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卖草鞋的大耳贼 » 第66章 解放东瀛人民,建立王道乐土

第66章 解放东瀛人民,建立王道乐土

    马金二人走向炊烟的同时,距离他们北方大约八十里的海面上,挑战者号唯一的主桅杆上,瞭望员“猴子”兴奋地大叫。

    “陆地!我看见陆地了!”

    糜芳一拳砸在墙上,大吼道:“架设弩车!全员整装,准备登陆!”

    闻风而动,水手们将两架模块化弩车从舱室中搬到前后甲板,进行临战组装。

    全体陆军步卒,也接到主将张郃发布的军令:准备登陆作战。

    听到作战命令,被晕船和风暴折磨的欲生欲死的新兵,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

    将士们纷纷穿戴盔甲,握紧刀枪,紧张不安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厮杀。

    战舰与海船的桨手,加快了划动速度,向着九州岛驶去。

    随着距离拉近,糜芳举起望远镜,再次观察海岸。

    海边有若干简陋的渔船,岸上除了礁石和树林,几乎看不见民居或是村落。

    桃太郎大体上判断这里是九州,但不太清楚具体地点,提议抓住那些渔民拷问。

    即便没有明轮没有风帆,凭着十六只长桨,挑战号探索者号的航速,仍然比小渔船快。

    因而,当高大的战舰驶到面前,其他渔船鸟兽四散。

    只剩一艘跑不快的小渔船,一对渔民夫妇目瞪口呆,束手就擒。

    皮肤黝黑的渔民夫妇,跪在糜芳面前,战战兢兢说着倭语土话。

    尽管土话难懂,但桃太郎纯正的本州腔,渔民夫妇能听懂。

    连比划带猜,桃太郎很快打听出具体位置。

    九州岛东北端,归属伊都国王,这里较为荒僻,没有任何士兵防守。

    国王伊鹤的居住地,位于东南方四十里的平原地带。

    糜芳与简雍张郃一番商量,当务之急是占一处可停泊的码头,尽快修补舰船。

    最终决定,先到这个叫做阿贝的渔民居住的渔村,如此,筹集食物人员材料会比较便利。

    “吾乃大汉帝国朔方侯刘备麾下,简雍总督,来此建立王道乐土,让你们吃得饱穿得暖,不受国王欺压。你的,明白?”

    依据侯爷指示,登陆成功后,总督简雍以拯救者解放者的姿态,争取倭人下层民众的支持,集中力量镇压高层权贵。

    按照侯爷的构想,消灭倭人武装后,由简雍总督设置总督衙门,负责东瀛诸岛的行政管理。

    被海洋环绕的东瀛诸岛几乎与世隔绝,为侯爷争霸天下,提供额外的兵员和钱粮,成为一统天下的胜负手。

    听完桃太郎的话,渔民阿贝夫妇知道自己不会死,一个劲地磕头,表示愿意带路回村。

    因此,拖着阿贝的渔船,汉军舰队浩浩荡荡来到名为“望海”的倭人鱼村。

    战舰吃水深,靠不了岸,不过运输船倒是可以直达渔村的小码头。

    历尽九死一生,简雍与张郃终于在九州岛望海村,成功登陆。

    在桃太郎和阿贝夫妇的陪同下,简雍一行进入村中。

    渔民早跑完了,藏到田野里草丛中,有限的财物食物都带走了,包括鸡鸭猫狗,包括阿贝家的两个孩子。

    阿贝夫妇有些尴尬,连忙保证会把村民喊回来,帮助汉军修补舰船。

    通过之前的谈话,简雍知道伊都国的渔民农夫,会上缴八至九成收获。

    绝大多数贫民渔民,平日里饥一顿饱一顿,日子过得极为艰苦。

    若是遇到征战,这些处于最底层的贱民,还要应募从军,很少有人能活着回来。

    所以简雍针对性的给出承诺,归顺大汉的倭人,只需上缴一半收获即可,即使应募参军也会给安家费,伤残阵亡会给家人一笔补偿。

    阿贝很单纯很实在,谁给的好处多就跟谁走,何况汉军比国王的武士强太多了。

    若能留下一半鱼获,自家的日子也会好多了。

    因而,他希望同村的渔民农夫,都归顺汉军,一起建设幸福美好的王道乐土。

    随着步卒陆续登岸,张郃带着一千五百步卒,抵达渔村东面的小山坡,建立大营。

    刘傅带领剩下五百多步卒,于村西搭建营寨,负责守卫码头并监控渔村。

    经过阿贝夫妇的喊话劝说,一多半渔民将信将疑来到大营前。

    这些倭人土著,看着汉军人人披甲刀枪林立的架势,如同看见神兵天将一样。

    不要说那些凶巴巴的贵族护卫,就连国王的亲卫都比不了。

    畏惧强者是人之天性,加上实打实的减税大优惠,更有“王道乐土”的美好前景。

    因而,聆听完桃太郎翻译的简雍的承诺,七八十个老少渔民当场下跪,愿意全村归顺大汉。

    汉军不抢不夺,不打不杀,是仁义之师,正义之师,解放之师!

    至于,欺压渔民越来越贪婪的伊都国王,谁管他死活?

    倭人渔民归顺,渔村也就归属大汉,作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简雍理所当然将此地命名为“德福”。

    玄德福泽!

    名字好,寓意也妙。

    按照主将张郃的计划,先斥候外出打探,全军修整三天,之后把伊都奴国一波扫了。

    糜芳很头疼,舰船全部需要大修,工匠明显不足,而且还要改建码头,以便战舰可以停靠。

    望海村渔民总共不过百口,青壮勉强三四十,人不够。

    因而最早归顺,阿贝成为大汉望海村里长。

    渔民阿贝一跃成为村官,腰间挎着简雍赐给的短刀,吃着汉军给的精细军粮,成为渔民们羡慕巴结的对象。

    拿了好处,自然要付出回报。

    阿贝表示,愿意劝说附近的村民前来投顺。

    简雍很欣慰,抛出胡萝卜:“若能说动四个村子,升为亭长,赏赐钱粮兵甲。”

    按照大汉“一里百户,十里一亭”的概念,亭长是里长的上级,再往上是乡长、县令。

    得到许诺,阿贝兴冲冲地回到村子,找来几个要好的伙伴,打起了小算盘。

    跟着强大的汉军,即便吃不上肉,也能喝口汤,想成为人上人,必须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倭人新贵族,诞生了。

    事实上,此时倭人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民族概念,也没有任何文字。

    所以,伊都国也好,奴国也罢,甚至得到公孙家族支持的邪马台,基本都属于部落兼并阶段。

    谁拳头大,谁说了算。

    以国王为首的权贵阶层,无一例外都压榨着底层人民的血汗。

    大汉总督的到来,所承诺所描绘的,是无数个阿贝这样的劳苦大众,内心最渴望的生活。

    故而,只用了两天,阿贝与同伴就成功劝说周边四个村子,先后归顺。

    简雍信守承诺,升阿贝为亭长,赐予一柄短剑,一副甲胄,若干刀枪。

    五个村子,小两千人,伐木修船的民工够了。

    对于“德福”土地上的倭人来说,军纪严明的汉军,不杀人放火,不抢钱粮妻女,太仁义了!

    仅缴纳一半收获,干活给报酬,有军医治病救伤,这不是王道乐土是什么?

    张郃趁热打铁,按照“以倭治倭”的策略,拨给粮食与刀枪,授意阿贝招募青壮组建倭人营,共同讨伐伊都权贵。

    当兵吃粮,是大多数穷苦人,追求更好生活的唯一途径。

    不到一天,阿贝拉起了百十来人的队伍,张郃派了一名亲卫担当教官。

    就在张郃准备向伊都进军的时候,伊都国核心居住区,已经人心惶惶流言满天飞。

    咬牙切齿的伊都国王,伊鹤,派出军队大肆搜捕。

    近两日,有诡异的“幽灵”于夜间闯入居住地,频频洗劫权贵,还刺杀了三名守卫。

    伊鹤不信什么幽灵,认定有人装神弄鬼,最大的可能是奴国的奸细。

    不管是谁,都必须抓住他,否则王权的威信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