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仙云居日记 » 393,在乡村集市办年货,年味浓

393,在乡村集市办年货,年味浓

    在乡村集市办年货,年味浓

    赶大集不仅是日常生活生产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除了日常大集,还按照四季不同的主题,选择“清明、夏至、秋分、小年”等时间节点,设冬季“年货大集、春季“春游大集、夏季“手造大集”秋季“丰收大集”等主题大集。当然,临近新年的“年货大集”是最为热闹,壮大。

    腊月启动了过年,乡村的集市热闹了,繁荣了。

    民间约定俗成,临近春节的腊月十七、二十二、二十七三个集市统称年集。

    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泥土路上的积雪,踩在上面嘎吱嘎吱响,有的已融化了,变成了泥浆,双手冻得通红,嘴里不时地哈出热气,鼻涕快结成冰花了,但丝毫不减人们赶年集的热情。

    平时冷冷清清的一条街,这时聚了不少买卖人,远远望去,人很多,过年赶大集,每家每户,基本上全家老小都出动了。走近集市,行人接踵摩肩,异常热闹。

    街道两边的店铺,为了招揽生意,把各种百货都摆到了店外面,原本并不宽敞的街道,此时更加拥挤,偶尔有班车或是货车经过,更是交通堵塞。

    到了这里我总是回忆过去的时光,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办年货,从鸡屁股里抠鸡蛋,拿到集市上换上一点可怜的小钱,用手拍包了一层又一层,紧紧的攥在手里,精打细算,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用,换一些油盐酱醋烟酒茶。

    遇到光景好的年份,生产队工分值高一点,爹妈会扯点布,给我们兄弟们做一身新衣服。

    那时再困难,过年要有仪式感,也会买一点鞭炮,一盏灯笼,几幅年画。

    一家人很快来到灯笼、年画市里,一盏盏的灯笼悬挂在架子上,有花灯,有转灯,扎制的很是精彩,不少大人正领着孩子在那里挑挑拣拣。年画市里很是热闹,集市上都有各自搭起的画棚、画架子,挂年画、神像、祖谱(轴子)等。年画有“麒麟送子”“八仙庆寿”“天女散花”“三羊开泰”,还有“四季花鸟”“梅兰竹菊”……卖年画在这里称为“揭画儿”,买神像、祖谱称为“请神”、“请祖谱”。

    贴年画是乡民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希望,不少赶集人的手中都拿着一两幅年画。

    一挂鞭炮点燃,清脆的响声伴随着打碎的纸片,像飞雪一样纷纷落在大沙滩上,这才算热热闹闹过个大年。

    村庄被热气、香气包裹的时候,有人早就准备好了大鼓、铙钹、唢呐和铜锣,收拾好高跷,也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试试,村子上空开始有了锣鼓唢呐的欢庆声音。孩子们也试穿了自己的新衣新帽,买好了鞭炮烟花。

    我们一家人开着车,去袁家村,到焦岱,小时候虽然过得苦,但过年特别有年味,感觉特别快乐,从办年货那天开始,感觉已进入了过年模式,总是期盼着,兴奋着。

    如今条件好了,吃穿不愁,家用电器应用尽有,吃的,喝的,穿的,玩的,用的,一样不少,家里也不缺什么东西。

    可能现在的人很少有赶集的了,因为超市特别多,而且卖什么的都有。

    我们一家人到乡村集市逛,图个热闹。一家人到附近景区转转,遇到舞狮舞龙的,也要去凑凑热闹,我们沿着一排一排的摊位漫走。摊位摆的是—堆又一堆的土豆,包菜和紫苏,一罐一罐的土蜂蜜,大瓶大瓶的菜籽油,还有核桃、瓜籽、葡萄干……每样东西看起来都很新鲜。

    这些没啥稀罕的,城里的菜市场也有,我们想买土鸡蛋,土鸡,土猪肉,就是想买有乡村特色的东西。路过萝卜和白菜的摊位,那个卖胡萝卜的,手指头也冻得像胡萝卜,见了我们,小眼有了光亮,殷勤地劝说:这是没有上化肥,没有打农药的无公害蔬菜,我们回话说:要买土鸡土鸡蛋,他说:你们这穿着一看就是城里人么,城里人怪呀,找老婆要洋气的,穿衣服要洋气的,啥都要洋气哩,吃东西却要土的!我们听了哈哈大笑。

    路边有个卖鞋垫的地摊,看货的摊主是个老太太,她说鞋垫都是手工纳的,上边纳着有人的头像和各类花的图案,垫上这鞋垫,全棉的舒服,还能把小人踩在脚下,就不担心小人害你了。听了这话有点动心,我这人招小人,时刻得防着点。再说了,这老太太年龄这么大,还出来谋生,真是不容易,照顾一下她吧,买了两双鞋垫。

    城里人比农村人买东西更加挑剔,农村人到集市是有目标的,要买生活必需品,只要看过货色,中意就行,城里人她们可不然,撅着屁股在那里精挑细选,会动手捏茄子,拿起番茄来闻,啪地折断不过火柴梗粗的四季豆,不放心地剥开翠绿的芮苣心察看,尝一口瓜籽,如果这些东西不合她个人要求,她会瞪一眼摊主,好像摊主欺骗了她。然后,愤愤然转到其他摊位去。

    也有个规律,农村人花在生产资料的钞票,比得上城里人花在口腹之欲的钱多。

    路过一个热气腾腾的铁锅饨摊位,吃羊杂汤的是个老汉,就蹴在卖羊杂汤的锅旁边,他吃得响声很大,帽子都摘了,头上冒热气,对于我们拍照不在意,还摆了个姿势。

    年集,这时,在外漂泊的人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去赶大集备新年的年货,每个人都好像在疯狂大采购。一个妇女拎了六个装满的塑料袋,沉甸膨胀的袋子把人都包围起来了。一个老汉背着一个大大的塑料编织袋,吃力的走到三蹦子车边,车厢里装了好几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