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命在仁 » 第七章 刘娥训子

第七章 刘娥训子

    关于习武的事情,赵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灵魂,他本身就对武学之类的东西有兴趣。

    其次,赵益既然穿越成了皇帝,自然就要为大宋做出点改变。

    有刘娥在,“文治”方面暂时是不用想了。

    所以,赵益只能从“武功”入手。

    退一万步来说......

    即便只是为了自保,赵益也必须习武!

    虽然刘娥已经下了封口令,但是作为当事人的赵益,依旧清楚记得昨天发生的一切。

    彩色的鲜血?

    怎么看都不正常好吧?

    话句话说,赵益就是中毒了!

    只要一想到皇宫之内,有人想要除掉自己,而且还差点成功了。

    赵益就感觉寝食难安!

    现阶段,无论前朝还是后宫,刘娥的力量都远超赵益。

    赵益想要自保,就只能另辟蹊径。

    而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习武。

    想着靠刘娥帮忙,加强自己身周的护卫力量,始终不靠谱。

    有些事情,终究还是把握在自己手上,才能放心的!

    就在赵益整理思绪,准备组织语言,说服刘娥的时候。

    刘娥突然命人打开珠帘,露出了一张风韵犹存的严肃脸庞。

    张茂则等人见状,急忙朝刘娥躬身行了一礼。

    随即,保持着弯腰的姿势,连大气都不敢喘。

    赵益虽然不用行礼,但看见刘娥的举动,心底还是忍不住咯噔了一下。

    没办法。

    这是记忆融合后带来的本能反应,赵益也无法克制。

    “按理来说,官家想要习武,吾无论如何都是不该阻拦的。”

    “但,官家身为皇帝,口含天宪,一言便可号令文武,以供驱策。

    纵使偶有不臣,也该以天子剑斩之。

    而非学匹夫之勇,去修炼什么武学才对!”

    “儿臣......”

    赵益顶着刘娥的威压,正想要开口,却又被对方给打断了。

    “为君之道,重在御人!”

    “为国之道,重在民生!”

    “官家真正要做的,就是学会御人之道,再派遣合适的人才,承担合适的差遣。

    其次,就是熟练处理政务,保护百姓安居乐业、维系江山稳固。”

    “如果凡事都亲自施为,还要满朝文武做什么?”

    “反之,江山动荡之下,纵使官家拥有举世无双的武力,又有何用?”

    “......”

    刘娥的话一句比一句重,文德殿内的气氛也宛若狂风骤雨般,压得所有人说不出话来。

    赵益虽然是皇帝,面对刘娥的训斥,依旧被训的跟儿子一样。

    呃......

    说起来,赵益现在好像就是人家儿子。

    不过,赵益终究不是原来的赵官家。

    虽然心底依旧残存着一丝对刘娥的敬重和畏惧,但是绝对不会像原本的赵官家一样,连话都不敢说。

    “请大娘娘息怒!”

    赵益朝刘娥拱手行了一礼,满头冷汗地说道。

    “儿臣之所以习武,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而已,从没有要荒废朝政的意思。”

    接着,不等刘娥反应,赵益又直接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要知道,儿臣昨日下朝后,就是因为身体孱弱的缘故,所以才积劳成疾,在半路上昏倒了。”

    “嗯?”

    话音刚落,刘娥顿时愣了一下,脸上的怒气也逐渐转化为了凝重。

    “儿臣醒来后,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实在不应该让大娘娘再为儿臣担忧了。”

    赵益见状,继续说道。

    “毕竟,正是有大娘娘殚精竭虑,如今的朝堂才能正常运转。

    如果儿臣再让大娘娘分心的话,就不仅仅是不孝,而且也对不起列祖列宗了。”

    这句话可谓半真半假。

    不过,赵益只是想要隐晦地表达出自己愿意暂时放弃权力,专心习武的念头而已。

    在他看来,刘娥应该不会拒绝这个交换条件才对。

    “......”

    现场突然安静了下来。

    又过了一会儿,刘娥缓缓放松神情,收起了身上的威压。

    “官家有心了。”

    随后,刘娥又朝赵益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地说道。

    “既然官家只是想要强身健体,那么吾就答应让官家习武好了。”

    “多谢大娘娘!”

    赵益见刘娥松口,顿时强忍着激动,开口谢道。

    “先不忙着谢,等吾将话讲完再说。”

    刘娥挥了挥手,望向起身的赵益,朝后者投去了一道复杂的眼神。

    “吾虽然答应了让官家习武,但官家的日常行程依旧不可荒废了。

    既然晏殊不日就将外放,那官家以后的早课就换成习武好了。”

    “每日早课过后,官家需要照常来文德殿,午后的札子也要照常翻看,明白了么?”

    “儿臣明白!”

    赵益虽然有些惊讶,刘娥没有趁机将自己踢出文德殿,从此独揽大权。

    但是,对方的要求确实有利于自己,他自然没有理由反对。

    “终于能习武了,不知道我的天赋怎么样?”

    “还有,皇宫内应该有大内武库之类的地方吧?”

    “不知道里面有哪些神功秘籍呢?”

    “......”

    说完正事,赵益重新回到御座上,忍不住遐想了起来。

    刘娥之所以将早上的办公地点放在文德殿,就是因为方便批阅札子时,随时接见外臣。

    然而,就如同大多数人知道的一样。

    大多数札子呈上来的内容,全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废话。

    比如,某某地方发现了小偷,当地县衙准备联合附近的州县一起抓捕,特意请示朝廷应允。

    比如,某某地方上空惊现七彩祥云,因此特意上书歌功颂德。

    还有,某某地方的山贼一夜间消失了,当地无法查明原因,只能上报朝廷定夺。

    以及......

    大量无意义的、纯粹只是为了在刘娥和赵益面前混个脸熟的请安札子。

    因此,真正需要刘娥接见大臣,并且经过赵益这个“人形盖章机器”,正式下旨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多。

    大多数时候,赵益只需要在御座上坐着,听着刘娥跟大臣聊天。

    再稍微翻看一下刘娥批阅好的札子,也就可以了。

    就连张茂则都需要跑前跑后,负责从珠帘后接过札子,送到赵益面前,然后再转交给殿外的中书省官员带回去。

    相比之下,赵益反而是最清闲的那一个。

    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怪不得赵益会开小差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上午过去了。

    刘娥看了看时辰,这才放下手中的札子,吩咐人开始传膳。

    按照惯例,赵益没有留下来和刘娥一起吃饭。

    告退了一声后,直接带着张茂则,离开了文德殿。

    然而,赵益刚刚踏出文德殿,就被一名内侍拦了下来。

    “官家,太妃娘娘请您去宝慈宫用膳。”

    赵益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对方口中的“太妃娘娘”是指杨太妃,于是点了点头。

    “带路吧。”

    “是。”

    在内侍的带领下,赵益一行人径直离开文德殿,前往了宝慈宫。

    ......

    不一会儿,赵益来到宝慈宫。

    宫外的宫女内侍看见赵益,纷纷低头行了一礼。

    “参见官家!”

    “嗯。”

    赵益扫了眼众人,发现没有熟悉的身影后,随意摆了摆手,踏入了宫殿之中。

    “官家来了,开始备膳吧!”

    刚一进入大殿,赵益就听见了一道温柔慈祥的声音。

    循声望去,只见一名相貌柔美、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正微笑着看向自己。

    女子坐在主位上,身周簇拥着一群形形色色的宫女和内侍,显然正是宝慈宫的主人。

    “官家快来坐,让我仔细看看,这几天又瘦了没有?”

    见赵益站在门口,那名女子又招了招手,满脸堆笑地说道。

    赵益闻言,顿时回过神来,上前行了一礼。

    “儿臣见过小娘娘,愿小娘娘福寿安康。”

    “好,好,好。”

    杨太妃笑眯眯地点了点头,一边打量着赵益,一边让人赶紧去传膳。

    等到负责传膳的宫女离开大殿,赵益正好直起身,看见了杨太妃身旁的惠阳公主和苗心禾。

    不知为何。

    赵益一看到惠阳公主,就想起了已经被宣判死刑的陈世美。

    于是,忍不住多看了对方一眼。

    也许是因为得到了赵益的“答复”,惠阳公主此刻心情大好,脸色也比之前好了不少。

    虽然依旧素面朝天,但是已经不像原先那么惨白吓人,多了些艳丽之色。

    只不过,惠阳公主身后的那名老嬷嬷手上,已经不见了斗篷的踪迹。

    见赵益朝自己看了过来,惠阳公主裾身行了一礼。

    “惠阳见过官家。”

    “官家可是刚刚从文德殿回来?不知道有没有和太后提及......”

    “包拯请旨,以国法诛杀陈世美。”

    赵益知道惠阳公主想问什么,秉着长痛不如短痛的原则,语气平静地说道。

    “大娘娘已经同意了。”

    “什么?”

    惠阳公主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无比,一下子摔倒在了地面上。

    “公主!”

    “殿下!”

    眼看惠阳公主摔倒,对方身后的一大群宫女和内侍纷纷涌了上来。

    “不用了。”

    就在众人伸手想要拉起惠阳公主时,后者突然咬着嘴唇,自己挣扎着爬了起来。

    接着,惠阳公主径直推开众人,转向杨太妃的方向,努力挤出了一丝惨然的微笑。

    “儿臣失礼,让太妃娘娘见笑了。”

    杨太妃望着惠阳公主,无声地张了张嘴,最终尽数化为了一句无声的叹息。

    “无妨。”

    惠阳公主闻言,再次笑了笑,俯首拜道:“儿臣突然感觉身体不适,恐怕不能陪太妃用膳了。

    还请太妃准许儿臣先行告退,回府修养。”

    杨太妃自然不会强留惠阳公主,朝对方摆了摆手。

    “准!”

    “谢太妃!”

    惠阳公主先是朝杨太妃行了一礼,然后才转向赵益,低头道。

    “官家,妾身告辞了。”

    “嗯。”

    虽然惠阳公主有些轻慢自己的嫌疑,但赵益还是点了点头,没有怪罪对方的想法。

    还是那句话......

    人家老公都没了,可以理解。

    只是,在惠阳公主路过身旁时,赵益终究还是出于愧疚,轻声说了一句。

    “陈世美完全是咎由自取,还请皇姐节哀顺变。”

    “......”

    惠阳公主脚步一顿,侧头望向了赵益。

    过了一会儿,微微蹲身行了一礼。

    “妾身谨记官家教诲!”

    说罢,惠阳公主带着一众随从,径直离开了大殿。

    赵益倒是没有察觉到惠阳公主的异样。

    站在原地,目送对方直至消失在了视野中。

    相反,杨太妃却是朝惠阳公主离开的方向,投去了一道意味深长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