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谷渊行 » 第三十八章 知著三境

第三十八章 知著三境

    文道有五大境界,明志、立心、知著、天命、圣革。其中明志和圣革不分小境,立心分为求己、见贤两个小境,天命也是两个小境,知著最为复杂是三个小境。

    仰著、等身、藏山,便是文道第三境知著境的细分境界。

    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仰著境,仰面著书,是为知著第一境。

    古有一童,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等身境,著作等身,是为知著第二境。

    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藏山境,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是为知著第三境。

    道家当代道子,乾无咎,正是知著第三境藏山境,只待叩问天路,便可一步登天,晋升文道第四境天命境,成为一代文豪。

    “陈若谷,东方师弟已经将你们相识的经过跟我说了。”乾无咎看着陈若谷,眼中看不出任何情绪,可陈若谷却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一块透明玻璃,被对方看了个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乾无咎重复了一遍当时陈若谷给东方诲说过的这段《道德经》。

    “妙、妙、真是妙啊”乾无咎连说三个妙,东方诲在一旁也是面露喜色,能得到乾无咎认可的,在年轻一辈中可是不多。

    “可是”乾无咎突然话锋一转,“我不认为这是你能说出的话。”

    此话一出,东方诲面色一变赶忙道,“乾师兄,若谷兄弟他”。

    可不待东方诲把话说完,就被乾无咎抬手打断,“东方师弟放心,我没有别的意思,虽然我还在第三境,但我已经可以隐约感应到道家的文道长河,半月前我曾感应到文道长河轻轻震动了一下,具体时间跟你所说的,陈若谷说出这段话的时间接近。”

    这下轮到东方诲惊讶了,道家的文道长河啊,不是哪个只有三五百弟子的小学派的文道长河。哪怕只是最轻微的震动,也是足以上达尘君文圣的大事。

    若谷说的这段话有这么大的价值,让道家的文道长河都为之震动?要是真的话,自己本来还感觉已经够高看他了,现在看来还是低估了。

    “乾师兄,会不会是其他原因?”

    “你是不认为就这么一段话能引起道家文道长河震动?”乾无咎摇摇头,“那是你还未参悟透这话的价值。”

    “不过,要是如师兄所言的话”东方诲很快反应过来乾无咎的话中其实还有第二层意思。

    “嗯,就如同诗成异象,一首得到天道认可的好诗问世,天道会第一时间降下异象。同理,只有第一次说出或写出这段话的时候,与之相对的文道长河才会有反应,你所说的时间跟我感应到文道长河震动的时间相同,就证明陈若谷当时所说的这段话,确实是第一次问世,不是从别的地方或听或看而得来的。”

    从一开始到现在,乾无咎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陈若谷忍不住心底吐槽,这扑克脸,不去打牌白瞎了。

    “但我还是不能理解,你不足二十,怎么可能对道有如此深的感悟呢?”

    乾无咎摇了摇头,要知道,他在陈若谷这个年纪,虽然境界上要比对方高,是见贤境,但对‘道’的感悟上还远达不到这段话所表现出来的深度。

    不过拿得起放得下可是道家的优良传统,很快乾无咎就不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结。

    “文道之修,其实有两种,这你肯定知道。”

    “自然,文道之下,分为学道和政道,著书立说教化万民为学,安民兴业内治外交为政。”陈若谷不清楚乾无咎突然问起这个是何意,这个哪怕不是文道学子也都清楚。

    乾无咎又问,“以你所看,于政事,以我道家之学,待如何?”

    陈若谷思考片刻,“道家于政,讲无为而治。所谓‘无为’并非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百姓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繁荣。‘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不违背天道的潜在规律,应天道而为,顺天道而动,所以无所不为,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东方诲闻言眼前一亮,这若谷兄弟真是天生的道家子弟,潜龙汇之后必须拉到清薇山去。

    乾无咎也暗自点头,紧接着又问到“若你为宰,以我道家之学,待如何?”

    这一次陈若谷没有多做思索,“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乾无咎终于不再是面无表情,陈若谷从中看到了一丝兴趣。

    “那,若你为王,以我道家之学,待如何?”

    乾无咎这话其实有些过了,要是被余化龙这样的重臣听到,怕是免不了一番麻烦。

    不过此地只有他们三人,而且皇室只是玄国顶尖势力之一,不是唯一,甚至皇室的地位还不如道家墨家以及三个武道圣地,也就比因为上一代纵横子圣陨不足五十年,而勉强保有‘家’之名的纵横家强上一线。

    可毕竟皇室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名义上还是给与充足的尊重的。

    陈若谷皱着眉,一时间不知道这乾无咎是何意,看了眼旁边站着的东方诲,东方诲轻轻点了点头,示意他但说无妨。

    “樵夫有为于斧,而无为于木;船夫有为于桨,而无为于水;上有为于臣,而无为于具体事务。”

    “若你为民,师我道家之学,又如何?”乾无咎语速变快,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哈哈哈,好,好一个不损一毫,好一个天下治矣!”乾无咎拍手而起。

    ……

    从乾无咎处出来,一路上东方诲都很高兴,对此陈若谷也很欣慰,说明东方诲是真的把他当好朋友、好兄弟。

    二人走进酒楼,不用寻找就看到了正在等候的明月夜,无他,漂亮的人在哪里都是这么耀眼。不过这次,有一个比他更耀眼的存在。

    如果说明月夜的美是夜晚天空中高悬的皎洁明月,那明月泪的美就是月中姮娥滴落世间的一滴泪珠,在尘世映照着清幽的月光。

    “怎么样,我这妹妹,漂亮吧!”明月夜拍着陈若谷的肩膀,一脸的姨妈笑。

    “啊?啊!”要说陈若谷第一眼没有心动是假的,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男人第一眼见到一个绝色美女,第一反应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看第二眼的时候会选择哪条道路。

    明月泪掩口轻笑,这种动作出现在她身上非但不与其原本清冷的气质相矛盾,反倒多出了一丝轻快活泼。

    “若谷,怎么样,有没有激发你的诗情?”明月夜本是玩笑话,这诗词确实有灵光一闪佳句偶得的情况,不过这也不是人能控制的。

    陈若谷本来能听出明月夜语气中的玩笑,但不知怎的这次就当真了。

    “邶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陈若谷记得明月夜说过,明家在周国的邶州,鬼使神差的就……

    话音刚落,落针可闻。一阵馨风拂过,本来就已经是人间绝色的明月泪又平添了一分光华。

    明月泪双颊微红,没说什么,只是嘴角不自觉勾出一抹浅笑。

    其他人中,最先反应过来的不是明月泪的兄长明月夜,也不是东方诲,而是书君君莫书。

    “昨日诗成印天之异象犹在眼前,没想到今天又有幸亲睹,若谷兄弟果然于诗词一道上天赋异禀,佩服”

    君莫书手持折扇,一身白衣,只不过这身衣服上写满了文字,大小篆文,行隶二书,还有看不出是什么字的狂草。但就是这么一件衣服,却毫不显得杂乱,而且能隐约感觉到,这应该是一件品级不低的灵器。

    凡器三阶,千锤百炼万锻。灵器三阶,灵器、玄器、圣器。

    凡器基本以兵刃为主,也有人直接称凡器为凡兵。灵器则不同,除了常用的兵器外,钟鼎、镜子、簪子、衣裳、首饰、车船、念珠、折扇等各种器物都有。

    几句客套后,五人落座。

    “刚才这难道也是一种异象?”明月夜虽然没明说,但在场的都是渊界第一等的天骄,那缕不同寻常的风自是瞒不过他们的眼睛,明月泪的变化自然也是。

    “天下异象何其多,可以说比诗词的种类只多不少,师伯铭礼文圣就曾说,探索天道,永无止境,这天道异象,怕也是永无止境吧。”君莫书说完慢慢饮了口茶。

    “那这异象的作用是什么?让女人变得更漂亮?”东方诲看了一眼明月泪就移开视线,虽然渊界的风气比较开放,但第一次见面就盯着女士看也是很失礼的。

    “我妹妹(明姑娘)还需变得更漂亮?”

    “额”

    陈若谷和明月夜二人相顾而视,只不过一个是由错愕变玩味,一个是由错愕变尴尬。

    这不就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