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征途之烽烟再起 » 第6章:宁王是个棒槌

第6章:宁王是个棒槌

    天色渐暗,张元贞带着几个当年军中的老兄弟走进了家门。

    张慕幽等几人上前一一行礼。俗话说,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张慕幽等几人只能略显拘谨的在旁边站着。

    张元贞见几人傻站在那里,于是挥了挥手,几人这才如蒙大赦般的跑了出去。

    张慕幽本想带着几人找个饭庄,徐文钊却觉得还是家里舒坦,于是领着众人往他家走去。

    长封府是大萧王朝的都城。

    南门为主门,门有三道,中门常年不开,只有遇到庆典,祭祀,出征时,才开中门。

    中门正北四十二里,是皇宫。

    东门通往临县,贩夫走卒在此来来回回,稍有点头脑的沿街邻居,在街道上支起了摊子,卖点简单吃食,东门大街也就渐渐的热闹了起来。

    比起东街的热闹,皇宫西侧就显得安静舒适。萧若称帝时,几位有功之臣都在皇宫西侧赏赐了宅院,时间长了,城西就成了官宦人家的聚集之地。

    徐文钊家和张慕幽的家距离不远,隔了两条街。由于常年无人居住,徐文钊便提安排侍卫回家做好准备。

    几人落座,侍卫将酒菜端上桌后,退了出去。

    黄坤杰眉飞色舞讲着他们三人童年的糗事,张慕幽一脸尴尬,其余众人则是乐不可支。

    几人正在说笑着,徐文钊的侍卫走了进来。来到徐文钊身边,附身耳语了几句。

    徐文钊本来满脸的笑意,听完侍卫的汇报,眉头却皱了起来。对着侍卫摆了摆手,侍卫便退了下去。

    侍卫出去后,黄坤杰凑到徐文钊面前,对着他问道:“出什么事了?”

    徐文钊推开了凑到他面前的黄坤杰,撇了他一眼,嫌弃的说道:“你离我远点,嘴里臭死了”。

    “臭吗?我没觉得啊,出来前我还在张大哥家漱了一下口”,说罢,还把手放在嘴边,哈了一口气,自己闻了闻。

    看着这俩人斗嘴,张慕幽笑着对徐文钊说:“有事你就去忙,天也不早了,我们就回去了”。

    徐文钊轻轻地摇了摇头,拿起了茶碗,喝了一口,对着张慕幽说道:“十多年前,世道混乱,我们父辈九人义结金兰,妄图在这纷纷乱世,赢得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索宁连忙拿起茶壶,将徐文钊的茶水续上,然后抓了一把瓜子,像听书一样的支棱着耳朵。

    徐文钊接着说道:“后来兄弟九人组起了一支义军,多年的征战,也打下了十多个府县,虽然偏安一隅未得一统,但也在这乱军割据之下,有个安身立命的落脚之地。”

    张慕幽听着徐文钊说的话,却不知他是什么意思,只能楞楞的看着他。

    “二哥,如今叔父们都老了。现在边关战事不断,你还能指望他们在战场上拼杀几年?”徐文钊对着张慕幽问道。

    “可我爹已经离开军中了。”张慕幽不由的说道。

    “知道张伯伯为什么离开军中吗?”黄坤杰问道。

    张慕幽摇了摇头,那时候的他,已经被张元贞送到了他师父手里,所以对当时的事并不知道。

    于是黄坤杰讲起了当时的事。

    当年攻打长封县前夕,军中遭遇偷袭,张慕幽的哥哥和黄坤杰的哥哥,死在了那次偷袭中。

    后来打下了长封县,几人觉得经过这沧县、长封两场艰难的战役,不宜继续挑起战事,此时应该休养生息,慢慢的扩充兵力,等兵强马壮以后,再做打算。

    当时他们九人当中,论谋略,论武功。张慕幽和徐文钊的爹都比萧若出众,只是结拜时萧若是大哥,所以一直以他最尊。

    萧若觉得既然已经占领了这么多的府县,而且现在又不急着行军打仗,便执意称帝,用自己姓氏起了个国号“大萧国”。

    京城定在了长封县,也就是现在的长封府。

    长封府打的艰难,和一个人有关。

    宁王。

    宁王萧芒是皇上萧若的胞弟,虽说一母同胞,但是论计谋,论胆识,论才智,和萧若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当年他们兄弟九人带兵攻城略地时候,宁王还是个游手好闲的混子,只能和老弱妇孺一起在后方躲着。

    后来萧若觉得这个弟弟再无半点军功傍身,等自己称帝以后都没法对他封赏。所以当年打沧县的时候,主攻的军队让他挂了主帅。

    但这宁王根本没有上过战场,萧若也怕他贪功冒进,就让结拜兄弟老七,给他当了副将。

    当时沧县打的异常艰难,老七围住沧县整整打了四天。城里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了。

    第五天,老七准备困城沧县,就地休整,但却在沧县城北留了一个口子。

    想的是沧县守军看着留出的破绽,就会从城北突围。这样,也会占领沧县也能轻松一点。

    但是萧芒觉得打了四天了,打的也差不多了。自己作为主帅,看着老七一直指挥着军队,心里别扭的要命。所以也不听从老七下达的休整军令,固执的全军压上,而且非要亲自带队冲锋,抢下这次战役的功劳。

    萧芒原本是个偷鸡摸狗的混子,天天就知道打架斗殴。

    但街头斗殴和战场厮杀却不是一回事。没想到两边一打起来,萧芒看见成片的死人,吓得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狂吐不止,吐完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往回跑,谁也拦不住。

    两军阵前,将士在前面冲杀,带队主帅撒腿就跑,还往回边哭边跑,士气一下子低了下来。

    城里的将士却是越战越勇,本来必胜的战局,眼见着露出了败势。

    张元贞本来就对萧芒这个没经历过战争洗礼的混子当主帅颇有微词,况且沧县拿不拿的下,直接关系到整个战局。

    于是,张元贞让黄坤杰的爹带着一支轻骑,前去助阵。

    本来是助阵而已,没想到这次居然不是老七指挥战斗,而是萧芒。

    眼见败局要定,黄瑾带领的轻骑只能变成主力,带着萧芒的余部再次冲锋。但是四百多里的长途奔袭,又加上萧芒带的军队泄了气,所以,沧县一战,虽然最终拿下,却是异常艰难,军队元气大伤。

    要不是张元贞让黄瑾率军前来支援,估计萧芒和老七现在坟头的草都九尺高了。

    “这宁王不就是个棒槌嘛!”索宁嘿嘿的笑道。张慕幽瞪了一眼索宁,索宁连忙捂住嘴巴。

    本来计划七月初打长封县,因为这件事,延后了。

    结果在此期间,军中遭遇偷袭,张慕幽的哥哥,还有黄坤杰的哥哥,力战而亡。

    称帝后,萧若论功行赏,说萧芒打沧县立了不世之功,于是,就把自己这个游手好闲的泼皮无赖弟弟封了宁王。

    封赏宁王后,张元贞始终因为宁王的事耿耿于怀,最后,离开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