦想,可以起飞了,这让他着实没想到:“现在还真是好时机。莫不是你早就猜到了会有这次大洪水灾?”

    “我要是能够猜到的话,早就大赚一笔了,还等在这里愁钱?”江奕故意把话题扯开。

    “主题公园,是不是要策划很多年才能建设?”杨书记先从自己熟悉的地方说起。

    “我们可以从最熟悉、也最简单的地方开始建设。最开始的公园主题就是‘苦难辉煌’,记叙我们国家如何一步步从艰苦创业到逐渐复兴的历程。91年大洪水就可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希望整个华国能够从此建立起紧急灾备体系,我们也能多卖点儿产品。”

    江奕从商业视角说出来,杨书记却看出了他的真实想法。“苦难辉煌,吃苦的目的就是后代不再吃苦,就像前总理说过的,面壁十年图破壁,小奕,看来这个主题公园的确很有必要。”

    杨书记开始以为是一个单纯的娱乐设施,在当前大灾面前确实有些不合适,但是如果有着这样深沉的主题和追求,那么没有人会挡在他的面前。

    江奕这一代人,从91年华东洪灾,到98年大洪水、2008年大地震,经历了太多的灾难,都可以成为警醒后人的教材,以后再把南联盟几位记者的遗物、王海的军机残骸放进来,这些长期耸立的纪念碑绝对能够震慑一批美利坚等西方敌对国家的死硬分子,因为我们也能培养出一批死硬分子。

    “小奕,没想到商业经营也能推动灾难营救,你这可是给我上了一课。”过去了一段时间,杨书记想通了,发表了一番“救灾感言”。

    “书记,您说的是纯净水和应急灾备包的事情吧?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一件事:在扶桑国,地震后废墟中的人们第一个看到的是直升飞机,但是这些直升飞机不是来救他们的,而是保险公司用来拍照、定损的。”

    杨书记看着江奕:“这就完了,还有呢?扶桑国被西方那一套带坏了,不去救人,为了一点儿商业利益跑去拍照,没有人情味。”

    江奕有些哭笑不得:“如果华国发生了地震,第一个出现的应该是救灾的军人。”

    杨书记手一挥:“这是自然,军人就应该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

    “所以,这里面有两个差异。第一是扶桑国的社会组织非常发达,在国家机器反应过来之前他们就能组织和动员起来。扶桑国的慈善、志愿者队伍、民间灾难研究组等,非常完备,华国这边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些都是社会力量,这是一。第二,如果一个通信兵在送信过程中,遇到一个受伤快要死去的战友,他应该怎么办,是停下来包扎耽误了送信,还是应该毫不耽误送信却无视战友伤重甚至死亡?”

    “军人自有自己的天职。”杨书记的立场非常清晰。

    “这就是关键了。如果这个通信兵代表了整个军队,应该怎么去思考?还有,如果保险公司自己不来定损,会出现很多浑水摸鱼的人,那么最终就会导致很多人拆掉自家本来可以住的房屋、砸掉还能开的汽车,因为保险公司会赔偿新的物品,这样会导致损失数倍增长,结果将是怎么样?”

    “结果,应该是保费增加吧,保险公司又不能干赔本的买卖。”看来,杨书记快要想通了。

    “我也是这样觉得,这会付出更高的成本,只是让所有人分摊了而已。眼前的、短期的慈悲或许只是妇人之仁,导致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悲壮;但是真正的大爱,隐藏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逻辑中。”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需要十几年才能提炼出来,现在说出来还有点儿超前,但是对于站高望远的杨书记,却不是不能达到的高度。想通了这一点,前一段时间为江奕的商品充当免费宣传员带来的郁闷一扫而去。既然都是救灾,又何必刻意去回避商业操作呢,如果商业操作能够长期持续,国家政权岂不是可以更好地顾大局、谋长远?

    杨书记看着计划书里最大的一项:“这个苏联产业园,能够有这么多机会?”

    江奕毫不动摇:“书记,要是操作得好的话,全国都会受益无穷。为兰陵本地带来的工作机会绝对能达到这个数字。”

    超级大国数十年积累的民用产品生产技术,带动南四湖周边几个市还不跟玩的一样?

    “也只有大湖城能够吃得下这样的规模了。小奕,你真是一个隐身英雄啊。你放心,兰陵一定会成为你的坚强后盾。”杨书记决心大干一场了。

    江奕需要他把支持落到实处:“书记,您真舍得吗?”

    放在大湖城以后,利益就要均沾,对兰陵经济增长是现实的稀释。

    “说实话,还真有些舍不得把这些都贡献出来。不过,这未必不是南四湖周边区域发展的一次机会,值得一试。相比之下,兰陵一地的得失又算什么?”

    “任城和兰陵按照5:3划分,您能接受吗?”

    “如果5:3的话,兰陵不吃亏。大家都不让一步就没办法合作了。”杨书记是把江奕带来的产业全部计算进来了,与江奕出现之前相比,的确不吃亏。可要按照当前既有的产业来算,兰陵就有些吃亏了。

    “现在就只剩下彭城了。”

    “彭城不能不答应,现在已经由不得他们了。”江奕这样一说,倒是提醒了杨书记:“哈哈哈,怪不得你当时让大家灾民去彭城呢,原来早就在算计他们了。”

    没错,彭城不进来,三角形就只有两条边,还是会经常遭遇“扯不断理还乱”的湖面、滩涂和抗洪等纠纷。南四湖周边三个地级市之所以无法合作,就是不断地在争湖面、滩涂等资源。1953年至2003年,大规模械斗就达400多起,造成31人死亡、800多人受伤。农牧渔业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工业和商业方面的高阶谋划,说不定能够化解这些问题,这就是江奕的思路。

    “这些产业规划可以作为一个筹码,先不用抛出来。另外,”江奕停了停,“苏联产业园的工作机会,至少三分之一要留给东北的转岗工人。他们需要这个缓冲完成腾笼换鸟。”

    腾笼换鸟是粤省最先提起来的概念,那里最先体会到落后产能的拖后腿,所以开始引导这些产能向外迁移,引发了一波全国范围内的产业版图重构。

    不过,这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脑海中的腾笼换鸟,可这不是江奕谋划的腾笼换鸟,东北地区缺的不是企业而是企业家,缺的不是鸟而是养鸟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