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神话大唐从金榜题名开始 » 第二十九章子法则的想法

第二十九章子法则的想法

    望着程咬金收起外丹棋盘,转身就走的身影,周元坤一脸问号。

    他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也好,省了不少事。”

    直到程咬金出了小院,他也没有叫住对方,也没有解释的意思。

    “得了你的好处,将来再偿还,你的事情,我还是不要参与了。”

    周元坤抬头,目光望着苍穹,隐约看到了一方大势凝出。

    这是一方阵法大势,范围之广,以他现在的修为,还无法看到全貌。

    但,他可以猜的出来。

    因为这大势很熟悉,与他刚刚才出来的外丹棋局一样,就来自那外丹棋局之中。

    “大唐要动手了吗?”

    周元坤猜测着,这并不难猜。

    与程咬金接触的时间不长,却在他那里得到了不小的信息,再结合外丹棋局之中的参悟,真相也就出现在了脑中。

    “程咬金,或者说是皇帝陛下,要以外丹棋局布下一方大阵,笼罩整个大唐。”

    “棋局布下之后,大唐也就算是真正的有了些自己的力量,对于仙神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大的敬畏。”

    棋局的表现形式乃是各方棋局,小龙,大龙。

    其效果则是布下之后,可借用棋局之力对敌,将敌人炼化,变成能量,为人族所用。

    这个能量为大阵炼化之后,最为纯粹,可以用来提升自身的力量,恢复精力,乃至是修炼。

    不比真正的修炼者体内的法力要差。

    这也是这棋局为何名为外丹棋局的原因,所谓外丹,就是被炼化的敌人。

    “看来,大唐也知道仙神的高傲,知道这后果,在想办法解决。”

    “外丹棋局就是他们想出的方法,第一个手段。”

    “这是第一个,却肯定不是最后一个。”

    周元坤觉得,这外丹棋局的进行应该不会有多难,因为目前为止,没感受到其他势力的阻拦,大概率会成功的。

    只是,他却并不因此开心。

    身为人族,还是大唐的官员,阵营天然就在人族这一边,他也愿意。

    就现在的情况,他很清楚。

    “那些仙神不阻拦,不是不清楚大唐的行动,而是不在乎。”

    他们根本就不介意大唐拥有自己的力量,或者说,外丹棋局的力量不被他们放在眼中。

    哪怕是最终完成,最后所获取的力量,也远不能与真正的仙神相比。

    只是让大唐自己更加强大一些,却也不会强大的太多!

    至少,肯定是不足以具备与他们抗衡。

    就像是看到一个孩子拿着木棍,削成了木剑一般,力量是多了一些,但本身还是孩童。

    “这世界,水真的很深啊。”

    周元坤若有所思。

    目前为止,他接触了神祇,罗汉,官府,三方势力。

    似乎是势均力敌,可他清楚,这只是表面上而已。

    神祇与罗汉一方,不过是刚刚接触到普通一级的存在。

    罗汉之上还有菩萨,佛陀,佛祖;

    神祇体系之中也只是接触到了河伯,按照正常的逻辑而言,其后面应该还有龙王,帝君,天尊什么的…

    两者在各自势力之中都算不上什么大人物,甚至可以说只是很普通的小人物,连强者都算不上。

    而大唐,如今所表现出来的,几乎已经是他们的全部了。

    一个是全力,一哥是随意,依旧是处于同一个水平。

    由此可见,这其中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算了,那些不是现在的我可以操心的,还是老老实实的修炼吧。”

    “真想做什么,也不是现在去做,实力上来之后,才有资格去做,也才能去做。”

    周元坤摇头,散去脑中的念头,继而开始消化自己这次的收获。

    在外丹棋局之中,他参悟出了法则群的法宝提升之法;

    还参悟出了实力提升之法。

    简单来说,就是浩然之气的提升之法。

    “法宝之内的法则,完成法则群的构建之后,可以在时间之中,靠着数量,数倍乃至是数十倍,数百倍的提升。”

    “我的浩然之气,也可以按照法则群的方法,构建子浩然之气,让他们提升之后,反馈于我。”

    “不过,法宝之力的提升,靠的乃是时间,自然就可在时间之中提升…这其中的道理,我还参悟不透。”

    “感觉是自然而然的,乃是天地自然的规则,只要法宝到了第三层境界,创造了自己的法则,那么时间就会自然帮助其成长。”

    “故而,只是需要完成法则群的构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浩然之气不同,时间不会帮助浩然之气成长…我需要另外找到一个东西,代替时间的存在,产生同样的效果。”

    周元坤想着,很快就想到了收徒。

    在他前世之中,历史世界之内,儒道的创始人孔子,就收下了七十二名弟子。

    在历史世界之中,其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儒道思想,将其发扬光大。

    但这种事情,若是放在神话世界之中,就让他脑洞大开,有了新的想法。

    “儒道最重要的是参悟,是知识,只要参悟了,学会了,就可以变成力量。”

    这是他在人文之书中所创造的第一道法则,知识法则的力量。

    想着孔老夫子的事迹,周元坤在想,自己是否可以也学着他,收下七十二名弟子,将知识法则分出子法则赋予他们。

    然后,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能够同步看到他们的领悟,继而开始学习。

    完全反馈,弟子会了,师傅也就会了。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

    但,没关系。

    对于学习来说,最怕的不是学习难,而是没有头绪,没有东西去学习。

    再者,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定单位的时间内,所能看到的东西,信息同样是有限的。

    这样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对于知识的获取,参悟。

    另一个,独自学习,参悟,就如同摸着石头过河,难度太大;

    而若是有人已经将其学会了,参悟了,就相当于搭建了一座桥,后者再想要学,那就要简单的多了。

    收下弟子,他们只要学会的东西,他这个师傅,也可以看到。

    然后过桥,学习,那就要简单的多了。

    “嗯,方法是可行的…也没什么问题。”

    “那么,接下来,就是完成法则群的构建了,看看我现在能够分出多少子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