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家父皇爱修仙 » 第九十二章 失火

第九十二章 失火

    废除卫所,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干,嘉靖便决定不再继续讨论下去,

    “好了,京营到达怎么改,成国公回去同兵部好好列个条陈,然后报送内阁。”

    三人起身,躬身道:“臣告退。”

    很快空荡荡的大殿就剩下嘉靖和朱载壡父子两人,今日入小暑,气温格外热,本来冬天不关窗,夏日不扇风的嘉靖特意让人从冰窖里取出两快大冰块,放在诺大青花瓷盆里。

    青花瓷盆冒着冷气,闷热的玉熙宫顿时凉爽了许多。

    朱载壡知道这些都是为他专门准备的,心里不由有些感动,到底是亲儿子呀!

    说完前面的公事,嘉靖看向李芳,李芳会意,吩咐两边服侍的小火者出殿,而他自己则走到一个盆架上,拿起一块棉布轻轻在水里荡着。

    “皇后的事,你都知道了?”嘉靖问道,语气没有任何波澜,让人听不出他这话所代表的心情。

    朱载壡神情一紧,不敢继续坐了,起身,在嘉靖面前躬立。

    “儿臣知道,”

    “太子觉得该怎么处置皇后。”

    嘉靖的目光像一把藏在鞘里的刀,一旦出鞘,立便血流千里。

    “儿臣...悉听父皇圣裁。”

    做老子的问自己儿子,该怎么处置自己犯了大罪过的母亲?即便不是亲生的,但作为儿子,朱载壡怎么回答也感觉不合适,便也只能把这个问题又推了回去。

    嘉靖看着自己的儿子,忽然落寞的笑了笑,这一刻的他是孤独的,贵为九五之尊,掌握天下人梦寐以求的权与力,但想谋害自己的却是自己的枕边人,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心寒。

    嘉靖看向旁边的李芳,问道:“皇贵妃回家省亲快要回来了吧?”

    皇贵妃,便是朱载壡一直没露过面的亲生母后王氏。

    李芳拧干一条面巾,搭在高几上,手在衣摆上擦干后答道:“估摸着日子,这几天应该就要到京城了。”

    “你亲自去给礼部传旨,这次礼部迎接皇贵妃,皆用皇后仪仗。”

    李芳早已习惯了嘉靖的乾纲独断,没有任何迟疑,应了是,便离了大殿。

    皆用皇后仪仗?朱载壡就算再懵懂,也明白嘉靖这话的意思,方氏皇后之位要被废了。

    只是嘉靖后面会怎么处置废后方氏,朱载壡有些摸不透父皇的心思。

    “太子,”

    “儿臣在,”

    “戚继光的小队找到了吗?”

    朱载壡一怔,没想到父皇连这事都知道,

    “儿臣还在派人寻找,”

    嘉靖看着大殿之外,似乎有些感慨,“一定要把他们找到,活要见人,死...死了就给他们家人重重抚恤。”

    “儿臣明白,”

    “你的虎贲营练的很好,这次平叛白莲教是立了大功的,京营改制,你也要帮成国公多出出力。”

    “父皇的意思是?”

    朱载壡一呆,如果说以前让他组建东宫卫队只是小打小闹,那这次就是让他直接插手军队事宜?

    我这皇帝老子对我这么放心的吗?

    嘉靖瞟了朱载壡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朱载壡从嘉靖的眼神中看到只是宽慰,忐忑的心情终是大定,遂问道:“父皇,那十二家世侯该怎么处置?”

    改革京营,最核心的问题便是这些世侯,世侯们统领十二团营已逾百年,其亲信心腹一定深深扎根于军队之中,怎么改,如何改,才能不造成这些世侯们大的反弹。

    “让他们都退下来,从此不得再干预军事。”

    “父皇,儿臣觉得...”

    朱载壡欲言又止,原本以为凭嘉靖的性子,怎么也得起大狱,把这些世侯都给抓进诏狱,可如今,这么容易就放过他们吗?

    但旋即,朱载壡就明白了,如今已不是太祖朝,嘉靖也不是太祖这样至刚至阳之人,恰恰相反,嘉靖性子里更多存在的是阴柔一面,哪怕他知道这些个勋贵有不诡的举动,也无法下把这些勋贵世侯们一网打进的决断。

    勋贵武将不是文官,打了屁股也不会吭声,最多拿笔骂骂两句。

    武将们惹急了,真的会撩膀子开干的,到时候京营大乱,这个烂摊子谁来收拾。

    其实翻开嘉靖的一生也可以看到,无论对文官怎样,嘉靖对于武将往往是非常宽容的,除了一個不明不白死在狱中的武定侯,死在嘉靖一朝的武将极少。

    借这个机会,先削其兵权,以后再用软刀子慢慢切割,嘉靖最后还是选择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好了,”嘉靖阻止朱载壡继续说下去,“怎么处置世侯太子就不要管了。”

    “儿臣明白,”

    嘉靖既然已经下了的决断,朱载壡明白,再和父皇争执显然是不明智的。

    ......

    父子谈话终于结束,出玉熙宫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朱载壡不知不觉就在这里待了一个下午。

    那些值班太监们终于识得太子殿下身份,立刻跪满一地,沿着玉熙宫宫门前的那一条跸道,朱载壡出了玉熙宫。

    令朱载壡意外的是,皇城周边突然出现了大批披甲执锐的军士,仿佛是从地里长出来一般,一个个紧紧环视着皇城周边,看服饰应该不属于京营。

    朱载壡明白了,原来对于一切,嘉靖早有准备,即便那些白莲教徒真能冲进京城,有这支藏在暗处的力量在,也定然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走过玉河桥,等待在桥头的不是黄锦,而是他宫中的冯保。

    冯保一见朱载壡出来,满头大汗也不顾擦了,赶紧迎了上来,低声说道:

    “太子爷,宫里出事了。”

    “什么事?”朱载壡神经不由一紧。

    “坤宁宫起了大火,一宫的人都没有出来。”

    “一宫的人!”朱载壡立刻意识到什么,“包括皇后?”

    冯保一怔,偷瞟了朱载壡一眼,回道,“包括皇后,而且很奇怪,宫人抬着水车水龙去救火的时候,都被锦衣卫拦在了永祥门外。”

    ......

    等朱载壡赶到坤宁宫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一片瓦砾废墟,负责清理的火者宫女们戴着棉制口罩,从废墟里挖出了一具具烧焦的尸体。

    朱载壡看着现场的惨状,神色一阵复杂,对身边的冯保吩咐道:

    “吩咐下去,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让各宫管好自己的嘴巴。”

    史载,皇后方氏崩于禁内,帝素缟,辍朝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