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贞观种田忙 » 第四十章 难道是要谋反

第四十章 难道是要谋反

    因为工地有好几个,许昊一个接一个的转,到了天黑这才算转完。累倒是不算太累,就是脑仁疼,各个工地的问题多种多样,各种奇葩的问题也是参差不穷。

    好在他教出来的徒弟们,都严格按照他的施工规范执行,否则就会出大问题。

    六月是许昊最为忙碌的一个月,有时候家都顾不上回去。不光是工地和训练基地的事情,马匹也要得到训练。得让马匹适应了枪炮声,不然战斗开始,自己的马先乱了,那武器再好也是白给。

    还有马车,野战医院,后勤补给。这些东西都得跟上。马车好说,野战医院里的医生可不好找,还得从二十万人里挑选,即便是选出合适的人,还得进行培训。

    后勤补给还得找到牙行来帮忙,这里的粮食供应现在都是牙行来承担。结过几次账后,牙行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现在的许昊每天都是,痛并快乐着工作。痛是啥事儿都得找他,快乐是能看到成果,就好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着他往前走。

    许昊在许家湾忙个不停,可现在长安里却是乱成一团。朝堂上有御史呈上来银饼子和小元宝来,参奏太原许昊,说太原许昊,私铸银钱,罪该当斩。

    此时李靖也已经回朝十多天了,听完奏报,便赶紧站了出来,奏道:“启禀陛下,许昊此人俱有大才,行事虽有些鲁莽,但我贞观律,只对铜币铸造有不准私铸的律条。金银尚无律可依,还请陛下谨慎定夺。”

    李世民坐在上首位,用手指敲击着面前宽大的桌面,沉思片刻道:“此子确实莽撞,做事也毫无章法,但依律却无法可依。先让他在那里折腾吧,朕倒要看看,他折腾出个啥来。”

    御史听了,皇帝都这么说了,有了自己的意思,他也只能退下。

    这个御史姓王,叫王麻单,是太原王氏的一个族亲,所以就有了参奏之事。

    其实,许家湾那里的情况,李靖还没回来,皇帝就知道了一些消息。

    这还得从原清水县令,被灭满门开始说起。从那时起,李世民就怀疑县令的死,肯定和这个许昊有瓜葛,但没有证据证明。并且那个县令也该死,为祸乡里贪赃枉法,所以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自打那时起,李世民便在清水县安插了眼线,说个不好听的话,现在许昊的工地上,农田里,包括训练基地里都有李世民的密探。

    本来,看着许昊的才能,李世民是想把他招进京城里,给个小官,看看这人到底咋样。

    可后来许昊这一招兵买马,李世民心里可就有了计较。这小子招兵买马是要干啥?难道要谋反不成?

    所以,即便李靖回来后,给他带回来不少好东西,他也是非常喜欢和高兴。比如现在面前这大桌子,这不就是按照许昊那里的技术,新研制出来的么,用着确实好用。

    但,他一个堂堂皇帝不能被这么点小利就迷惑了吧,他在看,在等,看许昊到底能够翻出什么风浪出来。

    李靖哪里知道这些,他还联名程咬金,秦琼,魏征等人,推荐过好几次许昊来着。这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的。这几个老货可都拿了人家的行军烈来着,也都得在皇帝面前,给他说说好话吧。

    可李世民只是“哼哈,再等等,再看看再说”就没了下文。

    所以现在大佬们也很无奈。

    不过,现在长安里确实有点乱,街面上元宝已经处在半流通状态,百姓和商家们不知道这银子该咋花,朝廷到底允许不允许,这样的元宝来买东西。

    魏征是知道这一情况的,只见老魏出班奏报:“启禀陛下,虽然许昊无法判罪,但这流通的银子这该咋办?朝廷到底是认还是不认?”

    李世民:“嗯,若是银不缺斤短两,那倒不必担心,就这么先流通着用着,朝廷这边也多学习一下,户部也要研究一下银流通的可行性。”

    得了皇帝的答复,魏征便回到自己的朝班。户部商书戴胄出班应“诺”,然后,李世民又命京兆府出告示安民,表示银元宝可以流通。

    李世民不知道,他这里刚把小元宝的事情搞定,许昊那里又折腾出来了银币!一个月元宝就不实行了,又变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再下个月,许昊又变了,一直不按常理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