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梦星的70后 » 第四回 外来的跟读生

第四回 外来的跟读生

    如果说边镇位于水县的西部边境,那么土镇就恰好位于水县的东部边境。土镇的发展比较奇特,它距离隔壁泷县县城的距离竟然比到水县县城(新镇)还更近,在经贸上和水县的交融度不高,因此水县从来没有打算好好的发展土镇这个边缘城。但土镇的轻工业非常发达,当地的老板们也比较团结,水县不重视土镇,土镇政府就在老板们的支持下自己出钱进行城区建设,各企业有钱出钱,有物资出物资,硬是把原本只有1条街的土镇发展成了规模仅次于新镇,且腹地更为宽广的现代化城市。水县日报曾经以“农民自建农民城”这样的标题来评价土镇,也有人把土镇比喻为水县的香港岛,土镇因而得名。

    1983年9月1日,是土镇中心小学新生报到的日子。司徒敏在妈妈南宫凤的陪同下,忐忑不安的去学校报到,结果被报名处的老师给发现了年龄问题,他说“风云联邦规定孩子要满8岁才能上学,你家孩子才7岁,明年再来报到吧。”南宫凤没办法,只好带司徒敏去求校长。

    校长说“看你家孩子的身高,和8岁的孩子也没什么区别,但是年龄相差一岁,恐怕在智力发育上要比别的孩子吃亏,对孩子今后的自信心不利啊!”。

    南宫凤说“孩子从小在土镇的外婆家长大,现在好不容易回到我们身边,我们夫妻俩工作都很忙,孩子不上学就没人带啊!”

    校长一听,眼睛瞪大了,“什么?你家孩子不是这里长大的?上过幼儿园吗?会这里的方言吗?会说普通话吗?能从1数到100吗?”

    司徒敏只能无奈的一次次摇了摇头。

    校长说“按道理你们这样的情况确实不能上学,但今年反正学生也不多,就勉强凑了一个班,你儿子要不就先当一个跟读生去旁听,如果能跟上就跟下去,跟不上大不了留级一年,你看怎么样?”

    南宫凤忙不迭的感谢校长,让司徒敏给校长鞠了一个躬,然后赶紧带司徒敏去报名处交钱。司徒敏好奇的打量着来报名的其它孩子,一下子看到了这么多的同龄人,司徒敏的心里有了一点小激动,暗想以后再也不会孤单了。

    水县的语言环境非常复杂,由于这里地处山区,是每次战乱时期避祸的天堂,所以这里居住着来自全联邦各州的移民,几乎每个镇都有独特的方言。

    土镇的方言和边镇的方言截然不同,这给司徒敏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离开了爸爸妈妈,他就感觉自己像是到了异国它乡一样。再加上司徒敏除了在边镇带领两个表妹上山下河、抓虾捕蟹的野过几年,从来没上过幼儿园,完全不会普通话,数数也只能从1数到10,司徒敏上学后一下子感觉自己是全世界最笨的孩子。

    有的孩子比较活跃,看到了同学喜欢打个招呼,但和司徒敏打招呼时发现他只会憨憨的笑一笑,于是就有人猜测这个同学是不是有点傻。不过后来大家知道了,司徒敏是一个不会本地方言的老外,年纪还比大家小一岁,所以带着好奇和怜悯,大家也就慢慢接受了这个看起来有些木讷的跟读生。

    70年代是一个刚好开始提倡独生子女的分水岭,1983年的土镇中心小学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全城前来报到的适龄儿童竟然只凑了一个班,而这孤独的一个班将要一起度过6年的小学和3年的初中,这是风云大地上自开展计划生育以来,土镇第一次遭遇到这样的奇特现象。

    相对于司徒敏的木讷,很多的孩子却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班长王琳是本校一个老师的女儿,在大多孩子还不知道拼音是什么的时候,她已经学会写简单的汉字了,在大家觉得能从1数到100就算聪明的时候,她已经会做简单的加减法算术了。

    副班长诸葛华是土镇镇长的儿子,他虽然不如王琳那么厉害,但基本上是老师一教就会,只有他能和王琳进行功课的讨论,让大家只有羡慕的份。

    学习委员公孙旭是土镇卫生院副院长的儿子,他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为人处事低调,从来不炫耀自己的功课,但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中心城区,他们因为顺路而经常一起上学和放学,慢慢的也算成为了好朋友。但在天才的诸葛华和少年老成的公孙旭面前,司徒敏实在是一颗毫不起眼的米粒,不过他也不在意,因为他所面临的还是作为一个跟读生,一年级到底是升级还是留级的问题,根本还没达到和带着光环的孩子比高低的程度。

    这正是“土镇上学险遇阻,年龄不够无基础。诸葛公孙展天赋,司徒勉力忙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