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闵信行 » 十三章 扬名蛤蟆村(一)

十三章 扬名蛤蟆村(一)

    约定扬名的时间定了,闵信行的目光又落回蛤蟆村,一场充满阴谋的算计在紧张的布置中,蛤蟆村的村民都靠种地吃饭,日子过的普遍不富裕。最近,村里王寡妇家里出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她唯一的儿子独自上山砍柴的时候碰到妖怪了。小伙子一病不起,王寡妇四处寻医问药都无济于事,一时村里流言四起,村民们吓的都不敢独自外出。

    端命道长又来到蛤蟆村,装模作样在村子里转了一圈,路过王寡妇家门口时,大叫一声:“好重的妖气!”他跑到王贵村长家说明来意,要在村里开一场捉妖大会,邀请四里八乡的村民都来观看他捉妖降魔。

    王贵村长抬眼看了一眼曾经索贿未成对象,一巴掌招呼到老道脸上,指着鼻子叫骂:“滚!我蛤蟆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什么妖魔鬼怪都不敢来祸害我们。你来捉妖,我看你是想爬寡妇床,我呸!赶紧给我滚。”

    耳刮子打得很清脆,骂的也很难听,端命道长捂着脸,强忍着心中怒火,陪着笑脸道:“有话好说。”顺手递过一块不下五两重的银子,大徒弟可交代了,今天一定要将事情办好。

    当村长的都不愿意自己村子名誉受损,否则顶个坏名声将严重影响村民们生活,五两银子还不至于让王贵动摇,他坚决拒绝道:“不行!”

    又是一块五两重的银子到手,王贵村长道:“不行呀!别人要是知道我们村闹妖怪,村里的小伙子和大姑娘和别的村子结亲要受到影响的。”

    “我把妖怪捉住了,村里自然就恢复正常了。”端命道长又递过二块银子。二十两银子到手,王贵终于松口,同意将村里公用打谷场租给端命道长用十天。

    乡间娱乐生活少,道士要在蛤蟆村开捉妖大会的消息传开了,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了,大家就等着这一天来看热闹,这可比村里请戏班子看大戏热闹多了。十天时间里,端命道长带着三十位徒弟在村里打谷场搭建戏台子,吃住就在戏台子旁。雇佣二个村妇烧锅做法,条件很简陋,烧饭的土灶就是用石块磊造的,三顿咸菜饭;住的条件更简陋,就在戏台子背风出搭建一排木架子,晚间挤在一起睡觉。

    端命道长是师父,他让徒弟们吃饱算是对得起自己良心了,是不会和徒弟们挤在简易木架子上睡觉。他去了王贵村长家借宿,之所以选在村长家,不是因为他家住房条件好,而是村长有一个小女儿王香刚死男人被夫家退回来,才十七岁的小寡妇呀!长的水灵灵的,关键还没有生过孩子。

    端命道长掩藏色心,积极开导小寡妇面对人生困境,有意劝她再嫁人。明朝是道德至上的社会,寡妇很难改嫁,王香对端命道长有了好感。王贵村长一眼看穿贼老道的企图,但他没有揭穿,女儿是寡妇改嫁不易,端命道长看起来很有钱,他内心计较:没有三百两银子别想娶走女儿。

    高大的戏台子终于建好,也到了举行捉妖大会的日子,蛤蟆村宽大的打谷场被围的水泄不通。附近村民半夜就来抢位置了,先上台表演的是从城里请来的戏班子,捉妖法式要等到中午才召开。

    \ufeff闵信行在翰林院待的时间不长,但名声很响,苏士龙说了他的近况,尤其是让众人去蛤蟆村当场揭穿他降妖除魔把戏,翰林院同事和管事积极要去观看。邵文和邵武一早带着几位师兄来到翰林院接人,在北京城里租了二十辆马车,其中五辆带车厢的马车给翰林院官员乘坐,十五辆架子车给普通翰林乘坐,马车浩浩荡荡的朝蛤蟆村驶去。有人好奇跟着这帮翰林一起来凑热闹,队伍越来肚饿大,足有二百多人,临近中午才来到蛤蟆村。

    特殊的日子,端命道长一早就在临时搭建的土台子忙碌,临近中午是焦急的等待翰林们到来,他们才是观看捉妖降魔表演真正的观众。好不容易等到他们来,端命道长立刻迎接过来,却听到有翰林道:“苏士龙,就是这里吗?我一定揭穿这群妖言惑众的道士玩弄的把戏。”

    “对,我们都是熟读圣贤书的人,遵守圣人教诲做仁人义士,从来不信妖魔鬼怪,我看看他们玩什么故弄玄虚的把戏。”翰林们纷纷附和。

    “读书人养浩然正气,任何妖魔鬼怪都不能把我们怎么样,我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一位年纪大的翰林抚摸胡须道。

    不好愚弄呀!端命道长放慢脚步退回去,不上前自寻其辱,吩咐徒弟去迎接。五名引导道士立刻上前欢迎,毫不介意不受翰林们冷遇,他们面带笑容将翰林们带到专门留给“尊贵”客人的座位。几名面相凶神恶煞的道士在专区附近驱敢不识好歹乡民,免得他们打扰尊贵的客人观赏表演。引导道士很贴心的端来茶水和点心给尊贵的客人享用,赶了半天路,尊贵的客人们应该饥渴难耐了。果然,尊贵的客人享用完茶水和点心后,对道士的态度有些和善。

    端命道长等翰林们安静下来,这才朝台上的戏班子挥手,他们的表演给结束了,下班子推下后,老道登台,喊道:“今天是我们端命道观……。”

    “下去,我们要看戏。”有乡民不满武戏被打断骚扰道。

    \ufeff“叫我们来就是听他说废话,这不是耽误时间吗?”一位翰林道,他话音未落就听村喊道:“下去,快下去,我们要看戏。”

    “想要看戏,老道给大家表演下油锅捞小鬼。”端命道长微笑道,他掩饰心中不满,精心准备的开场白被无知乡民打扰。

    由于高台有近五尺高(二米),近处围观乡民很难看到油锅沸腾场面,这将严重影响下油锅表演视觉冲击。五位道士抬来四个高木架子摆在油锅四周,木架子上有几面铜镜,他们精心调好铜镜偏角,确保四周观众从铜镜都能看到油锅沸腾场面。一切做好,端命道长大喝一声迅速脱去外衣,只留下一条短裤,大义凛然的踩在矮架子上跨进油锅。有道士不断在油锅下添柴,油锅里的油开始沸腾,端命道长在锅里哀嚎连连。

    四周乡民看的目瞪口呆,王香惊叫一声:“你快出来呀!”她急忙跑到戏台子前想爬上去将老道拉出油锅,可是,看护台子的恶道士根本不让人靠近。王香自从被夫家退回来,再想改嫁好人家很困难,父亲准备将她卖到山里,这些日子也就端命道长和善待她,鼓励她好好活下去。

    端命道长练习油锅把戏半个月了,每一个动作都经过闵信行精心调教,他在油锅里扑腾,双手挥舞,表情十分痛苦,期间还大叫几声增加恐惧感。等油锅真正发烫,他从裤裆里解开系着的小木偶,快速跳出油锅,举着木偶叫道:“捉到小鬼了。”

    “高人呀!”请来的人托高声喊叫烘托气氛。

    “端命道长道法高深,真乃名门正派。”又有人托附和,随即向端命道长跪下磕头,不少无知乡民在他们带动下朝端命道长磕头,王香也跪下磕头。

    端命道长神色傲娇的冲众人点头,坦然接受跪拜,一个道士拿来数块棉布给他擦拭沾满浑身的油身。端命道人擦拭身体,随手将吸满油脂的棉布丢下高台,翰林们坐的位置多仍两块油布供检验。苏士龙接到一块油布,放到鼻尖闻一下后将油布递给同事,道:“是菜子油,我猜出小木偶的出处,应该藏在裤裆里,但猜不出端命道长如何在沸腾油锅里待那么长时间毫发无损,”

    “这么长时间,绝对将人炸熟了。”翰林院同事道。

    仿佛印证热油锅不是弄虚作假,端命道长简单擦拭一下身子,重新穿上道袍,命人抬来一个面盆放在木架子上。面盆里装着事先醒发好的面团,五位道士分工合作,竟然当众炸面果子,面果子炸好一批后,端命道长笑容可掬的将炸好的面果子分发给乡民吃,多给了王香一把。

    一位同事拿来面果子,好心的递给苏士龙几粒,苏士龙没有吃,他一想到老道在油锅里面扑腾没有胃口。同僚倒是吃的津津有味,道:“面果子要是沾点芝麻下锅就更香了。”

    两大盆面果子炸完,道士们将油锅底下的火熄灭,油锅里只剩下半锅油渣子,道士们将锅底油盛出来倒进油缸,接着将油锅和小油缸抬走。沉底的油渣子里面大都是硼砂和面渣混合物,属于物证是绝不能落入别人手里。

    端命道长微笑,声音清脆道:“尊贵的客人们,感谢你们大驾光临我们端命道观除妖捉魔法会。中午了,想必大家已经饿了,我们在附近人家准备了粗茶淡饭,希望你们不要嫌弃食物简陋,请跟我来。”

    端命道长接着高叫:“中午了,我们要去休息一会,吃点东西冲饥。端命道观给大家准备了馒头和面饼。大家不要抢,排好队都有份,半个时辰后,大家接着看我们除妖捉魔。”

    道士们抬出准备好的冷馒头和面饼,大人给一个大馒头或者一块面饼,小孩给半个馒头或半个面饼。看热闹还给吃的!这一下就俘获乡民的心。大家吃馒头和面饼充饥,打谷场距离村子里公共水井不远,那里有两个道士用木桶打井水给大家喝。

    端命道长领着翰林们朝村里走去,沿途路过村民家就安排人进去吃饭,这些人家都是事先讲好价钱的,也就二十多户人家,饭钱也便宜,五十文钱一顿饭!有新鲜的瓜果蔬菜,饭菜简陋些,糙米饭配着猪肉烧萝卜,翰林们没有嫌弃饭菜简陋。苏士龙始终猜不出端命道长为什么能在油锅中待很长时间,直觉告诉他油料有问题。匆匆扒了一碗饭,苏士龙急着朝看台追踪过去,奈何道士们不理他,油渣子也不见踪影。道士们围在一处简陋的灶台吃饭,是一大锅萝卜烧肉,端命道长一手拿着大馒头,一手拿筷子夹肉吃。

    \uf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