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光海 » 第五章 历史的阴霾

第五章 历史的阴霾

    夏晨回到掖城的这段时间,没有和任何人联系,除了雇佣家政服务人员每天按时清洁和整理老房子;其他时间,她都是自己逛逛街道,看着曾经的旧街道变成了如今奢华大气的高层楼宇,也是倍感欣喜!

    除此以外,她还办理了海珍姥姥生前单位所配发的丧葬抚恤金。令她惊讶的是:只有一万元。

    夏晨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相关单位的张姓工作人员给出的回复是:海珍姥姥生前的单位和工作的工种是企业编制,而海珍姥姥的职务岗位是普通职员!不同的单位,与不同的公职,决定着抚恤金的差距。

    这是有证可循的!因为就在海珍姥姥的丧葬费用配发后不久,江子萱的好友贾秀漾的父亲贾佺也离世了。离世后,他们第一时间向贾佺生前的单位提报了贾佺的离世消息,不久后便领取了高额的丧葬抚恤金。

    贾秀漾的父亲贾佺同样是在掖城生活工作多年,只因为他与海珍姥姥是不同的单位,也是不同的职业。

    海珍姥姥出生在渤海之滨的海津市,海津市在上个世纪不仅列入一线城市,还早已是直辖市。中产阶级家庭成长的她,本来在女子高等中学三年级时,正在憧憬着考上海津大学的财经专业,成为一名杰出的女银行家。可是因为当时国家的政策,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国家对于一线城市户口,家庭条件优渥的子女,学历在初中以上,进行支边青年的分配,顾名思义就是支援边境地域。当时海珍姥姥十八岁,母亲早逝,和两个哥哥以及父亲生活在一起。

    当时,她的大哥海璟刚刚结婚,大嫂是天津知名绸缎庄的长女姜漫漫,姜漫漫嫁进来以后,事事由她做主,整日里挑剔海珍姥姥,与海珍姥姥相处非常不和睦,还一度干涉海珍姥姥报考海津大学的初衷。海珍姥姥的父亲海生因为年迈了,只能默认现实,无可奈何。因为姜漫漫\ufeff的介入,海珍姥姥在原生家庭备受宠护的地位一落千丈,整日里充满了争吵与怨气。加之当时,最疼爱海珍姥姥的二哥海宁因为自己的青梅竹马突然另嫁他人,一时情伤的打击,让他一蹶不振,便遁入空门,从此与家里断了关系。二哥海宁与海珍姥姥的感情最好,并且还是海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却因为情伤突然出家为僧,这对于海珍姥姥又是再一次的打击。

    就在此时,国家的支边青年政策在全国全面展开,所涉及的城市有:京城,海津市,沪城,江州,济州等省市。看着原生家庭的七零八落,分得分,散得散;父亲早已从外事某局退休,只有大哥海璟还在外事某局官居要职。可是,与大嫂的关系不好,让海珍姥姥更是下定了决心离开海津市,寻找自己的天空,走出自己的路。于是,她决定放弃继续深造,参加支边青年的队伍,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西北支援掖城的各种事业。却没想到她这一别海津市,就是一生。

    海珍姥姥当年来到西北掖城,最初是一名小学老师,教育行业从古至今都是受人尊敬。不久后便认识了江岭跃,然后就结了婚,随后江子萱,江子钧,江子健也相继出生了。那时,适逢60年代,全国进入了饥荒困境。江岭跃每个月都将自己的薪资分出一半寄到兰城家里,照顾自己的母亲和江岭勇一家人。

    这样一来,家里大量的开销就落在了海珍姥姥的身上。当时教师的收入比较低,而且也没有太多的生活福利。海珍姥姥只能面对现实,转身调职进入了商贸百货公司,从一名教师变成了一名柜台服务员。

    成为柜台服务员后,海珍姥姥每月的薪资收入高了一些,而且经常会拿一些米面点心等副食品回家,就这样慢慢地熬过了那个困境饥荒的60年代。

    然而,她怎样也没有想到,在当初的那个年代从一名教师变成一名柜台服务员,也许只是单纯的工种变换。但是,经历岁月的变迁,时代的更迭;时至今日,却是身份间天翻地覆地变换。而她长年那微薄的退休薪资,和此次只有一万元的丧葬抚恤金,就让人和人之间清晰地划分出了等级。

    当年与海珍姥姥一样,从海津市,京城,沪城等地来到西北的很多老前辈,正值花蓓之年的她们,响应国家的号召,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支援大西北的事业,将自己的鲜血,汗水,赤诚撒在了这片大西北的土地上。回忆他们曾经战天斗地的那段艰苦岁月,他们都青春无悔,执着地热爱着这片自己曾奉献一生的地方。

    正是因为这份对国家与党的誓死不悔的忠诚与坚守,让千千万万个支边青年谱写了属于他们生命最美丽的篇章。曾经有部电视剧叫做《最美的青春》,当时海珍姥姥一边看一边感慨地流泪,这部电视剧讲述的就是一线城市的子女,放弃优渥的生活,辗转来到荒无人烟的西北大地,无悔奉献一生的故事。虽然电视剧编写得那般可歌可颂\ufeff,可是现实中这些支边青年的悲惨命运也是真实存在的!而在他们的人生中所经历的一切坎坷与磨难也永远无法抹灭!

    海珍姥姥坎坷的一生本也是有机会改变的,只是她的原生家庭没有给予她任何的力量和帮助!

    80年代中期,那是在江子萱婚前,海珍姥姥和江岭跃特意回了一次她的娘家海津市。海珍姥姥的大哥海璟写信告诉海珍姥姥,他们的父亲已经过世了,家里有两栋房产,需要海珍姥姥回去一起公证。

    海珍姥姥的父亲和大哥都曾是外事某局官居要职的人,所以她的家住在海津市中心的和平区嫩江路上,当时那里的老房子非常有价值。还记得海珍姥姥曾经回忆小时候在住家附近经常会看见很多外国商人,还有很多摩登时髦的世家千金等一切的美好。

    一别二十几年,80年代的海津市变化非常大,本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成为了直辖市,如今更是发展迅速,居于全国经济前列。

    海珍姥姥本想着那次回到海津市,若是能够分到自己应得的那份房产,就能再次回到家乡。可谁知,海璟的老婆姜漫漫见到海珍姥姥就开始哭诉自己多年照顾公公海生,照顾整个家庭有多么得不易。当海珍姥姥和她说起当年因为她的刁钻刻薄没有继续深造学业,又与她说起当年自己为何离家时,姜漫漫眼看形势对自己不利,就开始坐在地上,撒泼耍赖,不依不饶,甚至要自寻短见!总之她就是要竭尽所能地霸占本应属于海珍姥姥的房产。

    江岭跃见状,深知自己的无能,他也没有本事和能力与这种泼妇母夜叉纠缠,为海珍姥姥争取到应得的利益!于是,就劝说海珍姥姥,签了字尽快离开吧。

    海珍姥姥本还有些不甘与依恋,但是看到大哥海璟的为难,看到江岭跃的无可奈何,她深感自己的势单力薄。也许,她此生与海津市缘分已尽,与其苦恼追寻这份难以企及的房子,还不如简单签字,回到掖城!掖城是她真真实实洒下汗水与泪水,经历过悲欢离合的城市,那里才是她真正的家!

    于是,海珍姥姥签了字,同意放弃继承父亲海生的房产,就离开了海津市。

    从此以后,海珍姥姥再也没有回过海津市,也再未提及过娘家的任何人和事!直至生命终止,她与娘家的人也再无任何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