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刀之下 » 第十一章 瓶颈

第十一章 瓶颈

    时间一晃已经过去了五年,不出意外的关山已经拥有一米九的身高了,浑身骨骼粗大,一身皮肉筋骨好似千年老树,肌肉无时无刻不呈现出爆炸的姿态,好似钢索一般。显得精悍逼人,一眼望去不太像正常人拥有的血肉之躯,像那希腊雕像。真好似天神下凡!

    他这十三太保横练的功夫共有四步,练皮肉,易筋骨,锻脏腑,换血髓。由内而外,内外兼修,浑身上下没有罩门,这四步严格来说并没有先后之分,全看修炼之人如何去练。

    关山先是以关家拳和十三太保横练里记载的散手练了皮肉,易了筋骨,又以孩哥传授的子午净身功洗练身体换了血髓,但是脏腑却只能被动的被修炼子午净身功散发的内气锻炼,关家祖传的呼吸法只是用来调节呼吸让人在战场上能够更加持久的拼杀,没有专门去锻炼脏腑的能力,所以现在关山的脏腑成了他唯一的弱点。

    本来关山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前两年他出去转溜的时候在甘陕边界遇到了一个人,那个人身背一把大刀,身材魁梧,筋骨粗壮,脚步沉稳,呼吸有力,特别是双臂和手腕,是常人的两倍左右,一看就知道是个使刀的高手。

    关山当时看到便见猎心喜,上前攀谈得知,汉子名叫王正宜,河北沧州人,在京城开了一家源顺镖局,现在正是要押镖前往蜀中。

    两人认识后,关山提出了切磋的想法,两人互拼五十刀不分胜负,还是王五看出关山的弱点,以内力劈出一刀伤了关山的内脏击败了关山。

    在那之后关山便跟在王五身边,一边养伤一边请教,得王五指点关山知道要补上自身不足必须学习一门内练脏腑的功夫,这样方能真正的由外而内将浑身练成一块,无有弱点。

    关山跟着镖局回到陕省分别的时候,王五又指点关山要想学习这些功夫可去京城,那里有各家门派,关山诚心拜师的话说不定可以得到传授。

    关山谢过王五后便回到了家,这两年又在北方四处打听拜师,希望得到传授一门内练腑脏的功夫,但都是事与愿违,那些人将此视为身家性命,常人入门要先学三年套路,师父满意后才传授真功夫成为真传。得到真传又要等到师父考察满意后才能得到传授,等学会要小二十年功夫,关山又是带艺投师,所以仅能学些套路功夫,不得真传,更不用说是这压箱底的功夫了!

    关山求学无望后回到家乡,每日就反复的修炼自家功夫,闲暇之余也开始学习道经佛典。更是买了几头老虎和豹子,每天就在笼子外面观察,更是养了几只猫天天同吃同睡,不问世事,如同疯魔一般的每日学习着这些动物的呼吸。

    原来关山失意回家后又想起后世中流转的传说,武当有一门钓蟾气的妙法,相传便是道家大宗师张三丰从蟾蜍的身上悟出,佛门更有雷音之说。

    那些传武也有哼哈二气和虎豹雷音,所以关山这两年买来虎豹,养着猫儿,更是在打雷时于空处聆听。疯狂的学习道经佛典,希望从中得到领悟。

    经过两年时间一无所获,更是伤了肺部,用了许多珍贵药材才恢复,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

    现在关山每日拿着一只烟锅,每日吞云吐雾,这不是烟草,而是按古方配的养肺的药,要像抽烟一样吸入肺中,滋养肺部。

    这天关山正在练武,只听空气中传出一连串皮鞭尖啸般的声响,只看关山每一拳打出,身上骨骼随拳变化,不断发出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每一拳的轰出,全身上下肌肉骨骼都在以肉眼不可见的频率快速的抖动。

    这是“一串鞭!”,功夫练到深处的现象,关山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加上不计财物的投入,才在十八岁练到这般境界。

    混身大筋都被拉伸开来,贯通皮毛筋骨,如线穿环,一通百通,举手投足间震动肌肉骨骼,如鞭炮齐鸣。浑身有倒拽九牛之力。

    当一套拳使到尾声,更是发出炮弹出膛时的声音,关山猛的屈身,如一头猛虎,一下窜到一块练功用的青石前一拳“砰”的一声砸在石头上。

    “呼~”关山缓缓吐出一口白气,收拳而立,伸手一推,“夸拉夸啦”石头顿时四分五裂塌陷下来。

    关山蹲下用手扒拉着石块,找到最中心的一处,只见那里的石头已经碎成了一把把的石粉。

    这就是一挂鞭透骨劲的直接体现,一挂鞭拉伸筋骨,连成一体,出手如甩鞭,力从骨出,集于一点,由内而外,碎石成粉,随心而动。打在人身上,筋骨齐断,内脏更是粉碎如泥,外表却毫发无损。

    “好!贤侄好武艺啊!”只见关老爷子带着一个身穿长袍马褂的中年男子拍掌走了过来。

    这人名叫李玉堂,是南方有名的大商人,更是将生意拓展到北方,最近更是亲自来到西北打开局面,既然来了甘肃自然要拜访关家。只是去省城的时候没见到关山父亲,就四处打听来到了关家村。

    “没想到关老爷子家不仅是做生意的好手,武艺也是如此了得!”李玉堂在关老爷子旁边拊掌赞叹的说道

    “呵呵!这西北兵荒马乱,盗匪横行,这不过是立身保命的手段罢了!”老爷子乐呵呵的回道

    “骆驼!过来,见过你李叔叔,以后你们还要常来往啊!呵呵,这是我不成器的孙儿,关山!小名骆驼,你是长辈叫他小名就行了!”老爷子叫过关山又转头对着李玉堂介绍道。

    “爷爷,李叔叔好!”关山走了过来拱手一礼,李玉堂还了一礼问道“老爷子,我看骆驼也已及冠,为何没有取字啊?”

    “这小子虽然读了四书五经,但却沉迷于武学,连个正式师父都没有,老头子我才疏学浅想不出个好字,他爹忙于生意,前几年又给他生了个弟弟,心思全不在这,就给耽搁了,我最近正寻思着带些礼物去找个先生给他求个字!”

    “原来如此,说起来我在南方有个世交,是个大才,虽然年轻,但学识了得,如果您不嫌弃,我写封信,侄儿带着去求个字,要是再诚心一点,说不定还可以拜师学习!”李玉堂对着老爷子说道

    “这~不会麻烦到贤侄你吧!”老爷子听到顿时为难的说道

    “不麻烦,他家和小侄家是世交,只是取个字而已,没有什么问题的,但要拜师的话就需要看贤侄自己了!”李玉堂连忙表示道

    “既然如此,那就麻烦贤侄了!呵呵!”老爷子笑呵呵的说道对李玉堂也更加看的顺眼了

    “对了!那先生叫什么名字”

    “谭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