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晚唐 » 第43章 长安城

第43章 长安城

    李宣站在门口,手里提着医院的一袋报告单,大张着嘴,看着这一幕。

    他家的门洞开着,家中的鞋柜倒在了地上,严严实实,完美地封死了进家的路。

    “这,这,这什么情况?”

    李宣抬起手,想挠挠头,结果手中的一大袋报告单掉在地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

    这时,他才注意到,他的不少邻居正围在门口,兴高采烈地议论纷纷。

    李宣走过去,一位邻居赵大爷看他回来了,连忙迎上前。

    “这……赵大爷,我家这怎么回事?进贼了?”

    李宣疑惑道。

    没想到,赵大爷根本不听他说话。赵大爷挥舞着拐杖,转头冲四周大声说:

    “喂,大家都看到了啊,这可不是我的事。”

    “我发现小李家这副情形,就一直在这儿待着,什么东西也没动!”

    李宣扶了扶脑袋。

    “这……赵大爷,都知道不是您干的。您就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都知道什么?”

    李宣又看了眼自己一片狼藉的家,无奈地向赵大爷询问。

    “哦,其实,我也没知道多少。”

    赵大爷清清嗓子,开始了讲述。

    “我刚刚走楼梯下楼散步。小李啊,你也知道,我平时都是晚上吃过饭走几圈的。”

    “然后啊,我走到你们家这一层,从楼梯口看见你们家开着门,不知道是干什么,就过来看看。”

    “结果一来,就看到这副情景!”

    赵大爷挥舞着拐杖,一只手指着李宣的家门,情绪激动道。

    “完。”

    李宣一扶额。

    白问了。

    “那……各位。”

    李宣叹了口气,抬起头,眼中仍然带着一丝希望。

    “这……你们知不知道什么情况?”

    众人齐刷刷摇了摇头。

    李宣的希望破灭了。

    “唉。”

    他又叹了口气,朝家门看了一眼,开始朝众人挥手。

    “行了行了,知道了。谢谢谢谢,都散了,散了散了。”

    众人纷纷散去,有几个人还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竖起耳朵,和其他人打听起了消息。

    见众人走得差不多了,李宣又叹了口气,看看家门,几步走进家,一把将房门关上。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跨过门口拦路的柜子,焦急地扫视了一眼客厅。

    好,装小人的箱子完好无损。李宣这才松了一口气。

    “呼,还好小人没事。”

    李宣松了口气,一屁股坐到沙发上。

    “估计……是进小偷了?”

    坐下后,李宣也不再紧张,斜靠在沙发背上,开始思索今天的事。

    “也不该啊。”

    “虽然到晚上了,这么亮的天,邻居都下楼准备去活动,哪个小偷挑这么热闹的时间下手啊。”

    李宣笑着摇了摇头。这个说法,他自己都不信。

    “那除了小偷……我还真想不到是怎么回事了。”

    过了一刻钟,李宣瘫倒在沙发上,揉了揉眉心。

    他发现,自从自己收到这造景箱后,接二连三的怪事就没停过。

    尤其是今天,事更多了。

    去医院体检,各种指标一个一个都不正常,最后医生告诉他,是机器坏了。

    好,机器坏了,回家吧。还没到家,家门又被人撬开了。

    “唉。”

    李宣又双叒叕叹了口气。

    “算了算了,去看看小人们在干什么。”

    话是这样说,李宣还是在沙发上坐了五分钟,才慢慢悠悠,不慌不忙地起身,朝客厅正中的箱子走去。

    长安城,宫城,议事大殿。

    殿顶镶珠嵌玉,有能工巧匠雕刻了一条龙卧在正中,四周朱,碧,金三色相互缠绕。朱红打底,碧绿描边,点点金色点缀,一股皇家之气油然而生。

    入门便是一条地毯,连接大门与龙椅。此时,龙椅却空荡荡,皇帝唐僖宗不知身在何处。

    龙椅放置在一处高台上,高台四周是五层台阶。台阶下,正悠闲地坐着一人,垂目看向面前的两人。

    两人正在十丈远的地方跪着,低着头,浑身颤抖着。

    此二人,一是户部尚书张加名,二便是皇帝身边一位太监,叫王为存。

    “当今天下大乱,你二人仍妖言惑众,不怕皇上将你们处斩?”

    台阶下,身着官服之人开口,声音中满是怒气。至于此人,正式宦官中权势最大的一位,姓田,名令孜。

    阶下二人头垂得更低了,恨不得趴在地上。

    “来人!”

    田令孜冲大殿外喊了一声,很快,就跑来一位急匆匆的小吏。

    “皇上旨意,把这两个,拉出去,斩了!”

    小吏一听,不敢怠慢,快步跑出大门。很快,殿外便响起小吏的声音:

    “传皇帝旨意,户部尚书张加名,侍从王为存,不思国事,罪行滔天,即日,处斩!”

    户部尚书张加名吓得面如死灰,冒险抬头看了眼田令孜,又急忙低下头,额头上布满细密的冷汗。

    至于一旁的王为存,此时却早已磕起了头,口中大喊:

    “田大人饶命啊!求田大人饶我一命!小的定不敢再乱发议论!”

    田令孜抬了抬眼皮,扫了王为存一眼,召来刚刚那名小吏,抬手敲了敲一旁的扶手。

    小吏心领神会,连忙退出,颁布新的旨意。

    小吏走出后田令孜才抬了抬手,冷哼一声,站起身,向前走了几步,站在台阶边缘才开口。

    “天下战火四起,山东一带,起义势大,义军烽火连天,人数何止上千。”

    “如此贼众,当击溃为上上策。”

    “如今,你等却建议,招安贼子头目?”

    “如此往后,大唐威仪何在?”

    田令孜在台上一圈圈踱起步子,不时抬眼扫一眼阶下二人。

    王为存此时已无心思在此,战战兢兢站起身,一步一退,鞠着躬,倒着走出了大殿。

    田令孜扫了他一眼,冷笑一声,并未开口阻拦。

    现在,殿中只剩张加名与田令孜二人。

    田令孜抬头看了眼张加名,忽然猛地跨出一步,瞬息来到台下,径直来到张加名身前。

    户部尚书张加名也抬起头,和田令孜对视着。

    过了五秒钟,田令孜突然仰起头大笑几声,声音中却全无笑意。

    紧接着,他又召来门外等候的小吏。

    小吏嘴里不出声地骂骂咧咧,但还是恭敬地走进大殿,听候吩咐。

    “传皇上命令,遣神策军副将韩无兴率军镇压匪军。”

    “限三月之期,若招安不得,如期问罪。”

    小吏眼皮跳了跳,点点头,正欲转身,又听田令孜低声补充道:

    “再遣信使,令河内节度使招安匪军头目,可封三品。告诉节度使,左神策军押司就很不错。”

    小吏点了点头,又欲哭无泪地转过身,听张加名传令。

    张加名已经站起身,拍了拍袍子,背着手开口:

    “左神策军押牙。”

    小吏微微点了点头,逃也似的飞奔出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