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终极帝君 » 第7章 入九幽宗

第7章 入九幽宗

    张凌云带着几人,两日后到达九幽宗。

    九幽宗是大宋帝国三大宗门之一,坐落于大宋东北境东海郡内九嶷山,山高万米,地势险要,大山的东北方向濒临东海,山脉占据大半个东海郡,六百年前是二流宗门只因出了一个圣人,从而一跃成为大宋帝国三大宗门之一。

    九幽宗就盘踞在九嶷山主峰敖来峰,山阴有一道巨大的峡谷,峡谷底部有座深不见底的湖泊,只因湖水幽幽神秘莫测,又位于九嶷山,九幽宗也因此得名。

    九幽宗宗门高大巍峨,上书巨大的九幽宗三字,是出自那位圣人之手。

    九幽宗有长老阁,是宗门最高权力机构,统领整个九幽宗。

    九幽宗设宗主副宗主及四大护法,四大护法分别为青龙尊者、白虎尊者、朱雀尊者、玄武尊者,宗主护法都为天境九重,下设九堂,主修不同的道统,这九堂是术法堂、灵剑堂、天刀堂、神枪堂、符箓堂、炼药堂、御兽堂、阵法堂、执法堂,除执法堂是执法专门机构外,其他各堂都有主修道法,九堂堂主修为均是天境强者,最低也是天境五重修为。术法堂人最多,主要是因为术法堂统管众多外门弟子,因此人数最多,达五万之众,分布在全国各基地修行,留在宗内的也就一万人多人,全部散布在九嶷山,外门弟子修炼三到五年后,突破到玄者境就会被送往内门九大堂内修炼,也因此成为核心弟子,九幽宗核心弟子留在宗内修行的不多,仅仅三千多人。

    萧易水虽然错过了最佳筑基年龄,但毕竟根骨极佳,年龄方才十二岁。

    回到宗门后,张凌云安排其在师兄陆九渊门下修行。

    陆九渊亦是地境八重修为,年龄一百二十多岁,只因陆九渊在初入宗门时也是年龄偏大,后来修为却突飞猛进,最终进入内门修行,五十岁踏入地玄境,十分难得,现在亦是术法堂长老。

    虽然九幽宗贵为大宋帝国三大宗门之一,存世的天境强者也不过八十多名,圣者境更是只有一人,像张凌云陆九渊这类的地玄八重境强者,已经是九幽宗的中坚力量了,目前最小地境强者是内门第一天才闫浪,年龄刚刚四十岁,可谓惊才绝艳,八十多岁达到地境修为的亦算是出类拔萃者,整个九幽宗包括在外历练的以及返回原籍的,目前也不过五百多人。

    内门弟子基本都在玄者境以上,外门弟子基本都在超凡境或者凡境,外门弟子修炼超过五年,年龄在十八岁以上还没有突破至超凡境,基本上此生就可以盖棺定论了,终其一生也是个凡人。但是这不是说超凡境以下就不会取得巨大成就,这里仅仅只是指在玄道修真一途的成就,但是事情往往没有绝对,世界之大不可想象,没有见过的也不一定不存在。

    张凌云起初担心陆九渊不愿意收萧易水,毕竟术法堂长老有重任在身,是指导外门弟子修行的主要人物,平时非常繁忙。

    张凌云之所以不自己直接将萧易水收入门下,还有令一个原因就是他经常外出执行任务,不过当初他也做了最后一步打算,就是让段凌天带自己指导萧易水修行,当然现在看来,不用了。

    陆九渊或许是看萧易水根骨极佳,又有和自己当初相似的处境,因此欣然收下了萧易水,并且准备亲自教导,至此萧易水便在九幽宗安顿了下来。

    初入九幽宗的第一年,萧易水进步很快,在刻苦修炼九幽宗《易筋洗髓录》后,经脉和丹田得到了显著的拓展,修为也到了凡境巅峰,再加上萧易水聪明伶俐,模样俊秀,深得陆九渊喜欢。

    最终张凌云也就放心了,加之大宋帝国波诡云谲,因此常常出门执行秘密任务,或者打探各种消息,大都不在宗内。

    事情如果一直按照人们预想的发展,那一切都会变得美好了,往往事情就是事与愿违。

    萧易水跟随陆九渊学习道法和刀道。

    在外门弟子开始踏入宗门时往往还没有最终确定修行哪门道法,毕竟初入修真界,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显现出最有潜力的那一面,这也是各大宗门普遍的做法,随着之后的修炼,到了内门才最终确定修行哪门道法。

    陆九渊住所在九幽宗靠近后山的邻水小筑,这里环境清幽,灵气充沛,是个修行的好地方,萧易水也跟随陆九渊居住于此。

    岁月倏忽,转眼从萧易水进入九幽宗,算算已经五年了,大宋老皇帝已经驾崩,新皇帝也已继位。

    或许新皇帝春风得意,或许性格过于急躁,刚登基,政权还没有彻底牢固,便开始清算那些以前与他争夺皇位的诸王,最终皇帝的庶出哥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公然联合几大侯王发动了战争,帅百万军队长驱直入直接打到沱沱河西岸,方才行成战略僵持。

    战争一起,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三大一流宗门还好,有圣者坐镇,能够安然无恙,一些小的宗门,受到牵连,他们被迫要求选边站,因此处境堪忧甚至有的被直接灭门。

    皇室虽然没有圣者,但是却掌握着世俗最强大的军队,加之与各大宗门来往密切,掌握的修真者力量亦不可小觑,就算一流宗门也不敢悍然与皇室为敌。

    自从战争开始,整个大宋皇朝就变得风雨飘摇,加之又有宿敌大楚皇朝在身旁虎视眈眈,当下大宋国内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