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洛水放屁,但我是洛神 » 大将军plus

大将军plus

    快二十年了吧,当时他也是那么奔放,

    “打不打?”

    “不打就滚!”

    “还接着打不?”

    “出不出来?”

    “穿不穿?”

    “出不出来?”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那是司马懿,人生中第一次遇见,比魏武帝曹操还要霸道的男人……

    好在前半生在曹操高强度的精神折磨下,司马懿练就了一身玄武神功!

    虽觉那人的精神攻击甚是霸道凌厉,但也不是不能对付。

    司马懿见招拆招,你来我往,最后胜他半子,好不畅快,可是自他以后,再无敌手,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以上均为司马懿上了年纪,自行修正美颜的记忆!

    针对这种情况,本国史官特意拜访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战士卒,收集了一手史料,这位士卒有着“十年老兵”的称号,大家都亲切称呼他为“大哥”,据说,大哥耍枪耍累了就喜欢跳舞。

    以下是大哥提供的完整对话。

    “打不打?”

    “不打。”

    “不打就滚!”

    “来!”

    “还接着打不?”

    “不了。”

    “出不出来?”

    “不出。”

    “穿不穿?”

    “穿。”

    “出不出来?”

    “不出。”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耶!”(此处有剪刀手)

    许允仍旧伏在地上大哭,仿佛有说不完的委屈,尹大目又是武人不善言语,好在陈泰是文武双修。

    于是司马懿回过神来,就看着陈泰,也不看旁人。

    意思是就由你来负责解释说明吧。

    陈泰一脸骄傲,“末将幸不辱命,已将一干人犯带回。”

    狗屁幸不辱命,我什么时候给你下这样的命令!谁说他们是人犯!胡闹!

    司马懿简直想拿拐杖敲他的头,但他是陈群的儿子。

    当年陈群和司马懿,同为曹丕的托孤大臣,在曹丕未称帝时,又同为曹丕的太子四友。

    交情非同一般,只是陈群死得早。

    所以司马懿自然不会跟陈泰一般见识,陈泰也根本不怕得罪司马懿。

    眼见问不出什么来了,司马懿只有亲自走到囚车面前,确认来人是曹爽后。

    恭敬的向曹爽行了一礼,“老夫昏聩,让大将军见笑了。何以至此?来人,还不取了。”

    果然玄武神功大成,试问几人能像司马懿一样,背后说别人坏话,被逮了个正着,脸不红心不跳,也不尴尬,既不狡辩,也不嘴硬,老老实实的向对方道歉的?

    他刚才不是差点都去见诸葛亮了吗,哪里脸不红心不跳了。

    哈哈,刚才那明明是曹爽突然出现在这里,而不在天子身边的震惊。

    而不是背后说人坏话被人逮到的震惊好吧。

    真的,这天底下,能有几人像司马懿一样,心态又好脸皮又厚,怪不得老东西长寿呢。

    “不妨事不妨事,我也觉得太傅说得没错,我若非胆小如鼠,何至于有今日之祸。且慢动手,我城中家小可好?”

    “那是自然,若有宵小敢冒犯大将军府天威,老夫第一个不答应。”

    曹爽也不端架子了,就在囚车内斜倚着席地而坐,还故意晃了晃手上的镣铐,“太傅大人真想助我?”

    那样子痞性十足,活脱脱一个地痞无赖,但却比任何时候,都还要有大将军风度!

    司马懿情真意切的说到,“那是自然啊!”

    曹爽屁股不动,身子斜着靠过来,反正就是怎么痞怎么来,“那把城中,我二弟三弟的家眷,取来送往许昌可好?”

    司马懿明白了,是曹羲曹训带着天子跑了。

    事已至此原先的计划已经被全盘打乱,不得不重新部署。他二人既然敢去许昌,自然有弃妻儿老小不顾的打算,留作人质也威胁不到他们了,杀了反倒徒增仇怨,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一则麻痹曹爽,二来先暂时稳住许昌方面人心。

    司马懿笑着拍了拍曹爽的手背,“就依大将军所言。”

    曹爽一副来了兴致的模样,“此话当真?”

    司马懿也靠近曹爽,小声到,“护送大将军前来的士卒,是大将军的自己人吧。不如再烦劳他们一趟,就由他们护送曹羲曹训二位大人的家眷前往许昌吧。”

    曹爽放声大笑,“妙极,妙极!司马懿啊司马懿,败在你的手里,我曹爽输得不冤啊,啊哈哈哈。”

    司马懿也不答话,仍旧笑着看他。

    等曹爽笑够了,曹爽又晃着镣铐说到,“太傅大人的好意,曹爽心领了。但此乃天子所赐,不敢轻取。太傅大人若是烦闷,可时常来大牢与昭伯叙旧,不必去大将军府了。我亲军身上有天子的诏书,即刻转呈太傅,另外多加提防,我二弟不似我一样胆小如鼠啊。”

    司马懿依旧和蔼的笑,“那是自然,曹羲胆大包天,都敢劫夺天子了。”

    曹爽连忙摆手,“可不敢乱说”,突然大声说到,“天子明明是奉了太祖武皇帝的旨意,巡幸许昌去了!”

    二人舌战,竟不分高下,无一人占得半点便宜。

    司马懿毕竟年纪大了,曹爽虽然酒色糜烂,但正值壮年,他要愿意,他可以在这儿和司马懿拌嘴拌一宿儿,司马懿可着不住。

    连忙摆手,“罢了罢了,大将军先去吧。”

    押送的亲军便自觉催车出发,另有一亲军双手捧着诏书恭敬的递到司马懿身旁的卫士手上,那卫士也赶忙恭恭敬敬的两只手去接。

    囚车渐渐远了,曹爽背对着司马懿,再次大喝一声,“多谢太傅大人送还我二弟三弟家眷!”

    哎,这年轻人不讲武德,我说他胆小如鼠他不高兴,我明明都答应他了,他还一直提醒我,是骂我年纪大了健忘还是反复无常怎么滴。

    曹爽也确实是故意提醒他的,“二弟,大哥不欠你的了。为了我们曹家,好好活下去吧。”

    司马懿也上了马车准备返回洛阳,临行前叫人把许允捎上,等他哭够了还要问他话呢。

    哎,尹大目这种武人,你给他简单直接的命令,他可以完美执行,你要尝试同他交流,让他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讲清楚,那是拔可能的,绝无可能!司马懿统兵多年难道会不知道吗。

    也不是说从尹大目身上就没办法获取有用信息了,而是明明许允说一遍就能讲清楚的事,尹大目起码要说三到五遍,因为这家伙同一件事,每次的说法都不太一样,而又不够准确,很多细节尹大目根本注意不到也不会去记。

    那天天子召见,他们三人为什么是最后到的,为什么大殿那么多甲士,尹大目想都不会去想,要问就是,尽在掌握尽在掌握。

    司马懿年纪大了,年轻的时候,耐心听,耐心分辨,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可是现在时日无多了,偏偏又生了这么多变故,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司马懿和曹爽拌嘴的时候,丁十三自然在场,他坐在水面上翻阅房中秘术,听到二人说到精彩的地方,不时抬头确认一下二人的表情神态。

    表情神态自然是可以装出来的,但哪怕是装出来的,也能包含不少信息。

    比如,你别管司马懿最后是不是背信弃义斩尽杀绝,起码现在他一脸随性和蔼,哪怕他是装的,也传递出一个信息,现在不想和你撕破脸鱼死网破,现在大家有事好说好商量,我们谈和好不好。

    不然他完全可以板着个脸严肃的喝骂,“大胆贼子,犯上作乱罪有应得!”

    然后曹爽也瞪着个眼睛对骂,“你才作乱,你全家都作乱!”

    “是你作乱!”

    “是你作乱,是你!”

    两个越骂越大声相互吐口水!

    不要觉得朝廷的太傅大将军一定要多体面,是还没到撕破脸的时候啊,高端的商战往往采取简单直接的方式。

    现实里就是带着一帮保镖冲到对方办公室抢公章,雇人拉对面电闸剪对面网线。政治斗争也如此啊,欧美议员们开会互殴打群架扔鞋子,不也是常事吗。

    丁十三不仅感慨,曹爽这小子,我现在还有点喜欢他了。

    这难道是因为真小人总好过伪君子吗,岳不群哪能和司马懿比啊,洛水放屁千古绝唱,遗祸无穷!

    古时候的中国人,不搞西方那套宗教崇拜信仰狂热。但是不搞,不代表没有,那时候的中国人信什么,信天地鬼神信祖先,因为信,所以有敬畏之心,有敬畏之心就老实本分,不是逼急了不会干太出格的事。

    司马懿被谁逼急了,他已经赢了啊,他要什么人家给他什么,人家还跪地求饶。

    当初曹爽赢的时候,没让他跪地求饶,也没杀他全家。

    但是司马懿赢了,他反手把曹爽全家杀得干干净净,大搞连坐,诛杀四五千人!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搞就搞呗,又不是他一个人这么搞。

    可是别人没有发誓啊!

    司马懿发了!

    他当着文武大臣三军将士,当年用水指着洛水发誓,“我司马懿指洛水为誓,只图兵权,曹爽若降,断不加害!”

    反手杀别人满门,这样有什么后果,嗯?

    普通人指洛水放屁,那没人知道,知道的也没几个。

    司马懿司马太傅指洛水放屁,全天下都知道了,然后司马懿还赢了。

    哪怕这是一个孤例,也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天下人怎么想?

    原来还可以这样玩啊?

    原来没有洛神啊?洛神既然不存在,或者说存在,只是它不管,那我们还怕什么?

    其他神明也如此啊。

    举头三尺有神明,人们不敢太出格。

    司马懿告诉你们,没有啊,哈哈。

    不是说,司马懿破坏了中国人民的传统信仰,而是从那时起,司马懿拉低了人们的道德底线,可以像他那么干,大有人像他那么干!

    我为什么说,洛水放屁,千古绝唱!

    不是我过分的指责他污蔑他,你翻看史书,这是第一例,有头有脸的人物,拿神明来做担保,又公然反悔的。

    这样做遗祸无穷,甚至超过了谁家当皇帝。

    不说人分三六九等,我说一句话没人反对吧,“人的品性,分三六九等。”

    好比三等人,吾日三省吾身,不用谁来管教谁来约束。

    而六等人,则畏刑惧法,只要官家没有倒,只要朝廷的大狱还开着,衙役捕快们的手里还拿着枷锁,他们也不敢出格不敢放肆。

    最后的九等人,就是天高皇帝远,官家也管不到的地方,谁来管?

    官家暂时管不到,又没有目击者,是不是就可以杀人放火了?

    不可以,天知地知,举头三尺有神明啊!

    司马懿告诉他们,狗屁神灵,只管放手大胆的去做!

    可以归纳为,道德的管制,法律的管制,和信仰的管制,三大管制一起维护天下的长治久安,司马懿一手就打破了信仰的管制,从此大多数人不敬鬼神。

    不要一谈及信仰,就是封建迷信,那确实有害,那为什么西方国家大力推行,到了而今也没有废除而是放任发展。

    只是因为信仰的作用,“利大于弊”!

    你捧谁的臭脚,都可以,司马懿这种人的臭脚,不值得捧!

    他就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还要排在秦桧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