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洛水放屁,但我是洛神 » 机关算尽曹昭伯

机关算尽曹昭伯

    正始十年正月甲午日,来了,高平陵之变。

    丁十三之所以这么确定,是因为今早沿河巡逻的骑兵来了好几波,查看得更仔细,规模也不是前几日可比的。

    虽说在曹魏腹地不可能有贼寇,但吴蜀未平,难免有细作舍命求富贵,只是成功率很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就是了。

    貌似李家村人回去传播洛神的故事了,丁十三已经可以在上下游,移动十公里左右,但是那该死的洛水浮桥依然没有出现在视野。

    该死,该死,真该死!

    兵变当天,城外争夺最激烈的地方就是浮桥,他要少看多少大戏,本来对着那浮桥他能下两大碗米饭,前提是有人给他这洛神祭奠米饭。

    胡氏那天带来的祭品,最后都倒进了水里,馍又干又涩,野果又酸又涩,最令他欲哭无泪的是咸鱼硬得像王八壳子,关键你这咸鱼,竟然他吗的不咸啊!

    他不用吃东西,但只要用力过度,在洛水里面搞事,就会浑身疲惫,那种无力感从脑海深处漫延扩散。

    他就要睡觉了,吃祭品也行,也可以恢复少许。

    要是以前,有人说偷吃他坟头的贡品,他可能不会生气,现在你要说偷吃他的祭品,当心百发百中鹅卵石爆头。

    凡人搞事需要体力,洛神搞事需要精神力,至于精神力怎么提高,估计又要扯到信仰上去。

    哎,传教咩,佛教这个时候应该刚引进,道教战斗力却一直很顶,好麻烦啊,无所谓鸟,爱信不信,不信滚犊子。

    盐在古代一直是贵重品,甚至有时候官府发工资可以用盐结算,我这洛水可是淡水河啊,你叫我去哪里搞盐咩。

    将就吃了,他有试过抓一两条小鱼小虾放嘴里嚼,没有味道,完全没有味道,凭他怎么去想象回忆也没有味道,精神力也不见回复一点。

    想来也是,这样都行得通,那他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产自销能量守恒完美闭环了吗。

    好比一个人只要吃自己的粑粑,吃完再接着拉,那他就永远不可能饿死,我靠,知天易逆天男,下头,下头男真下头!

    至于那些祭品,他敢肯定自己吃到的就是原味,不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味道,因为他也是上辈子和这辈子,第一次吃到这种不可言状诡异的馍和野果,那种味道不是能凭空想象的。

    恶狠狠的在咸鱼上啃了两口,不为解饿,只为泄愤,丁十三开始收敛精神集中注意力在洛水上来回巡视。

    经过这几天的练习他已经收放自如,传送也是,我本来就不存在,那我不是想在哪儿就在哪儿,在这洛水之上,我无处不在,这才是真正的洛神啊。

    至于攻击性手段,只要你敢入水,擒龙伏虎不在话下,我一个滑铲,万物皆可滑铲,别问,问就是滑铲!

    要是在岸上,额,手动投掷,巴掌大的鹅卵石能扔六七米远,宅男体弱……

    不怕,还有自动投掷,靠卷起的浪花甩出去,能丢三四米远吧……

    我的天,只求司马老贼别放屁,要放屁也站近点,岸边十米以内好不好,我努力一点还是可以的。

    丁十三现在才理解了当时洛神的无助,许是司马老贼也自认理亏心虚,放完屁一辈子不靠近洛水一步,那当时的洛神能拿他怎么办呢。

    事到如今,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丁十三凝神开始观察两岸的动静。

    而此刻的洛阳城里,热闹非凡,一大早就有专人洒扫净街,皇宫宿卫沿街荷戟站岗拉起人墙,几声悠扬的号角响过,几千人的皇家队伍,浩浩荡荡的朝高平陵进发。

    八骑兵开道只适用于寻常显贵,天子出行,先头就是八百骑,前两百骑全身重甲,持槊背弓,步伐统一,不时用余光警戒的看着四周,后六百骑皆是轻骑,甲胄只覆盖半身,也是带了马槊背了弓箭,不像前几日巡逻的骑兵散漫。

    浩浩荡荡甚是威严,当然常人有个误区,觉得偶像都不用吃饭也不会拉屎,偶像就算放屁也是香的,但那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罢了。

    这句话放在这里也适用,皇家如此威严,几百匹马走在一起,难免有几匹几十匹边走边拉的,我靠,皇家的马也如此威严,拉屎都这么威严,边走边拉哎!

    后面的骑兵不想踩上去,往旁边挪两步就要打乱阵型,马踩的又不是我踩的,于是见惯不惯的默默踏过。

    后面的步军不想踩上去,往旁边挪两步又要打乱阵型,一咬牙鞋子踩的又不是老子踩的,也默默的踩过去。

    于是一坨坨新鲜的马粪,刚落地就变成一块块小的马粪地毯铺在街面上,有些还冒着热气,果然皇家威严不同凡响,丁十三要在这儿米饭他是吃不下了,但他能笑得满地打滚。

    八百骑兵过了就是步军,而曹爽几兄弟自然跟在骑兵后,是被团团包围重点保护的对象,几兄弟都着甲骑在马背上,曹爽却不在此列。

    后面的几兄弟有说有笑,前面的曹羲却眉头紧锁,洛阳的军事力量分为洛阳守军和皇宫禁军两部,皆把持在曹爽兄弟手里,曹羲便是皇宫禁军的长官,而洛阳守军则掌握在曹爽自己手里。

    曹羲多次劝谏曹爽,骄奢淫逸是祸乱的源头,又告诫家族子弟奉公守法不要飞扬跋扈。

    然并卵,在一群变态中有个正常人,那么那个正常人就成了变态,曹羲的努力没有作用,反而引来曹爽及其党羽的猜忌。

    好比一群学生通宵打游戏,五黑车队在线发车,打野的曹羲突然公屏发一句,兄弟们作业写完了没,要检查的啊,另外早点睡,明天还有课。曹羲你还说你不是变态!

    就连大司农桓范也时常提醒曹爽,洛阳的军政都掌握在曹爽兄弟手里,六兄弟不应该同时外出,哪怕有事非出去不可,也应该至少留下一人镇守,不然洛阳一旦发生变故,悔之无及。

    曹爽说他多虑,当今天下大定四海承平,哪来的宵小敢作乱,况兵权尽数在自己兄弟手里,有作乱的胆子也没作乱的能力。

    曹羲倒是一直想要留下镇守,反倒被曹爽以大将军的威势逼迫,不得不从。

    有人觉得曹羲桓范说的有理有据,为什么曹爽听不进去,蠢猪笨驴,不不不,曹爽不仅不蠢,反倒精明得很呢!

    曹羲防的是外人,曹爽防的却是自己人啊!

    二弟说怕有人作乱想留下来镇守,我叫你同去你固辞不去,你抱着兵权留下来镇守,哪里来的人作乱?谁想要作乱?怕不是二弟你想作乱吧!

    这句话曹爽没说,说出来就杀人诛心了,曹爽没说曹羲却是懂的,曹羲是辩无可辩不得不去啊!

    按曹爽的意思,六兄弟都得去,少一个都不行,故意留下来的人,怕不是想自己留下来作乱!

    不要觉得科幻,皇家无亲情,权力面前也没道理可讲的。

    历朝历代,从来是防内甚于防外!

    兄弟怎么了,李建成李世民是不是兄弟。

    南北朝的宋魏对峙,刘宋自毁长城檀道济的故事。宋文帝刘义隆病危的时候,想的不是北魏打过来怎么办,而是檀道济反了怎么办,不管他反没有反,先抓过来砍了以绝后患吧。

    不管你有没有谋反的想法,当你具备谋反的实力的时候,你谋反的罪名就坐实了。

    曹爽兄弟也一样啊,军政大权都在我六兄弟的手里,其它人或许有作乱的想法,但是没有作乱的实力,他其它五兄弟没有作乱的想法,但是确确实实有作乱的实力!

    你是曹爽你觉得你该盯着谁,盯着司马懿呐!哈哈,都看过史书,曹爽可没有魏书晋书给他看,他已经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做不到的,也是他能力不足,而不是天意。

    因为他一直盯着司马懿,却忘了司马师,几个小辈不成气候,哪值得我大将军动手,曹爽确确实实是接管了洛阳守军,但是他好像没意识到,洛阳守军的上一任统领,是司马师……

    如果上一任统领是司马懿,他肯定打起二百分的精神去应对。

    哦,是司马师啊,司马懿家那小子,成天跟个闷油瓶一样不说话,做事又死脑筋不懂得变通,不足为惧。

    嗯,我试着解释一下魏晋门阀官员任免的风气,或者说潜规则,不然没办法说明司马师在担任洛阳守军长官中护军的时候,干得有多“蠢”!

    曹魏洛阳武官的官职虽多,但论及生死存亡的就三个,好记也好懂。

    武卫将军,天子亲军,保卫皇帝安全。

    中领军,皇城宿卫禁军,保卫皇宫安全。

    不要以为带个宫字,皇宫就小了,准确的说法是皇城啊,那叫城中之城,有些朝代皇城的占地面积就接近都城的一半,不是说保卫皇宫的兵力就不多,只能说不一定多,但一定不少,而且是最能打的那一批!

    中护军,洛阳守军,保卫洛阳安全。

    中护军名义上归中领军节制,但也只是名义上,其实这哥俩差不多平起平坐的,中护军有时候部队比中领军多,权力比中领军大也是正常的。

    所以以上三个职位,真没必要比大小,个个都是死生存亡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