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机械无尽 » 第二十二章 飞行形态

第二十二章 飞行形态

    把极光拼到一起,只用了半天时间,大量的零件被搞坏,要不是微光他们去的快,能不能找到零件都要打问号。

    装上后极光还是动弹不能,把仅剩的一块能量给他充能后,极光就醒过来,睁开眼睛立刻就想跳起来,结果只有一条腿一条胳膊动动,翻身都做不到。

    等他看清微光他们才平静下来,“我这是怎么了?”。

    慧星回答他:“你被人类抓了解剖,现在回到了基地,很安全,不用担心”。

    极光:“是你们救了我?”

    慧星:“微光收到你的通信,我们才赶过去”。

    极光:“嗯,我让大家失望了”

    微光就安慰他,“别失落,我们总要做些事,出错才是正常现象,等升级之后,这个星球就不会再这么危险”

    飞轮搭腔:“还是因为我们弱小的原因,我早就知道会这样~”

    暴风:“你是怎么被抓住的?”

    极光还是有点失落:“我没太在意人类的动静,噢,我想起来了,我在东部的海里扫描到了能量信号,那里可能有能量矿”。

    说到能量矿的时候,眼睛恢复一丝神彩。

    光棱:“能量矿,这可真是个及时的消息”

    微光:“我们找时间再去探测”

    极光继续说:“我就是在那片海域飞了几天,后来在海底扫描到大片的能量信号,就准备回基地,刚飞出海面,就被人类网住,他们在那里等着我,还是我太大意”

    “他们有一种用舰船拖着的金属网,被那个网罩住就会身体麻痹,行动困难”。

    微光想起在航母上,那种能放电的炮弹,漂亮国水有点深啊。

    暴风:“你的武器没机会开火?”。

    极光有点郁闷:“他们那种网,用激光很费力,会反射,我才跑出来,就又被网住,后来被几发炮弹击中,就不能动了”。

    暴风:“那后来是怎么会昏迷不醒?”

    “我被拖上一个金属大船上后,就被接了一根电缆,我的线路就开始紊乱,再后来就不知道了”。

    暴风:“你放心,我帮你报仇,等你好了,我们一起”

    光棱就说:“以后出去要小心人类,最好离远点”

    飞轮:“我就知道,不会有安全,我们在地球上,危险了,还要防备残忍的土著~”

    微光:“极光先恢复几天,去那个热融炉里,应该能加快恢复,注意能耗,可别耗尽了”。

    慧星:“没错,热融炉很有用,能加快恢复,能耗快几十倍,要小心,恢复之后才好升级”。

    几人把极光放进热融炉里合上盖子,把温度提升到1000度以上,伤势恢复速度果然加快,预计会用三天时间。

    只要能量供应充足,机器人身体损伤会自己恢复如初,很神奇。

    有几个迷你机器人过来,往炉子里倒满含有几乎所有元素的化合物小颗粒,像豆子一样,五颜六色,把极光淹没。

    光有能量还不行,最好准备材料,不然的话,恢复时会从身体别的部位均材料,机体会变弱,这些迷你机器人已经把热融炉研究清楚了,变着花样使用。

    微光把飞轮、慧星、光棱、还有几个会改造的小朋友,叫到一边,把扫描到的飞机数据传给他们,开始设计飞行形态。

    彗星嫌弃人类技术落后:“他们的发动机太落后了,造型也不是最优型”。

    光棱:“我们的武器也需要装上去”。

    飞轮:“可是我们也没有更好的设计~”,飞船数据库里倒是有几艘飞机的蓝图,可大家体型差距太大变不出来,飞船的结构也完全不适合单人使用。

    微光想了想,想起上一个世界里的高超音速飞行器,以及机缘巧合研究过的资料,把一种叫“旋转爆震发动机”的技术,发给了飞轮他们。

    -----------------

    这个技术,上一个世界里的人类,在21世纪快过三分之一的时候已经实现,但限于材料不过关,都是一次性用品。

    第一个实验机只有10秒的寿命,把科学家激动坏了,再后来虽然时间延长,很可惜,一直无法突破一次性使用、融化的问题。

    以活性金属的优异性能,完全没有问题。

    电子星的飞船离子推进器也不过如此,飞船高明的地方是脱胎于空间科技的跃迁技术,常规推进器也就那样,这是人类的神奇脑洞搞出来的,超越时代的发明。

    作为一款飞行推进器,它的结构超级简单、简单到发指,原理也很简单,就是爆炸。

    结构主体是一个10厘米的柱子,边缘是一个环柱型空腔,中心是个圆锥型柱子、锥头朝外,没了,主体外观就这么一个东西。

    环面腔里面沿着腔壁是几条特殊的螺旋凹槽,有个专有名词,听着有点怪,叫“谢-范螺旋”,为什么是这么个名字?因为它的发明者一个姓谢、一个姓范,西方工程界给起的名,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个白熊科学家发明的叫谢尔金螺旋。

    谢尔金螺旋的成品就是10秒寿命的那一个。

    谢-范螺旋要厉害得多,成品看着简单,没发明之前,人类就是没人知道。

    最初人类也不知道它作用那么大,直到20年后才发挥作用。螺旋的曲线曲率严格按一个函数分布,自变量是进气口密度、环型腔厚度、周长、以及推进器长度。微光不记得具体数值了,但函数还是记得的。

    这种螺旋也是对称型分布,数量与排气口的数量要成整倍数关系,环型腔周长越长,螺旋条数越多。

    这两个限制条件,导致环型腔的周长只能是特定值,这就约束了推进器的直径是跳变数值。

    环型腔底部,按严格对称排列着这一圈很小很密集的进气口,这就是燃料入口,燃料是爆燃剂和空气、氧气。点火装置在推进器的外面,没错就是在外面。

    最关键的东西是一个控制芯片,它有三个作用,控制进气的频率、时序以及点火。

    点火是靠高压电弧,点一次火之后,特殊频率和时序的进气,就会在环型腔产生高超音速的自持环形爆燃脉冲。

    爆燃脉冲自己就会把后续进气点燃,所以自持,持续不断。

    频率非常关键,频率错误或失误,自持就会被打断。

    只要自持不断,自然就会产生巨大的推力,爆炸和燃烧产生的推力不在一个数量级,有多大的推力呢?

    就10厘米那个推进器,把小型火箭飞上月球和玩一样,就是这么NB,比火箭还厉害。看看它这个尺寸,10厘米!就知道这东西超级省油,超级大力。

    它的燃料是超微量高频速喷,因此才有这样的效果。

    这东西后世第一次测试的时候就让飞机飞到7倍音速,最极端的时候达到17倍音速,然后材料不过关,自然是在大气层里融化了。

    在外太空,可以极快达到31倍音速,啥概念?绕地球1圈1个小时。

    这种引擎相比爆轰、冲压、涡喷,最大的优点是,它的推力可以任意调节从零开始,一级一级的跳,直到高超音速,它的推力和量子物理里的量子一样,是不连续、跳的。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那个进燃气的喷头数量有固定模式,必须是2、3、4、5、6、8、9、12、16、20、24~~这样可以整除360倍数的数字,必须是可工程化的对称分布。比如7个喷头,就无法工程化。

    然后进气的频率也严格是这些数字的倍数,必须是6、12、24、36、48、60~~840、1260~~~10080~,只能是这些数字。频率越高推力越大,频率的上限依赖环形腔的周长、和燃料的类型。因此它的推力是也是跳变的,从零开始跳。

    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适配频率,这就需要实验测试出来了,这才是真正的机密所在,这个数据就在控制芯片里。

    上一个世界,业内有一个很有名的表单,“朱氏系数”,看名字就知道了,又一个东方人,她把甲烷燃料的频率、喷头分布、环腔造型,整理出一系列的数值,还总结出来一个经验公式,朱氏系数其实是一堆系数,对应不同推力级别。

    这个东西就是导致旋转爆震发动机突飞猛进的“罪魁”。

    几年时间,燃料谱增加了几十种,都只有一个目的,找到最大推力的燃料,可惜上个世界,最后也没找到不融化的材料。

    甚至有人想过可不可以像核聚变一样用磁约束,结果这种尝试刚一开始就失败,完全无法用磁约束,结构天生无法兼容。在那么小的空间装磁约束比核聚变还难100倍,结构复杂度从1陡然变成无穷大。

    微光现在不记得燃料的适配数据了,但还记得最初的几个值,足够造东西,只要东西造出来,变形金属可以暴力测试,很快就可以有一个可以飞的数据。

    人类测试那么难,是因为,几秒的寿命这你怎么测?它确实行,但只有几秒,妥妥的经费黑洞!

    微光上辈子那个程成不是程序员吗?嗨,就是程序猿,但他就是能接触到这些东西的程序猿,小公司小职员不一定不强,不为人知、普普通通、路人级别的那种,往往有很强的家伙混在里面!

    一项划时代的技术是很多人的功劳,有名无名的,很多人。

    这要很努力才有机会,努力不是没有用,而是要达到拼命的程度,程成就拼命,拼到这个世界了,真是太难了!不能写详细,必须模糊一些~

    这种引擎对人类来说,是可以把飞机从地面缓缓起飞,一直飞出大气层,飞到外太空。大气层里还可以吸空气当助燃剂,这就是为了星际飞船而产生的推进器,人类发明的第一代星际推进器。

    -----------------

    飞轮已经上头了“微光又发现了什么神秘现象!而我这个脑袋就不能发现这么绝妙的主意~~,我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