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风云一剑诛天 » 第十三章 浮星月、风云一剑诛天

第十三章 浮星月、风云一剑诛天

    那“苏禾”心中一惊:“不好!再打下去,我可要落败了!”

    不久三人便拆到了七百余招,天上曲玉将落,银星黯淡。

    夕梦也是愈感吃力,但她心知强敌未退,不敢有丝毫懈怠,只盼能够早点击退敌人。

    可毕竟人身乏力,剑法之中,破绽越来越多。

    这时“苏禾”一剑攻来,夕梦连忙使一招“无以窥天”招架,可是内力不支,竟然没将这一招挡下来。

    她心中一惊,连忙变招,欲待再挡。

    那“苏禾”眉头一皱,剑势一变,纷纷然剑光飞舞,一招“浮星映月”将二人身形笼罩。

    这一招“浮星映月”乃是“七九三绝剑”中的杀招,施展出来,漫天华彩,将天上的银星皎月全都映射出来。

    此时天色虽然渐晓,可剑光之下,星月之辉还是铺满了眼帘。

    夕梦大惊,连忙使一招“风云骤散”穿插而入,可是心疲力竭,那一招“风云骤散”只使到了一半,再也使不出来了。

    苏禾知道这一招“浮星映月”的厉害之处,当即长剑一斜,纭纭抖动,一招“鉴影千芒”使将出来,与“浮星映月”的光辉相抗。

    这一招“鉴影千芒”也是“七九三绝剑”中的杀招,一经使出,长剑便如同一块镜面,将千色光辉尽数反照。

    恰好黎明破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斜射下来,与“鉴影千芒”相互辉映,势如日月绚烂,普照大地。

    地上的白雪又一次将这无数的光芒反射。

    霎时间千星,皎月,日光,致使漫天耀眼。

    一刹那间,刷刷刷刷!那“苏禾”肩头臂膀尽皆中剑。

    可是这光芒消散实在太快,到光辉消散之时,那“苏禾”的身形也消失不见。

    不过一瞬的功夫,远远又传来了那“苏禾”的声音:“若想这小姑娘活命!两日之后,便上流云庄英雄大会来!”

    夕梦惊呼:“不好!陶姐姐!”

    两人一齐奔到屋内,床上的醉鬼陶姐姐果然已经没了踪影。

    夕梦大急:“陶姐姐让苏禾给掳走了!子大哥!咱们该怎么办?”

    她丝毫没有注意到,眼前这位子大哥,与那位苏二少爷苏禾的长相,可谓是一模一样。

    一个殊华装扮,一个穷鄙粗汉,加之夜间无光,她又如何能够发觉两人的相似之处?

    苏禾沉思许久,未有言语。

    夕梦忽然体力不支,瘫倒再地。苏禾见状,连忙将她扶起,放在了床上。

    不久后,夕梦悠悠醒转,醒来第一件事便是喊一声:“陶姐姐!”坐起身来,环目四看,却哪里有陶姐姐的踪影?

    一旁的苏禾一面轻抚她的秀发,一面柔声说道:“你放心!子大哥一定帮你把陶姐姐给救回来!”心想:“那假苏禾掳走姓陶的姑娘,正是要引我去流云庄参加英雄大会,看来这一场英雄大会,我是非去不可了。”

    夕梦抱住苏禾的臂膀,泣道:“那苏禾的剑法,他好厉害!陶伯伯让我保护好陶姐姐,可是……可是……我……”

    苏禾轻声道:“夕梦莫怕!苏禾已经被咱们打伤了,子大哥一定帮你把陶姐姐救回来。”

    夕梦抬起脑袋,抽噎着点了点头,拭了眼泪,又道:“子大哥!你有没有闻到,苏禾他的身上好香!”

    苏禾奇道:“香?他是个男人,身上为什么会有香味?”他施展剑法之时,心中全无半点杂念,无论香味臭味,他都闻不到半点。

    夕梦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我好累……”便即躺下睡去。

    苏禾心想:“好像那日我真气走火入魔时,也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莫非那位‘苏禾’仁兄……”

    他想到此处,觉得甚不合理,便不再想了。

    苏禾转身出门,来到屋前,看着雪地里横七竖八的尸首,连连叹息,然后挖坑一一埋了。

    埋到田飞搏尸身时,田飞搏右臂忽然抽搐一阵,苏禾一惊:“原来他还没死?”他料想那八个黑衣人乃誓杀“苏禾”而来,所播撒的红雾之中一定剧毒无比,田飞搏夫妇竟尔双双惨死身亡。

    万没料到这田飞搏因为早年间修炼《天川要术》的缘故,体内经脉尽数打通,虽然早已散功,但是早先打通的经脉却不会重新闭上。

    那《天川要术》中有一门将浊气引出体外的行功秘诀,一时间竟然起了作用,移了不少毒气出体,以致于残喘至天明。

    田飞搏缓缓睁开眼来,气若游丝,望见苏禾,叫了一声:“贤……贤弟……”声如蚊吟,可苏禾还是听见了,低头看去,连忙取出怀中的瓷瓶,记得田飞搏曾言,这一瓶“蛇象虎心丸”能解百毒,当即倒了一粒送入他的口中。

    田飞搏服了药后,摇了摇头,道:“贤弟……老夫这一生……杀人无数……又……又贪学妄进……害了内人……如今悔不当初……这‘七星铁令’在……在我怀中……你……你拿了去吧……烦你将我和……和我内人……葬在一起……”运起内力将药丸吐了出来,气息渐弱,不久便死了,怀中掉出来一块黝黑的铁片,正是那一枚“娉灿天权令”。

    苏禾无奈叹了口气,心说:“田兄泉下安好,你我兄弟情深,这一枚铁片,小弟代为收下了!”

    为众人埋好尸首,其余人他不知姓名,于是只给田飞搏夫妇二人立了一块木碑,其他人只有一个鼓起来的小土包,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苏禾准备回身进屋,却见屋顶上站了一个黑衣人。

    苏禾心头一惊:“这是谁?我适才怎地没瞧见他?他在这里站多久了?”于是抱拳问道:“阁下是谁?”

    那黑衣人身形魁梧,脸上戴着一个红面具,身后背着一柄长剑。

    面具上,那一张脸庞獠牙外张,目若铜铃,仿佛是一个来自于十八层地狱的冤魂一样。

    那黑衣人直勾勾盯着苏禾,如同一尊雕像,丝毫不动弹。

    苏禾又问:“敢问阁下有何见教?”

    那黑衣人这才开口问道:“你已脱了凡躯,入了仙途?”声音嘶哑无比,听不出来是男是女,是老是幼。

    苏禾摇头道:“在下不懂。”心中茫然:“记得好兄弟曾说过:‘你这一个月以来,不知食了多少天界珍馐,差不多已经脱离凡躯……’脱离凡躯?是什么意思呢?”

    那黑衣人突然发出了笑声,这笑声忽远忽近,忽高忽低,仿佛是由高天九霄之上传下来的,又好像来自于地府十八层牢狱。

    嘶哑的嗓喉,听在耳中极为不适。

    苏禾只感头痛欲裂,那笑声似乎从四面八方传来。

    忽而在前,忽而在后。依稀间,那黑衣人恍如分成了十七八道影子,围在四周,不断放声狂笑。

    目下里天旋地转,犹似日光全被遮掩,暗无天日。

    不多时,星月升起,皎洁的月光铺满雪地,天地间一片霜华。

    跟着乌云漫游,遮住了月光,掩住了群星。

    狂风呼啸,暴雪将至。

    刺骨的寒风穿透全身,漫天鹅毛飞雪纷纭落下。

    云收雪霁,阳光投射下来,又驱走了寒冷,迎来了温暖。

    转而夕阳西下,天边一片赤红。

    千里之外的群峰之巅,游荡着一层层云浪,也都化作了一片火海。

    火海中,凤凰于飞,高天齐鸣。

    笑声终于歇止。

    凤鸣也跟着停下。

    苏禾正伏在地上,脑中的痛楚也逐渐减弱。

    只听黑衣人“哼”了一声:“脱羽成凤才几日?有了新主,忘了旧主!”

    苏禾缓缓抬起头来,道:“你……你是……鬼谷……中人……”

    那黑衣人道:“我是燕惊寒!”

    苏禾惊呼:“你便是燕惊寒?”

    远在八十七年前,上一名出山的鬼谷弟子,名字正是叫作燕惊寒。

    即便已经过去了八十七年,燕惊寒这个名字依旧不能在江湖中抹去。

    因为记得他的人,实在太多了。

    他杀过的人,也实在太多了。

    世上有一本书,叫作《天影通鉴》。那一本《天影通鉴》上有言:“浩瀚昆仑,犹有一山,世称墚山,晴时幽,雨时隐,雾时明,雷时开天,上悬一剑,名唤‘诛天’!”

    那是说,遥远西方的群山之中,有一片山脉,方圆八百里,名字叫做“昆仑”。

    昆仑山中,有一座山,世人称其为墚山。

    这一座墚山,晴天时若隐若现,雨天时全然不见,大雾天时,明亮无比。

    山上若是打雷,天空便会浮现出一柄长剑。

    紫电交加,如同一道道被长剑劈开的裂缝。

    因此世人将这一柄剑称为“诛天”,意为:能诛上苍之剑。

    古往今来,多少人尝试过攀上墚山,取得这一柄“诛天剑”。

    只可惜,但有生灵接近,天空立时风云骤变,长剑浮空,雷鸣四起,将攀山之人尽数劈死。

    直到八十七年前,墚山附近刮起一阵狂风,一个昼夜间,晴、雨、雾、霜、雪,气候不断变化,天空万雷咆哮,恍如地动山摇。

    等到气候息止之时,诛天剑已然消失不见。

    第二天,鬼谷弟子燕惊寒背着一柄异样的宝剑,孤身一人闯入了黑云寨。

    当天夜里,黑云寨紫电风狂,雪雨交加。

    第三天,黑云寨中只剩下一个活人,这个活人便是燕惊寒。

    八十六年前,正是九月秋高之时,鹅毛大雪染白了莽山。

    天下间号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神”、“地魔”六大高手一夜之间命丧于莽山之巅。

    次日黄昏,燕惊寒躺在一辆驴车上,举着一个大酒葫芦,醉醺醺路过莽山脚下。

    他的剑上,血迹已干。

    八十五年前的一天夜里,东方谷一场暴风雨袭过,东方家族中,但凡会武功之人,没有一个活下来的。

    第二天清晨,燕惊寒正在东方谷往南三里路程的醉花浴泉中泡澡。

    与此类似的事件,数不胜数。

    即便事情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即便八十多前,曾有幸目睹过燕惊寒一剑诛天风采之人,早已逝去了大半,可是关于燕惊寒的传说,却是久传不衰。

    只可惜燕惊寒在八十二年前就退出了江湖。

    这是鬼谷的惯例。鬼谷弟子出山,历世时间只有五年,从无例外。

    鬼谷弟子出山五年之后,便如人间蒸发似的,再也寻不见任何踪影。

    但是每一代鬼谷弟子都能在江湖上留下无数的传说。

    而历代鬼谷弟子中,又以燕惊寒为最甚。

    燕惊寒缓缓摘下了脸上的红鬼面具。面具之下,是一张苍白而又干枯的脸庞。脸庞四周,飞舞着一根又一根的银发。

    曾经的天之骄子,一个仿佛是仅存于传说中的人物,如今也是垂垂老矣。在世人的映象中,燕惊寒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英俊青年。苏禾耳中所听说过的那个燕惊寒,亦是一个二十多岁的英俊青年。

    而此时苏禾眼中所见到的燕惊寒,却似一个风前残烛的老人。

    纵是如此,苏禾仍然相信,眼前这个将死未死的老者,只要他身后长剑出鞘,天下间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挡得住他一剑之威。

    那是一柄能够开天的长剑。

    只听燕惊寒再一次问道:“你已脱了凡躯,入了仙途?”声音依旧嘶哑。

    苏禾道:“不错!我已脱了凡躯!但是,脱离凡躯,与凡人何异?”

    燕惊寒道:“脱离了凡躯,就可以踏上仙途,天下间有无数的‘仙’道秘术,但有凡人修习者,不日命丧!”

    苏禾不禁咽了口唾沫,问道:“莫非‘天川神功’便是所谓的‘仙’道秘术?”

    天下武术,共分为“武”与“术”二道。

    武者,内外兼修,善刀兵器械。术者,天人合一,能呼风唤雨。

    武与术,这二者本无强弱之分,所擅者皆不相同,再加之各人悟性高低,才逐渐分出了高下。

    在如今江湖之中,习武之人占了绝大多数,而修术者,却是寥寥无几。

    三十年前曾有一位被誉为“武学术法天下第一人”的高手。

    但自这位高手失踪之后,天下间的修术者便仿佛一蹶不振,实力始终都只能在二、三流徘徊,再也没有一人,能够跻身一流高手的行列了。

    然而在古传说中,除了“武”与“术”二道之外,还有一门“仙”道。

    自两千三百多年始,“仙”道一途,便在江湖中被抹去了。

    因为世上根本就没有人能够修成“仙”道。

    燕惊寒摇了摇头,道:“那‘天川神功’只不过是一门最接近仙途的凡术,与真正的‘仙’道,还差得远……”

    苏禾又是一惊,道:“即便是‘天川神功’,也还算不上是‘仙’道吗?”

    燕惊寒抬头凝望苍天,许久之后,才道:“算!只不过很勉强……你若非要算的话,它也勉强算得上是一门‘仙’道秘术,因为……这世上确实没有凡人可以修成‘天川神功’。”说着,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