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梦星的70后 » 第三十四回 “憋屈”的官二代

第三十四回 “憋屈”的官二代

    各位读者是否还记得在大学时代,到司徒敏所在的北都电力学院避过难的公子哥李典呢?因为李典所在的自考助学机构实在是过于混乱,没上两年学已经呆不下去,为安全起见只好返回了水县家里。李典的父亲李建国所在的水县电厂是当地有名的大企业,多少名牌大学毕业生为了能进入水县电厂而挤破脑袋,李建国作为水县电厂的总工程师,要把李典直接招进水县电厂也不是难事,但为人谨慎的李建国担心李典的毕业证书含水量太足引起非议,又考虑到李典缺少历练而不适应电厂枯燥的环境,于是说服了李典让他去参军,打算等他退役后以安置转业军人的名义把他招入水县电厂。

    李典进入的是正儿八经的某空军地勤现役部队,和司徒敏的部队代训练可是两个概念。风云联邦的新兵训练是全梦星有名的残酷和变态,即使是农村出生的年轻人也得至少苦熬三个月,从小虽然家教严厉但在生活上锦衣玉食的李典就可想而知有多少凄惨了。骨子里倔强的李典最终还是熬下来了,但他坚持的动力不是对未来的希望,而是无法消除的恨意。

    李典作为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在大家的眼里他应该过得顺风顺水,因为一个普通水县电厂职工的子女都能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更何况是总工程师的公子呢。但李建国对李典的期望过高,从小给了他太大的压力,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环境中长大的李典并没有成为如李建国期待的那么优秀的孩子。李典度过了失败的高中和半途而废的大学,现在又心不甘情不愿地被迫进入了艰苦的部队,他的心理扭曲已经影响到了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建立。李典恨不称职的父亲从小对自己野蛮教育,害得自己失去自由和自信;李典恨北都那所助学机构的混乱,害自己半途而废;李典恨军队的残酷和无情,让自己吃尽苦头……总而言之,李典眼中的世界都是充满敌意的,都是为了为难李典而存在的。这也造成了李典和司徒敏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司徒敏总是以最大的善意来理解这个社会,承认有不公平和残酷的存在,但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而李典只能看到社会的阴暗面,有不好的地方就无限放大从而否定整个社会。

    李典在部队里咬着牙数着日子挺过了两年,在转业离开部队前,别的战友依依惜别、抱头痛哭的时候,李典却像被从监狱释放的犯人那样,感觉轻松而快意。

    李典退役以后,很快以转业军人的名义被李建国安置到了水县电厂的运行岗位。有读者不禁要问,作者以前不是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电厂的专业性很强,非电力院校的人很难胜任吗?因此有必要再次进行科普,电厂根据发电的动力不同,可以分为水电厂、火电厂、核电厂、风力发电厂、潮汐能发电厂、地热发电厂和太阳能发电厂等,其中火电厂和核电厂的工艺最复杂,对专业性的要求最高。而水县电厂是一个水电厂,水电厂的特点是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但是运行维护却是非常的简单,并没有像火电厂和核电厂那样的高温高压及辐射环境,一个高中生或技校生在经过技能培训后都可以轻松上岗,至于水县电厂为什么只招大学生,倒并不是因为技术要求高而是待遇太好而不得不提高门槛。

    李典在水县电厂工作以后,李建国便默默地按照自己成为总工程师的成长之路来安排李典的每一步。李典基本在各专业都干过,但每个岗位一般不到半年就换,当对各个专业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李典又被调到电网调度的岗位。这是一个非常锻炼人的岗位,也是李建国曾经工作过的岗位。

    但李建国的这番苦心,在李典看来都是在瞎折腾人,李典只想过自己的安生日子,水县电厂有那么多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有那么多虎视眈眈盯着领导岗位的眼睛,自己没这个能力也没兴趣去抢。

    在一次工作中,李典因为自己的疏忽在现场受了工伤,右手手指断了两根,在医院里养了大半年,虽然手指抢救成活了,但灵敏度已经受到了一定影响而不再适合需要频繁电脑操作的调度岗位了。

    最终,为安抚受了工伤的李典,也为了给李建国一个交代,水县电厂领导班子经讨论把李典调到了水县电厂桂城办事处负责后勤工作,这也是一个大家都眼红的岗位,收入不低而工作不忙,从此李典就开始了自己在水州首府的幸福生活。但作为世界观不同于常人的李典而言,他依然感受不到幸福,他抱怨桂城的拥堵,抱怨空气质量不好,抱怨跑腿工作的无聊,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他从来没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既得利益者,而把自己想象成了遭受不公正待遇的社会底层,他觉得谁都比自己过得好,而从来没有想到有多少优秀的70后还在为了生存而背井离乡或夜不能寐,也没想过李建国给他在桂城买的一套商品房,已经足够一个工薪阶层的家庭忙碌大半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