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1黄金时代 » 第16章 你们就是偏心

第16章 你们就是偏心

    给新三轮车上了牌,姜山到家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

    姜莉已经把卫生都打扫了一遍,见他又骑了一辆崭新的三轮车回来,这下彻底急了。

    “哥,我们一分钱都还没赚呢!”

    “这是必要的前期投资。”

    “那也不用买个新的啊?”姜莉道,“这车多少钱?”

    “120。”

    姜莉不说话了,看着崭新的三轮车心疼。

    “放心吧,很快就能赚回来。”姜山拍了拍三轮车的车厢,“走,哥带你吃饭去,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两人来到附近一家卖烧菜的小店。

    这是一家老点,而且会一直开着,生意一直都很红火,上一世姜山只要有机会,都会来这里吃上一次。

    一份红烧肥肠1块5,一份竹笋烧牛肉两块,加上两个人的米饭,一共4块钱。

    味道自然是没的说,关键分量还足,一份绝对够一个人吃一顿。不像以后流行的什么小碗菜,一个人吃5份都不一定够。

    下午还不到出摊的时候,姜山给姜莉讲了一点立体几何。

    大概四点多的时候,两人把东西搬上车,就准备出摊了。

    顺着还没改造的沿河路,姜山骑了大半个小时,穿越了整个市区,来到城西的进跃路。

    别看是一条老旧的街道,这里可是有长宏、九州、华丰、灵通等大型电子信息企业,是全国著名的电子一条路。

    姜山选择的摆摊地点,是九州的职工住宿区。

    这可是大型国企,消费能力毋庸置疑。

    住宿区内有很多小摊,都是临时的,基本都是郊区的农民弄点自家种的菜来卖,也不需要办什么手续,只要在规定的区域内有空地方,再缴2毛钱的清洁费就可以摆摊了。

    有了三轮车就很方便,炉子、菜板都能放车上。

    车厢里再垫上塑料农膜,也不会把血水流淌到地上。

    姜山挑了一些小的鳝鱼清理干净,姜莉那边已经把炭火炉子升了起来,一锅藿香鳝鱼飘出浓郁的香味时,下班时间也到了。

    穿着深蓝色厂服的九州职工,像潮水般从厂区涌了过来。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边走一边说说笑笑,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这时的国企职工是真的幸福。

    工资有保障,住房有分配,逢年过节该有的假一天都不会少。

    只是这份幸福,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最多一年,大量国企职工就会陆陆续续停薪留职,也就是后面说的下岗,多少家庭因此面临揭不开锅的困境。

    那些留下来的,日子也不再风光。

    因为他们的工资水平还是原来那样,但外面的世界变了啊!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工资的迅速增长,甚至一夜暴富的都大有人在,什么万元户、十万元户遍地都是。

    胆子稍微大点,运气稍微好点的,一波就能赚几万甚至几十万。

    当然,那差不多是一年之后的事了,姜山面前的这些国企职工们,谁也不会觉得他们今后会比建筑工人混得差。

    “买鳝鱼,藿香鳝鱼,免费试吃!”

    “还有新鲜出笼的嫩玉米饼!”

    随着他的吆喝,主要是锅里的鳝鱼实在太香了,不少路过的人都凑了过来,主要是三十多岁的家庭主妇,纷纷拿着筷子品尝。

    “还不错,怎么卖的?”

    “鳝鱼我帮你处理好,还配上调料,一份两斤,只要4块钱。”

    “嫩玉米饼呢?”

    “五毛钱两个,阿姨你要多少?”

    ……

    没有意外,甚至比在四所门口的时候更轻松,在试吃过之后,当场就有几个阿姨下了单,姜山和姜莉开始忙碌起来。

    只是短短的下班时间,就卖出去20多份。

    而且嫩玉米馍比鳝鱼卖得更好,几乎满满一背篓,没多久就被抢完了。

    下班高峰过了之后,仍旧不断有人过来买,这些基本上是从别的门进来,听别人说才专门过来的。

    甚至有些人已经吃过了晚饭,还是没经不起鳝鱼的诱惑,专门买一份回去再吃一次。

    就这样还不到天黑,带来的几十斤鳝鱼就全部卖了出去。

    “明天得早点,最好是上午就来。”回家的路上,坐在车厢架子上的姜莉道,“我发现很多人家不是下班了才做饭,而是下班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人把饭做好了。”

    “你怎么知道的?”

    “听声音,闻味道,”姜莉道,“就在我们摆台的楼上,最少有十几家人,家里是有人提前做饭的。”

    这观察力还是挺强的,而且分析得也很有道理。

    “那听你的。”

    第二天两人一大早,两人赶在家庭主妇买菜的时候就赶了过来,事实证明这是明智的选择,剩下的一百斤鳝鱼,还不到下午下班就全部卖完了。

    见天色还早,姜莉忍不住道:“要不我们今天就晚上就骑车回去,家里的路应该干了。”

    “急什么?”姜山道,“来都来了,晚上我带你去街上逛逛。”

    “有什么好逛的?还是回去吧。”

    姜山知道她是怕。

    一个从来没来过城市的小女生,突然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而自己却与之格格不入,心里难免胆怯。

    恨不得立即回到家里,这样才会有安全感。

    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这样,只是适应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罢了。

    “听我的,”姜山道,“你总得习惯。”

    现在有他带着适应,总比将来考上大学后,去了一个更远更陌生的城市再去适应好。

    晚上随便煮了点面条当晚饭,姜莉便被姜山拽着出去逛街。

    不过没走太远,主要是火车站旁边的批发市场。

    这时候的火车站周围,还没有带着红袖章抓随地吐痰、扔垃圾的大妈们,城市也还没有开始创卫,更没有“海绵城市”的概念。

    所以正方形水泥板铺成的路面,看起来并不那么清爽,很多砖块都松动、碎裂。

    遇到下雨,踩在那些松动的地砖上,极有可能从砖缝里呲出一股黑泥水,弄得满鞋、满裤脚都是。

    也有些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下雨的时候专门挑这种地砖踩,把水呲到同伴脚上还咯咯直乐。

    姜山给老爸老妈每人买了一身衣服,还算便宜的那种,买贵了他们反而会舍不得穿,那买了也就没意义了。

    他还想给姜莉买一件连衣裙,但因为姜莉以“以后再也不跟你来了”为要挟,最终没能得逞。

    姜山觉得只有多赚点钱,才能她这抠门的性格有所改变。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还是坐车回去的。

    见两人回来,爸妈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而对于他先斩后奏租了一个套房的事,老爸和老妈非但没说什么,还夸他想得周到。

    “你们就是偏心,”姜莉瘪了瘪小嘴,看起来有点不服气,“明明就是在乱花钱,还不说他。”

    “绝对不是偏心,”老爸笑道,“你知不知道,这两天唐尚富收了多少黄鳝过来?”

    “多少?”

    “300多斤了!今天至少还能再送一百多斤过来,”老爸道,“这么多黄鳝,肯定要天天守着卖,不然怎么卖得完?”

    姜莉掀开搭在盆子上的斗盆、水桶上的草帽,果然都装满了鳝鱼。

    “哎呀!那早知道我们昨晚上就回来了!”突然她懊恼起来,“足足浪费一整天啊!”

    看着她小财迷的样子,姜山就觉得好笑。

    不过确实要抓紧时间了。

    虽然鳝鱼好养,但这种高密度地装在一起,还是会死的。

    还好老爸有先见之明,提前又收了很多泡菜,买了很多藿香,并且已经帮着炒了满满一桶调料。

    到了傍晚,唐尚富果然又挑着一担鳝鱼来了,他妹妹唐梅也背了半背篓,总共一百好几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