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与海与帝国 » 第十一章 诸圣节

第十一章 诸圣节

    时光总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转眼间小拉蒙就迎来了穿越以来的第一个诸圣节。

    每年的11月1日,被教会定为为“天下圣徒之日”(AllHallows'Day)。

    天主教把诸圣节定为弥撒日,每到这一天,除非有不可抗拒的理由,否则所有信徒都要到教堂参加弥撒,缅怀已逝并升入天国的所有圣人,特别是那些天主教历史上的著名圣人。

    紧随诸圣节之后的是11月2日的诸灵节(AllSouls’Day),这一天缅怀的则是已逝但还未升入天国的灵魂,信徒们会祈祷他们早日升天。

    值得一提的是,后世的万圣节,其实源于凯尔特人的节日。

    他们认为10月31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天开始的一天。

    凯尔特人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

    而活人则惧怕死人的魂灵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人的魂灵无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灵吓走。

    来自民族传统的集体记忆极难彻底抹去,以至于后世作为四大瞻礼之一的诸圣瞻礼日,也混入了民俗,不知不觉变成了提着南瓜灯扮鬼作妖的节日。

    但在此时,诸圣节是个神圣的节日,纪念活动主要在教堂开展,伊比利亚的诸圣节更是不可能出现源于凯尔特人的异端活动。

    前往巴塞罗那大教堂参加瞻礼,第二天继续前去悼念葬在教堂的祖先和不幸罹难的亲友,伯爵一家的两日行程早已确定。

    今天负责主持弥撒的毫无意外是塔兰蒂诺神父。

    他穿着被熨得笔直的罗马常服,左手抱着精美的经书,在人头涌动的信众注视下,庄严肃穆地完成着瞻礼。

    “那时候、耶稣见信众,就登山;等祂坐下了,门徒来到祂身边,祂就开口教训他们说:

    ‘贫穷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承受国土;

    哭泣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受安慰;

    饥渴求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饱饫;

    慈悲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慈悲;

    心田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见天主;

    使人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成为天主的儿女;

    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为了我、人们辱骂你们,迫害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是有福的;

    你们应当欢欣踊跃,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报是大的。’”

    塔兰蒂诺抑扬顿挫地讲读道,这是弥撒的福音布道环节,在进台咏叹、集体祷经、台阶咏叹等环节之后,也是弥撒的高潮部分。

    时间上太阳也刚好运行到了合适的位置,阳光穿透窗户,透过耶稣受难像,暖洋洋地洒向信众,不断有信徒情难自禁地哭泣起来。

    “义人的灵魂在天主手里,死亡的痛苦不能触动他们;在愚人看来,他们业已死去,其实他们却处于安宁之中。哈利路亚。”

    这是奉献祭品的咏叹环节,咏叹结束后信徒可以默祷回应天主。

    拉蒙早就准备妥当了,莫说是以他的“聪慧”,在这节点上连再调皮吵闹的孩子都不会刻意捣蛋,只要做做样子闭上双眼,其实很容易混过去。

    挨打得够多就能产生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

    “主,我们向祢呈奉我们祭献的礼物,望祢将它收纳下来,以光荣祢的一切圣人们,并因祢的仁慈、使它成为我们得救的恩源。因我们主……。”拉蒙默默地背诵着经文。

    伯爵大人正诚心默祷,却听见了小拉蒙在小声念着自己要求背诵的段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塔兰蒂诺离得很近,也注意到了拉蒙的表现,面无表情微不可觉地点了点头。

    一场弥撒通常要持续一两个小时,神父领讲后信众需要对答,如现在领受圣血圣餐的颂谢词。

    塔兰蒂诺:“愿主与你们同在”。

    信众要回应:“也与你的心灵同在”。

    塔兰蒂诺:“请举手心向上”。

    信众:“我们全心归于万能的主”。

    塔兰蒂诺:“大家要感谢主,我们在天上的主”。

    信众:“这是理所当然的。”

    几乎每个环节都是这样的对答形式,参与感拉满,领完圣血圣餐还要合颂一段领后经,弥撒到这里便结束了。

    小拉蒙全程一副虔诚姿态,礼拜祷告诵经,表现得基本无可挑剔。

    塔兰蒂诺认为这是伯爵大人悉心教导的结果。

    天主教有七大美德,忠贞、勤奋、慷慨、谦逊、温和、节制、宽容,在塔兰蒂诺看来,伯爵基本全部符合。

    巴塞罗那伯爵是第一个在伊比利亚倡导上帝和平运动和上帝休战运动的君主,在今年夏天,伯爵主动提出要与塔兰蒂诺神父、乌赫尔主教勒尼·安古洛一起前往北方,以上帝之名终止孔弗朗领主与贝萨卢领主之间的战争。

    这也是拉蒙穿越伊始伯爵并不在城堡中的原因。

    此行让塔兰蒂诺真正了解了伯爵大人的为人,认为他比埃德梅辛德夫人更适合掌管巴塞罗那。

    对待西班牙边区的诸伯国,埃德梅辛德想做的事情很多,而且越是碰壁越要继续挑战,最后总是适得其反,不如什么都不做。

    伯爵大人虽然看似什么都没做,但最终他得到了乌赫尔的敬服,与埃德梅辛德夫人相比大大迈进了一步。

    在乌赫尔伯爵领,教会拥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埃德梅辛德夫人却从来没看清乌赫尔的真正主事者,她也做不出像伯爵一般的事情来,在她的字典里没有与怀柔二字相关的词汇。

    伯爵带给塔兰蒂诺的好印象也传递到小拉蒙身上,这个孩子今日一见也是虔诚聪慧的。

    说出那般富有哲理、合乎基督教诲的话来,仔细一想似乎合情合理,被圣灵钟爱也是不言而喻的。

    “义人行事纯正;他的孩子们在他之后得到祝福。”–箴言20:7。

    塔兰蒂诺认为伯爵已经很接近经文里的义人。

    无论如何要比埃德梅辛德这样的冷酷寡恩之辈强多了。

    被信众簇拥着的塔兰蒂诺向伯爵一家遥遥躬身,向身边的信徒讲述起小拉蒙之前的神异表现。

    他的讲述能力远远超出老伯纳,绘声绘色,讲到小拉蒙的演讲内容时,恍惚间就如圣徒再生,向渴求恩典的信众传播福音。

    巴塞罗那宴会上的细节其实早已传出,但城堡里的贵族们在市井和乡村的传说中,虽然不是三头六臂口吐火焰,但也相当异于常人,所以并未引起太多反响。

    如今近距离观看,又经过神父的亲口讲述,纷纷有了亲眼目睹圣迹的奇妙感受,不一会儿,便人传人地跪成一片。

    时隔一个多月,拉蒙又一次在人群之中成为显眼包,但这次他早已练习过应对之法,如今应付得从容不迫。

    “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

    “所以经上说:‘祂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

    “既说升上,岂不是先降在地下么?那降下的,就是远升诸天之上要充满万有的。”

    把皮球踢回去给耶稣就完事了。

    塔兰蒂诺听后目光异彩连连,这段话出自《新约·以弗所书》,用在这里很妙。

    在这段经文前,是使徒的告诫:“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要让信仰和人的灵紧密相连。

    而在这段经文之后,则有“......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

    这是说信仰基础的稳固和生命的长大成人,乃是防止信徒陷于异端迷惑的最妥善方法。

    反之那些在灵命上和真理的知识上不长进的“小孩子”,便很容易陷入异端的错误,“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

    “人的诡计”,指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所传似是而非的道理。

    他们自认为根据圣经,却曲解圣经,牵强附会,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拉蒙对经文精挑细选一个多月的事情,塔兰蒂诺是不知道的,他只见到了拉蒙对经文信手拈来的妙用。

    这已经不是天才可以解释的了,很难不让人往万能的主身上去联想。

    他弯腰认真地看着小拉蒙棕色的瞳孔,轻柔地摸摸了拉蒙的脑袋,起身向信众宣讲:“我们要记住恩典,不要忘记祂在万民之中拣选了我们。阿门。”

    “阿门。”信众的齐声呼应,让封闭的教堂嗡嗡作响。

    人一旦在两个选项里有个倾向,便会对另一方越发不满,塔兰蒂诺现在就想把埃德梅辛德赶回卡尔卡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