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莽穿霍格沃兹 » 第12章 圣经中的发现

第12章 圣经中的发现

    周六的晚上,寇马可拿着买回来的1804年法国版圣经无聊的翻看。

    马德林帮他去咨询问过了,这本圣经一般行情也就最多30英镑,在法国会贵点,但是也贵的有限,估计不会超过50英镑。

    但是他有些不甘心,因为皮质封面四角有着法国皇室的鸢尾花纹饰,下半截封面还有一个交叉双剑的盾型纹章。他觉得这可能是个和法国皇室有关的贵族持有的圣经,但是马德林咨询的专业人士告诉他,这种盾型双剑纹章有无数小贵族都会使用,至于鸢尾花,则可能是小贵族攀附皇室自己私自加上的,这种事情很常见。

    但是寇马可看着圣经扉页上用潦草的花体字写的那段话,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描述凡尔赛宫和法国大革命那时的事情。

    “我曾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徜徉,

    雄伟的喷泉散发出金色的光芒。

    林中仙女在典雅的花园中吟唱,

    巨大的神马在四方肆意飞翔。

    旧王已死,新王同殇,

    血色的浪潮摧毁了王朝的荣光。

    公爵狼狈逃离了死亡,

    弱小的男爵蹒跚西航。

    跨过锈湖将佩剑立于石上,

    落日的余晖将旧时代埋葬。”

    丢下圣经,调教了一会法老——主要是扒拉他藏在窝里的各种零食,然后没收。期间法老不停的向寇马可发动啄击,但每次都被他随手挡下,然后一记记手刀反手敲在猫头鹰的脑袋上。

    心满意足的将收集到的满满一碗零食倒入一边的箱子里锁好,任由法老趴在上面发出阵阵哀鸣。寇马可坐回了椅子上,拿出《魔法史》继续翻看。

    新看的章节主要讲述欧洲的三所魔法学校。当然,其中篇幅最长的是霍格沃兹,最短的则是德姆斯特朗。

    拿出《霍格沃兹:一段校史》准备跟《魔法史》比对着看,但是1000多页的校史让他看的头昏脑涨。

    校史作者加里乌斯·汤姆金克的文笔只能用随心所欲四个字来形容,基本是想到哪写哪,而且通篇充斥着他各种无意义的发散。

    刚说完霍格沃兹礼堂的天花板能看到外面的天气,分院仪式是在礼堂里举办的,然后没接着介绍分院仪式具体是怎么样的,就开始写霍格沃兹的楼梯。

    然后在介绍了城堡中有142处台阶,这些台阶有的又宽又大,有的又窄又小、摇摇晃晃;有的每逢星期五就通到不同的地方;有些上到半截,一个台阶会突然消失,因此要记住在什么地方应当跳过去之后,同样没有列出具体的楼梯移动路径,作者又跳去介绍天文台看星星的夜晚是有多冷。

    即使只是粗略的翻看,仍然让寇马可感觉脑袋有被灌入了大量的水的感觉。

    “这作者简直就是个灌水王!”他吐槽道。

    原本这本不是用编年体写的校史就让他在和《魔法史》没法比对着看。整本校史里面还充斥着各种作者的无关联想、没头没尾的校园都市传说、不知所谓的比喻、不知笑点何在笑话等等等等。

    寇马可估摸着如果自己总结归纳的话,整本书的页数可能都不会超过200页。

    整本校史看下来,对寇马可来说有用的信息只有几条:

    1.麻瓜是看不见霍格沃茨的,如果他们看向学校,他们会看见一个写着“危险,不得进入,不安全”牌子的废墟;

    2.不能在学校内幻影移形或幻影显形;

    3.麻瓜的各种电器在学校内会失灵;

    4.男生无法进入女生宿舍,男生走上女生宿舍的楼梯时,楼梯会变成滑梯;

    5.欧洲三所魔法学校举办三强赛是传统,不过这项赛事的危险也相当传统——在1792年,有一只鸡身蛇尾怪在三强争霸赛中横冲直撞,三位校长都被这致命生物弄伤,之后又有几届出现重大事故和伤亡后,三强赛被停办,到现在差不多100年了。

    不过书中完全没提到有求必应屋、家养小精灵以及斯莱特林养着蛇的密室这些,寇马可猜测可能是因为作者完全不知道的缘故。

    另外黑湖和禁林,作者也只是约略提了一下,说是里面很危险,但是又没写具体的危险是什么。

    与其相信作者是个乖学生,没有进入那些地方所以不知道具体的危险,寇马可更愿意相信作者的实力很差劲,不敢去那些地方探险。毕竟众所周知,熊孩子一般都会热衷去大人禁止的地方探险,而霍格沃兹里面充满了一大帮会魔法的熊孩子。

    而且在校史里,作者记录了大量的校园都市传说,说明他对这些东西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至于为什么总写的没头没尾,寇马可猜测这孩子当年在学校里可能被孤立了——孤僻+胆小+实力菜,标准的被熊孩子排斥的模版。

    要知道即使是在相对纯洁的校园,也是存在阶级和各种圈子的。

    尖子生、熊孩子之王、权贵子弟一般都处在金字塔顶层,孤僻的菜鸡胆小鬼一般只能处于最底层。

    而在校园金字塔之外,还有各种圈子,这种圈子一般都以兴趣爱好作为基础,聚集起各种不同阶层的孩子。但是这种圈子也是有一定门槛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得合群,至少能和其他人谈得来。而校史的作者先生明显不合群,从他记录的没头没尾的校园都市传说来看,像极了道听途说而且还没听完整的零碎消息。很显然他并没有获得完整信息的渠道,也就是说他被各个圈子排斥了,只能在一些公共场合零碎的听到一些碎片化的东西。

    虽然通常在美国校园电视剧里,孤僻的孩子往往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俱乐部或者社团,再不济也能加入读书会这种书呆子才会加入的社团。但是这种情况也是有前提条件的,一般来说俱乐部允许一个不合群的家伙加入,只可能是因为他有某些方面符合俱乐部利益的高超技能。

    而美国人一般来说的书呆子社团,并不是随便一个呆子就能进去闷头读书的,在美国校园剧里所谓的书呆子往往成绩都还不错,甚至是顶尖的,只是不善交际和运动,不符合美国校园文化中的某些主流而已。也就是说,要加入书呆子社团,你的成绩至少得在中上游的水平。

    而作者先生,明显既没有高超的能力,成绩最多也只能是中等水准。这一点也从旁佐证了他没有深入黑湖和禁林的原因——自身实力太差,进去就是给神奇动物们送菜。

    给校史的作者打了个水逼的名头(灌水写书+实力菜逼),寇马可将校史扔到了一边,决定以后没有必要绝对不再去看这本东西。

    给自己泡了杯茶——不是英国人常喝的那种混合红茶,而是中国传统绿茶——寇马可歇了一会。发现一旁的法老的哀鸣好像停了,转过头一看,果然猫头鹰不见了,估计又卖萌讨零食去了。

    没管那只吃货,寇马可拿起《魔法史》继续看。刚才原本想对照着校史一起看,了解下霍格沃兹的历史。结果没想到给校史灌了好大一桶水,《魔法史》反而没看多少。

    继续看着书,霍格沃兹的历史部分和校史书里的差不多,只是没那么水而且因为用编年体的缘故看起来更舒服,一些著名人物的记载也更详细更有条理。

    因为大部分内容和校史差不多,寇马可很快看完了霍格沃兹的部分,接着看起了布斯巴顿部分。

    他印象中布斯巴顿是一所女校,电影里三强赛部分有个出场镜头,这学校全是女生。另外一所则全是男生,出场镜头里全是精壮的汉子。

    但是书里的布斯巴顿则和霍格沃兹一样什么学生都招,只不过霍格沃兹的招生范围是英伦三岛和各种英联邦国家。布斯巴顿的招生范围主要集中在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以及西北非洲的部分地区。

    这所坐落在法国南部的比利牛斯山脉的某个地方,同样也用各种魔咒隐藏了起来的魔法学校有700多年的历史,整个学校是一座巨大的法式庄园,一大片花园围绕着宫殿式的建筑。

    学校的主体建筑和一部分土地,接受了著名的炼金术士尼可·勒梅和他的夫人佩雷纳尔·勒梅的资助。为此学校在校园内以他们二人的名字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喷泉,传说中这个喷泉有美容和治疗的功效。

    山林仙女组成的合唱团也在学生就餐时唱着小夜曲;圣诞节期间,宴会厅中会被装点一新,摆满闪闪发光、不会融化的巨大冰雕。

    神符马是布斯巴顿特有的神奇动物,这种金色银鬃、眼睛火红、只喝纯麦芽威士忌的巨大飞马生活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山谷内。山谷同样被施展了魔咒,不让麻瓜发现。

    “果然很法国,学校名字、校园风格和装饰都一股法兰西式的华丽风格。”寇马可放下了书吐槽。

    两只眼睛则看着书上绘制的布斯巴顿的学校徽章有点愣神,他觉得这个徽章好像在哪看到过。

    突然他站起身,从书桌旁的书堆里翻找出了一本书,然后放到桌上比对了起来。

    布斯巴顿的校徽——交叉的金色双魔杖、每支魔杖上都冒出三颗金色星星、盾型纹饰后面两匹张开飞翼的飞马背对背人立而起。

    法国版圣经上的纹章——盾型底上边交叉的双剑。

    再仔细看去,圣经的文章上哪是什么双剑,明显是和布斯巴顿校徽上一样的魔杖,只是因为磨损的关系,原本封面上的鎏金基本掉光了,魔杖旁的星星也看不清了。

    再联想到扉页花体字些的前半部分——金碧辉煌的宫殿、林中仙女、巨大飞马、典雅的花园、雄伟的金色喷泉。

    这描述哪是什么凡尔赛宫啊,明明就是在说布斯巴顿。圣经的主人明显就是在介绍他的身份,毕竟麻瓜世界的凡尔赛宫可不会有什么林中仙女、巨大飞马和金色喷泉。

    “嘶——”寇马可吸了一口气。

    原本以为只是一本普通的古董书,最多可能是贵族的东西,比较值钱。

    没想到突然就和魔法世界有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