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风生水起大文娱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创造世界的导演

第一百四十五章 创造世界的导演

    论战的起因不过是两个粉丝之间的争论。

    吃肉的羊是苏白的粉丝,而且是从《调音师》开始就一直关注和支持苏白的粉丝。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问题在于这个粉丝是因为悬疑片才喜欢上苏白的,换句话说,他是苏白的粉丝,但又不完全是。

    他只喜欢苏白拍那种惊险刺激,主角与反派之间斗智斗勇类型的电影。

    在他看来,以苏白的创作能力,高超的剧情把控和节奏掌控,如果可以深耕这个方向,绝对能走到这个行业巅峰!

    这一点从《无间道》横扫整个电影节便能看得出来。

    但让他感觉恨铁不成钢的是,这个导演却总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做音乐这件事暂且不评价,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音乐是电影的一部分。

    真正让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苏白要去随大流拍什么爱情片,还拍得越来越差!

    《情书》总算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拍摄手法也足够创新,但到了《那些年》,不但没有艺术价值,甚至连讲故事的水平都在下降,剧情之间破碎又缺乏关联,叙述方式甚至让人感觉到有一丝稚嫩。

    这哪里像是一个刚刚得了最佳导演的人拍出来的电影。

    看着遍布整个网络的褒奖,他的心里越发担忧,甚至担心苏白会不会就此沉沦,投机取巧越拍越烂。

    越想越气,于是他便在微部落发了篇吐槽《那些年》的文章,本来不过是自己发泄一下情绪,却不知怎么的被许多喜欢《那些年》的粉丝看到了。

    要知道,眼下正是电影热度最高的时候,作为电影的粉丝,怎么能忍受他无缘无故被人贬低呢?

    一位名为我叫萌萌呀的网友,当即写了篇文章反驳:

    “的确,你可以说《那些年》不如《无间道》,也不如《情书》,你不喜欢没有关系,但你却不能否认这同样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你说苏白随大流拍爱情片,大家无脑吹捧,但你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喜欢的电影,你却觉得很烂,是不是你自己的问题?

    实际上我认为苏白的拍摄水平非但没有退步,反而还大有进步。

    从苏白的前两部电影就知道,他有非常强的导演能力,这也是经过电影节认证的。

    为什么他明明可以把故事讲述得非常精致成熟,却偏偏要刻意装作生涩稚嫩的样子,仿佛一个刚刚触电的导演那样拍摄?

    那是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幼稚的青春故事,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不成熟的学生时代。

    苏白可以隐藏自己高超的导演水平,就是为了让我们能更真实地感受这个幼稚、辛酸又浪漫的故事。

    让一个烂片导演去大片肯定不可能,但同样的让一位优秀的导演忘记他所有的专业像一个新人一样拍摄,更是难上加难。

    他首先要克服自己的习惯,从生理上就是一大困难,其次还要确保这样的拍摄不会影响故事本身的精彩!

    以前大家说苏白是天才,我还不觉得有些夸大,但是现在我相信了,或许这就是武侠小说中的‘大智若愚和大巧不工’吧!”

    我叫萌萌呀的文章原本只是为了反驳吃肉的羊,结果越写越觉得有道理,越写越觉得苏白厉害得无以复加,怎么会有这么天才的人啊。

    仔细回想苏白目前拍过的三部电影和一部短片,除了对细节的苛求之外,竟然每一部的拍摄手法和风格都截然不同。

    即使同样作为爱情电影的《情书》和《那些年》,都像是两个不同导演拍出来的作品!

    似乎苏白根本就没有固定的风格,他想拍摄什么样的故事,就能用什么样的风格!

    “卧槽,我错了,其实我之前也觉得狗白是不是退步了,但是仔细想想,青春电影不就是应该用这样年轻的视角来讲故事吗?”

    “总所周知,一千块买来的鞋未必有一百块买来的鞋好穿,合脚才是关键,狗白这是真正从电影本身出发,没有任何炫技的目的,只是为了讲好故事啊!这才是真正的好导演!”

    “不瞒你说,我一直感觉这部电影就是柯景腾本人拍摄出来的,现在看来是狗白故意用这样的拍摄手法,虚构了一个让我以为真实存在的人出来!我的天,这才是创造世界的力量啊!”

    “嘶!细思极恐啊!”

    “我以为我在第二层,狗白在第一层,结果万万没想到他其实是在第一百层!”

    “四部电影,四种风格,我感觉狗白已经超过普通人的范畴了!这根本就是导演之神下凡好吧!”

    “何止是这样,别忘了四部电影的编剧也都是他自己啊!而且每一部电影代入感都那么强,像是构造了一个真实世界一样,正常人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强的创造力啊!”

    “建议切片【狗头】。”

    于是乎,对于苏白导演水平是否退步的讨论,又逐渐演变为究竟什么的导演才是一位好导演,是花里胡哨地卖弄叙述方式,还是以讲好故事为核心,如果电影需要即使平铺直叙也可以。

    进而又发展成苏白是不是人,或者说究竟是地星人还是汪星人的讨论。

    但是这些都不妨碍,苏白在他们心中导演水平的牛啤,甚至有可能是最牛啤的一个。

    身为沪上影视学院教授的熊育,大概是这些讨论人群里最专业的一个,实际上从这个话题讨论核心转移到什么样的导演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导演时,这个话题就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娱乐话题,更是一个专业性的问题。

    作为一个深耕华夏电影事业多年的学者,熊育第一时间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课题,甚至他有种预感,这也许是他研究事业再进一步的契机。

    这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技巧更重要还是内容更重要,很多人在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其实算是一个伪命题。

    好比站在行业巅峰的歌手,到了他们这个程度,你问他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感情比技巧更重要,但是你去听他的歌就会发现,他所有歌的唱法等等都有相似之处。

    也就是说他们早就习惯了那些技巧和唱法,包括唱腔等等也已经固定成了习惯,根本无法根据每一首歌的感情需要修改唱法和技巧,电影更是如此。

    所以他们只能唱适合自己的歌,却不能把所有类型的歌都唱到完美。

    但是现在却有了一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