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梦星的70后 » 第九回 不简单的年轻人

第九回 不简单的年轻人

    司徒敏在电除尘班实习了几个月,对各档的工作已经基本了解,和班组员工相处得也十分融洽,大家都十分认可这个刚来不久的年轻人。

    司徒敏的文字功夫了得,在班组台账上把每天的流水账做得形象生动,每次项目的安全质量检查或体系内审都能受到表扬;当时的项目还有广播,女播音员每天都会用甜美的嗓音播放各专业通讯员提供的现场报道,电除尘班以前因为没人喜欢写稿子而很少发稿,而司徒敏到了之后不管大小节点总是准时完成一篇稿子,几乎把项目广播变成了电除尘班的跟踪专访。

    司徒敏的兴趣广泛,积极参加项目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参建电厂的单位有很多,甬城华伟电力工程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各个公司都是新人辈出、人才济济,在以往的活动中,华伟电力工程公司少有斩获。但在司徒敏到了以后,华伟电力工程公司项目部的火力倍增,司徒敏获得了歌咏比赛三等奖、演讲比赛二等奖,消防知识竞赛一等奖,反正有比赛的地方就少不了司徒敏,出尽了风头。

    如果只是以上这些表现,倒也不算什么,这些本来都是大学生们的强项。但司徒敏更让班组员工感到佩服的还是工作表现,司徒虽然刚到班组不久,但已经能够叫出每个人的名字,图纸也是看得滚光烂熟,在干活的时候不仅不摆大学生的架子,还脏活累活抢着干,例如在组合封头的时候采用小口向下法,底下一端的法兰由于紧贴着地面,安装螺栓的空间非常狭小,蹲着作业很辛苦,老油条的员工都互相推脱不愿意接这个活,但司徒敏就直接躺在地上运用部队军训时学会的匍匐动作靠近了法兰,以干净利落的动作完成了安装工序。

    另外一件事情也让大家刮目相看,有一次收工的时候,司徒敏把一把活动扳手和一把梅花扳手给落在现场,等想起来赶回去找已经不见了,费师傅都说不见就算了,反正也不值多少钱。但司徒敏就是觉得心里惭愧,晚上睡觉都不踏实,第二天他专程跑到外面的五金店按照丢失的规格重新买了两把新扳手,坚持要赔偿给班组,这在班组引起了轰动,有人说司徒敏是书呆子,但更多的人说这是可贵的人品。

    当司徒敏把现场的东西基本都摸熟了,施国强看到司徒敏确实孺子可教,便不时的找机会面授机宜,教给司徒敏管理的方法和做人的心得。

    “身先士卒是可贵的,但绝对不能停留于此,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必须要带动大家和你一起努力,劲往一处使,才能发挥团队的作用。”

    “不管自己的能力有多强,都一定要保持为人的谦虚,因为团队离开谁都没关系,可是你却离不开团队。”

    “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看不起劳动者,那么劳动者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你要吸取一些自以为是的大学生的教训。”

    “和领导多汇报多沟通是必须的,这绝对不是拍马屁。一味的埋头苦干,只被同事看见不一定有用,他们给不了你什么,要让领导知道才更重要。”

    施国强的教诲没有长篇大论,经常就是一句随口而出经典的话,让司徒敏受益匪浅。有一次司徒敏对关于虚报考勤的事情和施国强展开了讨论,施国强的视角再一次让司徒敏学到了变通的道理。班里有几个员工没到轮休的时间,因为家里有事而向施国强口头请假回家了,但施国强给他们的考勤做成正常上班,在他们回来后让他们以现金方式交出这几天的工资给班组作为公共资金。

    “施班长,你这么做好像有风险呢,这不是项目领导一再重申要班组杜绝的虚假考勤吗?”司徒敏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工人上3天班给他们5天的钱,这叫虚假考勤。但你想过吗,这几个员工回去休息,他们的工作是谁帮他们做的呢?”施国强发问。

    “是其它的同事帮他们顶的”,司徒敏不假思索的回答。

    “那同事们的工作增加了,他们能得到额外的报酬吗?”

    “好像不能,因为员工的工资是根据考勤发放的,而不是根据工作量的多少来衡量的”,司徒敏思考了之后如实回答。

    “那你觉得这样公平吗?”施国强继续发问。

    “好像确实不公平,这是国企的弊端,制度过于死板”

    “制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这几个员工没上班,我给他们考勤上班,但要求他们交出工资,因为这不是他们的劳动所得。我把这个钱用来奖励替这几个员工顶班的人,这样他们的劳动付出就得到了体现,你觉得有问题吗?”

    “可是,项目不是付出了额外的成本了吗?”司徒敏还是有一点小疑问。

    “如果这几个员工正常上班,项目本就要付出这些成本的,不能因为这几个员工不在,项目就克扣了本应付出的成本,毕竟我们这个团队的工作一点都没少做,不是吗?”

    “师傅,我找不出反驳的理由,看起来似乎谁都没有吃亏,额外付出的员工也得到了应有的报酬”司徒沉思了一会,不得不承认施国强的正确性。

    “活人不能被死制度给掣肘,只要不影响总体的利益,只要问心无愧,做一些变通是作为管理者所必须的。”

    “我记住了,谢谢师傅教诲”,司徒敏对施国强已经心悦诚服。

    施国强很快又做了一件惊动了项目经理的事情,他给司徒敏的月薪造单远远超出了司徒敏的室友王为民的预测,达到了其它大学毕业实习生的近乎两倍。项目经理朱自强让鲁逸群打电话把施国强叫到了办公室,质问道“司徒敏的工资你怎么造得那么高,成本我就不说了,这会造成其他大学生的心理不平衡,过高的起点也会影响司徒敏今后对薪酬的期望的。”

    “朱经理,我和司徒敏非亲非故,我绝对不是徇私情才给他这个薪酬水平的。我们班组也先后来过很多实习大学生了,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优秀,工作这么拼命的年轻人。他的文字工作及日常管理工作比其它大学生做得好很多,这已经要给他一份实习薪酬了吧?此外他还是一个合格的钳工和档长,我不在的时候他可以客串副班长;还有,他甚至能身先士卒的躺到地上去作业,这连很多班组干活的老师傅都做不到,这难道不应该再给一份薪酬吗?如果其它任何一个大学生在我的班组里也能达到司徒敏的程度,我同样给双份工资。”

    “如果真的如此,那倒也是应该的,这是很好的一个先进典型啊,要好好宣传,让所有大学生都向司徒敏学习。”朱经理很快就理解了施国强的做法,并决定顺势把这件事往好的方向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