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梦回康熙四十四年 » 第38章 凝 眸

第38章 凝 眸

    揭开盖头的瞬间,元春恍惚了,一张盈盈的笑颜出现在眼前。这张脸满足了她待字闺中的所有期待,紧张的心也开始松缓下来。心里暗道:“上天,果然待我不薄!”,于是站起身缓缓下拜,行万福礼。讷尔德扶起元春,彼此坐下,道:“想必你是饿了,快吃几口罢”。面对自己这一生的良人,元春也安下心,看着满桌的美食,大快朵颐起来。只见面前有一碗面条,就道:“夫君,这是?”,讷尔德笑道:“此乃尖椒打卤面,你尝尝?我特命厨房做的”。看着元春快活的吃下面条,讷尔德开心不已。自己的前世就好这一口,如今元春吃面的举止,那歪歪头吐舌的样子,活脱了像一个人,那是自己在大学旁的小摊,初识女友的样子。

    讷尔德稳了稳心神,站起走到书案边,拿起画笔在宣纸上轻揽了几下,灿笑道:“娘子,请凝眸。”

    第二天

    讷尔德和元春早早起来了,他们要赶到平郡王府,给母亲请安。梳洗已毕,俩人坐着马车,带着随从就过去了。赶到平郡王府,来到后院给母亲瓜尔佳氏请安。元春给婆婆奉上茶,瓜尔佳氏接过饮了一口,瞅了一下儿媳,元春忙跪下,捧过敬桶准备伺候。瓜尔佳氏看看一旁的儿子,并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也不想难为元春了。笑道:“起来吧,你刚嫁过来,去院子里转转熟悉一下,等会就吃年饭了”。

    讷尔德带着元春转到自己读过书的地方,指到:“这颗枣子树后面就是我的书房”。元春摸了摸树干,闭上眼默念“,枣子枣子,早生贵子”,然后挽着讷老爷的手就去了前院。

    这时府门口来了不少旗人小孩,高喊:“新郎新郎,赶快发糖”,过年过年,赶紧撒钱!”。门房老刘看着小孩,哈哈一笑,拿着舀子花的一声,漫天的铜钱,阳光下五彩斑斓,应声而落。

    元春也从丫鬟手里接过糖,挨个给孩子们发。

    金秋和初夏也拉着手从影壁后转了出来,初夏皱眉道:“前日子刚来个袭人,这不又来个鸳鸯和茜雪。金秋姐,这咱俩以后…怎么办呢”

    讷尔苏和佟佳氏也从银安殿出来了,看着弟弟与弟媳在门口逗小孩,不禁微笑了。去年的这个时候,讷尔德还小哥一个在看天呢。

    讷尔德撒完钱,回头看哥哥嫂子站在不远的地方,就带着元春一起上前见礼。讷尔德道:“哥哥你刚才看着我们想啥呢?”,讷尔苏笑道:“我在想去年这个时候你和我说过的话”。讷尔德也记起来了,哈哈大笑,兄弟两人又走到府门口,一起欣赏这浓浓的年味。

    瓜尔佳氏也过来了,到了府门口,见到大儿子小儿子在门口谈笑风生,二个儿媳妇也赏心悦目的站在旁边。这一刻,瓜尔佳氏发现自己没有一星半点的遗憾,心里装满了幸福,有这些亲人在,即便伴他们走到天的尽头,又有何憾?

    八日之后,元春回门了,按照满人习俗,须要白天前往去吃“回门酒”。讷尔德需要白天回来,而元春则是要在曹府家中住上一个月,称为“住对月“。

    元春不在家,讷尔德觉得没意思,就带着一众亲随回到了温泉庄。自己在家过节,也得考虑一下少年排的孩子们。讷尔德叫来钱双林,试了几下拳脚,觉得还不错,就唤来鄂那海和侍卫,随钱双林给孩子送带来的年货去了。讷尔德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喃喃道:“时不我待,快点长大吧,我的野心还要等你们去逐一实现呢!”

    讷尔德回到书房,静静想着康熙四十七年的大事。未来的九月,太子即将被废。而且现在京里传着流言蜚语,说太子发牢骚,口不择言的说:“我都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世上岂有三十年太子焉?唐顺宗也才做了二十年之太子!”

    讷尔德坐在太师椅上思索半晌,今年自己将如何转圜其间呢,脑海里突然灵光一现:“史书上记载太子被废后,皇十三子胤祥马上被圈禁了,而且一直囚禁到康熙六十一年,这事殊为奇怪。后来胤禛即位后,获利最大的是胤祥,获封怡亲王世袭罔替,难道是他,到底干了什么大事,难道是替胤禛背了黑锅?”讷尔德不由得把胤祥,列入到了重点观察名单里。顺着这条思路,讷尔德又想起了皇十六子胤禄,他是第二大获益者。世袭罔替的庄亲王,后来竟落到了他的头上。于是胤禄也被列入了观察名单的第二位。

    想着想着,直到袭人进来唤他用膳,讷尔德才捧着腰站了起身来。袭人看他这样,笑道:“爷是这几天累着了吗?奴婢给您揉揉?”,讷尔德气笑了:“看奶奶回娘家了是不是?我看你是皮痒了。”,开了几句玩笑,袭人知道讷老爷也不是真生气,就跑出去和初夏他们安排上餐去了。

    曹寅府邸

    曹寅夫人李氏正在和女儿叙话,李氏看着女儿粉面含春,就问到:“姑爷咋样呢,那方面还行吗?”这可把元春窘的道:“您也没个正形,哪有女儿回家来问这个的呢?”。李氏笑道:“孩子,这才是正形呢,快点生个儿子罢!”,元春回到:“您姑爷挺好的。他的私房钱都给女儿了,还有他酒楼生意的股份、地契。公爵府里家务事,都是您女儿在管。还有,他的那些贴身丫头,他都没碰过”。李氏满意的点点头,道:“为娘也没啥说的了,好好过日子吧”,

    这时,曹寅进来了,坐下道:“等你满了对月,为父和你娘就回江宁了。不过春儿,你府上门口,立着几个昆仑人当门童,合适么?”

    元春笑道:“夫君去年扳倒了一个尚书,一个巡抚,正好皇上给机会回家休息,女儿也想早点给您生孙子呢,这日子岂不是正合适?”

    曹寅大笑:“有婿如此,吾女无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