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我靠截胡躺平 » 第九十一章:运气最重要

第九十一章:运气最重要

    秦京茹看着李青收到的各种票和钱,心里对他的崇拜又更上了一层楼。

    她想如果李青没去轧钢厂的话,兴许靠钓鱼也能过的不错。

    以前李青每个月拿工资的时候,她还没觉得。

    今天身临其境一看,这才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有多正确。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自从跟李青在一起之后,她好像的确没有再操心过吃饭的问题。

    卖完了那四条大鱼后,李青之后钓的全是大板鲫。

    他也问过秦京茹,有没有身体不舒服、困不困。

    秦京茹这会儿看的正起劲,觉得可比在家里躺着要舒服多了。

    鲫鱼的吃法比较多,用来熬鱼汤也不错。

    正好适合给秦京茹吃。

    眼看着天色已经快黑了,周围等着的大爷们也都买了鱼回家了。

    李青背着鱼竿,一手提着鱼一手牵着秦京茹往四合院儿走。

    四合院儿里,三大妈知道他们出去钓鱼去了、早早的就守在家门口。

    看见她们俩回来,她的眼睛就没离开过李青手里水桶。

    知道她和三大爷的德性,李青和秦京茹只当没看见她。

    他们不想理她,可三大妈却浑然不觉。

    她讪笑着对二人说道:

    “李青啊,又去钓鱼去啦?”

    李青看着她,点了点头。

    三大妈笑的更加讨好了。

    “你下次去的时候,能不能把你三大爷也叫上呀。”

    李青一脸无辜的看着她。

    “什刹海又不是我家开的,再说了三大爷不是应该比我更熟悉那儿吗?”

    三大妈见他这是不愿意的样子,接着说道:

    “话不是这么说的。”

    “你三大爷年纪大了,哪有你们这些年轻人会选地方。”

    李青笑了笑,一脸诚恳的说道:

    “三大妈,钓鱼选什么地方不重要。”

    “重要的是运气。”

    “您慢慢等三大爷吧,我们先回去做饭了。”

    李青这话本来也没说错。

    他能钓的上来鱼的地方,换别人未必就能钓的上来。

    今天那个陈大爷就是个例子。

    不过最后,李青还是好心的让他钓了两条大板鲫。

    回到家后,秦京茹开口说道:

    “我总感觉三大妈看人的眼神,让人很不舒服。”

    “好像,总是透着一种很强的目的性。”

    李青淡淡一笑,开口说道:

    “这很正常。”

    “三大爷最爱干啥呀?”

    “他最爱算计。”

    “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三大妈跟他这几十年的相处、耳濡目染一点儿也不奇怪。”

    “你要是不喜欢她呀,以后咱们少跟她们接触就好了。”

    现在的大环境,李青还不能离开轧钢厂。

    还得再等个十多年,那個时候凭借着上辈子的经验。

    他有信心,能乘上时代的东风。

    而且现在的房子也不能自由买卖,还得继续在四合院儿里住着。

    秦京茹就是随口抱怨一句,也没往心里去。

    但是李青能理解自己,没有要求自己必须跟院儿里的人打好关系。

    这还是让她很感动的。

    下午人散了之后,秦淮茹当然是没忘了让贾张氏给钱。

    毕竟就是为了钱,才有的下午那一出呀。

    贾张氏看着秦淮茹这么急不可耐的样子,原本就不乐意的她、现在更不想给了。

    秦淮茹看着她肉疼的样子,笑着说道:

    “妈,您忘了自己放在哪里了吗?”

    “要不要你说说,我帮您好好找找?”

    贾张氏看着她这样子,冷哼一声说道:

    “用不着,我还没老糊涂呢。”

    说完之后,就不情不愿的从包里掏出了一个红色的小布包。

    贾东旭的抚恤金具体有多少,秦淮茹自己也不知道。

    当初别人只是通知她,贾东旭因公死亡厂里会给一笔抚恤金。

    等她去厂里找的时候,抚恤金早就被贾张氏领走了。

    这会儿她看着一堆大团结,心里不由得感叹:这个贾张氏,可真是藏的深呀!

    要是她一开始就把这些钱拿出来,她根本就不用为了一口吃的委曲求全的去求人。

    她数了数,一共有三百一十六元。

    贾张氏看着她这副没见过钱的样子,开口讽刺道:

    “三百一十六块,你再数它也多不出一块来。”

    “你可得省着点花,这可是我儿子的买命钱。”

    秦淮茹把它收了起来,开口说道:

    “您就放心吧,我也是为了咱们这个家、为了棒梗他们三个。”

    贾张氏冷哼一声,就往屋里去了。

    “你最好是。”

    秦淮茹收回了贾东旭的抚恤金,贾张氏的私库就少了一大半。

    但是她还有点金首饰,还有贾东旭他爹给她留的私房钱。

    反正秦淮茹一个月给她三块钱,平时家里的开销也是秦淮茹负责的。

    这么多年,她的钱还没动过。

    秦淮茹有了钱,也没有第一时间去还给张强。

    她想的是,她就不信张强会为了区区二十多块钱、天天这么堵着她。

    等时间一长,张强兴许就忘了呢。

    自己又何必,再多花这二十多块的冤枉钱呢?

    这二十多块钱,可是比她一个月的工资还多。

    虽然现在拿到了贾东旭的抚恤金,但是钱也不能这么花呀!

    棒梗对张强和秦淮茹掰了这件事情,还是挺喜闻乐见的。

    他可不想管别人叫爸。

    倒是槐花有点难过,因为张强再也不会对她好了。

    不过小当和棒梗告诉她,如果妈妈要跟张强在一起。

    妈妈就会给她们生一个弟弟妹妹。

    等弟弟妹妹生下来之后,不仅张强不会对他们好、妈妈也会更偏心弟弟妹妹。

    一听到妈妈也不会对自己好了,槐花顿时就不再为张强难过了。

    弟弟妹妹什么的,她才不要。

    知道秦淮茹有钱了,三个孩子叽叽喳喳的在她跟前儿、说着一些平时想要但没钱买的东西。

    秦淮茹看着几个孩子,感觉有些头疼。

    最终还是答应了,给他们每人买一样喜欢的东西。

    但是价钱,不能超过一块钱。

    对于这个年纪的小孩儿,一块钱的东西已经很奢侈了。

    几个孩子高兴的,兴奋了大半夜才睡着。

    还是妈妈好,奶奶可抠门儿。

    有这么多钱,也舍不得给他们花。

    第二天,张强的确没有再来四合院儿。

    但是,他在轧钢厂外等着秦淮茹呢。

    四合院儿里发生的事儿,他也略有耳闻。

    秦淮茹从贾张氏手里,拿到了贾东旭的抚恤金。

    这下秦淮茹再说自己没钱,那可就没人会信了。

    秦淮茹见到张强之后,很想假装自己不认识他。

    但是,都怪之前他们太高调了。

    这会儿,大家都知道张强了。

    她哪怕喊一句流氓,人家都只以为他们俩在闹着玩儿呢。

    秦淮茹的小动作,一点儿也没瞒过张强。

    张强就像他们俩还在处对象一样,一脸自然的走了过去。

    让人,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异样。

    “我可是听说,你昨天才拿到了贾东旭的抚恤金。”

    “今天总不会还没钱还吧?”

    秦淮茹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问道:

    “李青告诉你的?”

    张强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

    “所以,你什么时候还我钱?”

    “伱是不是觉得,你一直拖着就没事了?”

    “你可别忘了,你儿子、你女儿的学校我可是都去过。”

    孩子就是秦淮茹的软肋,一提到孩子秦淮茹也慌了。

    “你想我对我的孩子做什么?”

    “我告诉你,你要是敢动他们我就跟你拼命。”

    张强看着她炸毛的样子,淡淡一笑。

    “我能对她们做什么呢?”

    “只不过是想让他们的老师、同学都知道,他们有一个多么伤风败俗的妈而已。”

    秦淮茹家的几个孩子,尤其是那个叫棒梗的。

    小小年纪,还挺好面子。

    而且他那么大的男孩子,正是自尊心最重的时候。

    他就不相信了,棒梗能受得了被老师和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着。

    秦淮茹就这么死死的瞪着他,他毫不在意的回了一个微笑。

    “怎么样?”

    “这次,我可不会再给你时间了。”

    秦淮茹握紧了拳头,深吸了一口气。

    “好,我给你。”

    “你等我下班,跟我一起去我家拿。”

    张强笑了笑,开口说道:

    “你早这么识趣,咱们就不用浪费这么长的时间了。”

    “快去上班吧。”

    “记住,这是我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

    秦淮茹气了整整一个上午。

    都怪这个李青,什么都跟张强说。

    如果不是他,自己还能用没钱敷衍过去。

    现在好了,还把张强给逼急了。

    但是秦淮茹从未想过。

    如果不是张强,她怎么能那么顺利的就拿到贾东旭的抚恤金。

    更何况,张强从始至终并没有告诉过秦淮茹、这事儿是李青告诉他的。

    被人冤枉了的李青,打了一上午的喷嚏。

    直到午休的时候,秦淮茹又来找他了。

    这次顶着工友们似笑非笑的眼神,李青没有跟她出去。

    “有什么事情,就在这里说吧。”

    “咱们俩之间,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也许是因为,昨天他才帮过秦淮茹。

    所以现在秦淮茹对他的态度,就像是对待当初的傻柱是一样的。

    但是现在车间里,被那么多双眼睛同时盯着。

    她也不想自己跟张强的事情,被弄得人尽皆知。

    那样的话,丢人的还是她。

    她看了李青一眼,就转身走了。

    旁边的工友打趣道:

    “李青,不解风情了哈。”

    李青白了他一眼,开口说道:

    “你这么解风情,你还不赶紧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