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箱子里的榆林军户混入官场 » 第099章 绝对是道尊干的

第099章 绝对是道尊干的

    朝廷裁减驿站的事,尤世福是通过尤家内部消息渠道得知的,简单说就是,尤世威通知了尤世禄,尤世禄告诉了尤世福。

    尤家乃是将门,对驿站是格外关注的,因为驿站除了满足官员往来需求,还负有传递军情,转运粮饷军需等职能。

    随着驿站的裁减,一旦朝廷用兵,后勤压力必然剧增,而且还会进一步积压民怨。

    其中的道理也不难理解,没了驿卒,自然要征发徭役,战事频仍的结果就是徭役泛滥,老百姓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家的田地。

    田地荒废,老百姓的口粮自给自足面临危机,朝廷的赋税必然缩水,与逐年增长的巨额军事开支形成强烈的反差。

    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老百姓就要以银代徭役,朝廷就要增加赋税名目,或者透支未来的赋税。

    总之,民力终将枯竭,朝廷最终赋税枯竭,所谓竭泽而渔嘛。

    当然,尤家关心的是对用兵影响最大的后勤压力,百姓的疾苦那是文官们应该操心的事,术业有专攻嘛。

    而楚云由失业驿丞,转变成米脂巡检、官军把总,这一系列的变化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尤世福没有得到消息也很正常。

    楚云点点头,郑重道明原委:“千真万确,我平定了李继迁寨佃户造反,原米脂巡检王强却在米脂县城危难之时避战。

    战后晏堂翁上疏弹劾了王强,并保举我继任米脂巡检,张府尊替我稍加美言,遂又得了一个管队官。

    护送晏堂翁赴延安府城期间,恰好赶上流贼攻城,我再立新功,保住了延安府城。

    后奉张府尊之命赴神木报捷,因延安府城再度为流贼围困之故,白兵宪破格擢拔我为把总,并着我自行募兵,前往救援延安府城。”

    楚云说得轻描淡写,尤世福却是听得惊心动魄,他清楚得很,事情绝对不会像楚云说的这般简单。

    楚云不过一裁减之驿丞,手下亦无兵,战功必是拿命换来的,其间凶险,上过阵的尤世福还能不一清二楚么?

    尤世福欣慰道:“云儿,你长大了,越来越像你爹了,也更像咱陕北爷们了。”

    终归是将门子弟,在尤世福的观念里,马革裹尸光荣,贪生怕死可耻,他自然为楚云的英勇而感到高兴,毕竟楚云的血管里,流淌着一半榆林尤家的血液。

    看了看鬓角已现白发的舅舅,楚云动情道:“这两年,舅舅为了我的差事,我娘的生计,没少操心,鬓角都白了。”

    尤世福洒脱的摆摆手,笑道:“你娘是我嫡亲的妹子,你是我嫡亲的大外甥,我要是不帮衬着你们,估计我爹都能从坟里蹦出来,一家人莫要见外。”

    楚云从随身包袱中取出二十两银子,起身向前走了两步,塞到尤世福的手中,并按住了尤世福拒收的手。

    “舅舅,铺子生意不好,我都看出来了,您就别跟我客气了,银子收下,官军里的门道您比我熟,银子怎么来的就不用我说了吧,以后还会有的。”

    楚云暗指的自然是,官军中将领吃空饷的不成文规矩。

    尤世福笑骂道:“你小子才当了几天把总,就吃上空饷了,嗯,前途无量啊,哈哈......诶,我听说麻镇村开了间小英粮铺,粮盐售价可是很低的,你知道东家是谁么?”

    楚云兄弟二人对望一眼,皆觉不可思议,舅舅是怎么知道小英粮铺的?

    就算自小英粮铺开张起,便差人骑快马来府谷县城报信,人也应该仍在路上啊。

    “舅舅,从何得知小英粮铺的?”

    “不久前,府谷县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介绍小英粮铺的纸条,全城人都知道,麻镇村开了一家小英粮铺,粮一石5两银子,盐一斤1钱银子。

    你没回麻镇村么?涛儿,你总应该知道吧,小英粮铺的东家是谁?”

    道尊!绝对是道尊干的!

    美其名曰带我出去散散心,其实,他就是嫌自己一个人来府谷县城太寂寞,硬要拉上我,一定是这样的!

    楚云心里吐完槽,锁定了元凶就是灭清道尊,讪讪一笑:“舅舅消息还真是灵通,呵呵,其实,小英粮铺的东家是我娘。”

    “嗯?是你小子才对吧,怎么着,要变卖军粮么?”尤世福盯着楚云,暧昧道。

    须知官军将校中这么干的,楚云可不是第一个,只是手法不同而已。

    麻镇村所有军户已经封了口,粮盐来自仙界的秘密不会外传,硕大晶莹的盐粒也做了处理,买家看不出来的。

    楚云索性大大方方的承认了:“官军中这点事就是瞒不过舅舅,自我爹走后,这十年,我可是穷怕了,有机会就想着捞点银子,让我娘过几年舒服日子。”

    撒谎都说得这么煽情,楚云也算是个人才了,尤世福感动得眼泪哗哗的。

    “我妹子生了个好儿子啊,老来有福啊......盐能不能都卖给舅舅?”

    尤世福名下有田二百亩,借着尤氏宗家的势力,以各种见不得光的手段,免去了朝廷的赋税和县里的摊派,故他家里并不缺粮。

    像他家这样的人家还有很多,他们手里有银子,却不会拿来买粮,须知卖粮还卖不完呢。

    反而是盐价令他怦然心动,每斤盐转手就是1钱银子的净利润,即便因同行竞争的缘故,不得不降价售卖,每斤盐5分银子的净利润也没得跑。

    而且这年头,同行之间往往都是熟人,大伙一商量,统一售价的可能性更大,如此,避免了恶性竞争,大伙才能利益最大化嘛。

    恰逢时下瑞盛昌杂货铺的生意不景气,尤世福介入盐市的心情也能理解。

    但这事,楚云这个名义上的东家,可做不得主,他必须征求灭清道尊的意见。

    “舅舅,您贸然介入盐市,怕是要得罪本县盐商吧?”

    灭清道尊是神,肯定不怕得罪盐商,但尤世福不行啊,楚云替他深表担忧。

    尤世福自然熟知此中厉害,动了本县盐商的利益可不是闹着玩的,但他也有他的小算盘。

    “你难道忘了咱尤家,在官军中的人脉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