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身为农民的我,被始皇帝求当仙师 » 第二章 重农抑商的讲解

第二章 重农抑商的讲解

    嬴政在这边,听到这些,露出认可之色的点点头:

    “不错。大秦能够统一天下,就是因为军功爵制、重农抑商的协助,才有六国被朕领导的大秦所消灭,只要有百姓能够通过建立军功获得爵位,重视务农,催生更多的大秦人口,这兵源和军队强大战斗力,才有真正的保证。”

    “难道,商君变法还有错吗?”

    扶苏听了他的讲述,心里不由自主的产生一个问题,问着:

    “那商君变法不适应如今的大秦,跟先生说的有什么关系?”

    韩辰拍了拍摇椅的扶手,正色道:

    “有的。那就是商君变法中,重农抑商的国策,在大秦未统一之前还好用,但在大秦统一后,就不好用了。因为现在的大秦是从六国之中,接受曾经的领土,在大秦治下成为一郡之地,不再饱受战乱的百姓,也可以得到一次休养生息。”

    “故而重农抑商的国策,没有必要再被持续之下,应根据大秦统治下的各地郡县实际情况,取消以农为本的国策,扶持商业快速发展起来,从而调动富商巨贾,在大秦各地进行货物运输,恢复经过中原上百年乱世割据重创的百姓民生。”

    从实际角度出发,大秦统一天下,算是百废待兴;

    可如今的秦始皇,滥用民力,导致天下最为沉重的徭役,全都分摊到了大秦百姓的身上,为之后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天下统一的局面再次陷入乱世之局,埋下最为致命的伏笔。

    所以,大秦想要稳固统一,注重民生发展便是首要。

    “可是重农抑商乃是国策,历代先王从来没敢碰过,一旦取消,兵源岂不是得不到保障而影响了战斗力。”综合交叉分析,扶苏通过思考,说到这个问题上。

    “担心兵源得不到保证,那我问你?”

    “大秦统一六国前的人口是多少?”

    “统一后又是多少?”

    见他担心这个,韩辰故意问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扶苏认真地思考着……

    嗯……没有留意过,还真不知道。

    对于大秦统一前后的人口对比,嬴政认真地想着;

    根据他在位的第十年,大秦在未统一六国之前,经过司徒计算,人口大约在六百到八百万之间,统一六国后,再加上如今征服了百越,人口估摸着已经在……

    “别想了!在两千万以上,大秦如今治下的人口。”

    韩辰说出大概人口总数。

    扶苏震惊地脱口而出:“两千万?!”

    两千万!?

    嬴政被震惊到都不敢相信,他治下的大秦已有了两千万以上的人口,还是通过吞并六国、百越得到的庞大人口,难怪,说了已经无需重农抑商的国策加持。

    因为兵源,可以从六国百姓、百越地区给招募过来。

    “如此说,先生,对于现在的大秦统一天下的局势,就是没必要执行重农抑商,对于这一点是必须改变。”

    扶苏说着,没想到人口一时不查,居然有了那么多;

    两千万以上,数量好多。

    “正是。重农抑商的作用,不过是催生人口增多,相反被抑制的商业,则是被商君变法压制的很彻底。”

    “只要取消对抑制商业发展的国策,商人可以通过天下百姓需要的货物,运输到各地去贩卖,民生最大程度上,就可以得到恢复和给百姓收入、大秦的税收进行增加。”

    韩辰把其中道理说清,因为华夏帝制两千多年的历史,重农抑商,被历代王朝当成首要的执行政策来做,加上愚民政策,将农民绑定在田地上耕种,一生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不准百姓从商荒废田地。

    这样的重农抑商国策,必须改变。

    农业、商业的共同发展,必须在大秦内得到一个平衡。

    不至于未来的华夏国,落后西方几百年的时间。

    商业的扶持很重要。

    百姓开智也是。

    嬴政仔细听了,确实有几分道理,人口在统一天下就得到巨大的补充,原六国百姓和百越的百姓都成为了大秦的子民,从而不再需要重农抑商的加持下,继续稳定基本的人口增长。

    扶持商业,对于税收的增加,亦有很大的好处。

    不过要是人人都从商,岂不是农业就会被荒废。

    当嬴政想到这样的问题,扶苏也顺着那样的思考想到这个问题。

    “先生,要是人人弃农从商怎么办?天下粮食产量岂不是会锐减,到时候天下百姓挨饿怎么办?”

    “饥荒可是大秦曾经面临的灾难之一。”

    扶苏问出这点最为担忧地问题。

    “挺聪明的,考虑到这上面,说明对其还是有一定的见识。”

    “那么,这就是我们该上的第一课。”

    韩辰从摇椅上起身,挥手一下,一块被支架支撑的大黑板,瞬间出现,讲桌也在旁边出现。

    扶苏诧异地看着,凭空变出,这位先生到底是什么人?

    不会就是父皇为了长生不老,所经常说的仙人吧?

    拿起粉笔,在黑板间写下一行字:

    农业与商业的本质区别。

    “那我问你,商业、农业的本质区别究竟在哪里?”

    韩辰拍了拍黑板,向他提问。

    扶苏仔细思考,摇摇头,这方面没有仔细研究过。

    “其实本质区别,在于分工明确,农业负责生产粮食,商业负责货物运输。对于大秦帝国这刚刚统一的大王朝,社会构建形成的士农工商都不可或缺。”

    “而商业最初来历,也是基于农业上被农民用粮食换取别的货物,诞生而来。再来问你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农业又是为了什么而诞生的?”

    说了商业诞生的来历,韩辰就提出农业是为何而来?

    对于这样的问题,不管是扶苏,还是嬴政都被难倒,还真不知道农业,究竟为了什么而诞生的?

    扶苏仔细想了想,商业是基于农民用的粮食交换别的货物而诞生,农业……

    根据先生说的重农抑商,扶苏想到了粮食是人口增长的最大原因,农业的出现是基于农民对粮食所需,才有的诞生。

    “先生,是百姓需要粮食吃饱。”

    扶苏想到了答案,立刻说出。

    嬴政愣住,百姓需要粮食,这不就是百姓为了不挨饿,需要努力种出粮食的最根本原因么!

    说了不就等于白说。

    “的确,正常理解来讲,的确是因为百姓粮食吃饱,才有农业的诞生。不过,更浅显的道理,可不止这个,农业的发展,更是代表一个文明兴盛与衰败的关键因素,粮食多还是粮食少,间接影响一个帝国的存亡。”

    “增加与减少的人口,都会基于农业产出的粮食总量决定。”

    “不过最核心的要素影响,还是在于这两个字:

    气候。”

    韩辰说出最关键的因素。

    “气候?!”

    扶苏语气震惊,被先生提出的气候给搞蒙了。

    农业的发展,还能影响帝国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