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身为农民的我,被始皇帝求当仙师 » 第十一章 打造新天下粮仓的目标(求追读)

第十一章 打造新天下粮仓的目标(求追读)

    咸阳宫。

    “老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年。”

    被嬴政照进宫的李斯拘礼,敬语道。

    嬴政放下竹卷,左手紧握剑柄,转身后走了过去,看着跪地觐见的李斯,嬴政就往龙椅上坐去。

    “来了就好。李斯,作为大秦帝国新时代的第一位丞相,你在朕统一六国十年中是尽力辅佐。

    一路过来,实在是辛苦你啦。”

    嬴政说了客气的话,统一六国,李斯贡献不在少数。

    “老臣不辛苦,不是始皇帝陛下提拔老臣成为丞相,焉有老臣如今的地位。不知道陛下召见老臣,为了什么事情?”

    被招进宫觐见,李斯觉得有事儿。

    “朕召见你,不为别的,新建南方粮仓的事情而来。”

    嬴政没在继续坐下,反而走向了大秦帝国的疆域地图,尤其是指的百越地区,被李斯看在眼中。

    “陛下,打算在百越地区,新建我大秦的又一粮仓?”

    李斯不解地问。

    “不错。秦岭到淮河一线以下的南方是大秦多雨地区,降雨量是大秦北方,几十上百倍之多,朕打算效仿秦昭襄王时期,治理巴蜀地区的政策一样,将百越地区,打造成我大秦帝国的第二粮仓,扩大粮食生产,供养更多百姓。”

    为了能够取消重农抑商政策,扶持商业跟农业相辅相成,嬴政打算在百越地区开垦更多的农田,供给两千万以上的人口,解决可能因为巴蜀地区,供应不上粮食会闹饥荒的问题。

    “陛下,百越地区虽被大秦征服,但此地多以瘴气多为主,丛林环生,未有开化的百越人居多,想要像巴蜀地区那样,在百越地区开垦田地,怕是很难。”

    处在南方,地势复杂,李斯可是知道此地区可没那么好,想要打造成巴蜀地区那样的天下粮仓,难以实现。

    “朕知道,可大秦统一天下,注定要更多农田产出更多粮食供养天下百姓,仅巴蜀地区所产的粟米还远远不够,唯有在南方找到适合的农耕地区,才能种出更多粮食有更多的人口。”

    “若是百越地区不适合,还有哪些地方适合作为大秦帝国的又一粮仓?”

    嬴政指向大秦地图,转身地问道。

    李斯拘礼,上前看了看,根据地图的郡县标记,斜身地告知:

    “原三晋之地,齐、燕地区,都不适合作为大秦帝国的又一粮仓,唯有处在淮河以南的原楚国地区,适合作为大秦帝国的后方粮仓去开垦更多农田。”

    “楚国昔日带甲百万,物产丰富,地之广而人之多,产出的粮食,不比巴蜀、关中地区的少。荆楚地带、淮河以南,那一带广袤的区域,适合作为大秦帝国又一片沃野千里的农田耕种,只要派出知农事儿的官员就可以将其打造成不亚于巴蜀地区,产粮的第一粮仓。”

    “粟米也可以多到粮仓都放不下,够两千万百姓吃饱喝足。”

    推荐作为天下粮仓的地区,李斯首选淮河以南、荆楚地带的原因,因为楚国在此地盘上有着多年开发,有关农耕方面,不比秦国的差。

    只要利用起来,这一带区域,必然会成为大秦帝国的最大粮仓。

    “粟米虽好,在朕看来,这片区域应该可以种上其他粮食。”

    嬴政顾视这原楚国的地盘,此地,可以种上水稻才更好,关中、巴蜀产粟米,这片区域种水稻,粮食收成必然颇丰,不怕重农抑商取消后,粮食减产。

    “陛下,除了粟米之外,难道还有一些粮食可以耕种?”

    李斯颇感好奇,询问。

    “不错。除了粟米,在百越地区有一种农作物,产量丝毫不比粟米差,名为稻米或者可以叫水稻,此稻米产量是粟米的二倍有余且可以达到六担以上。”

    “朕已册封扶苏为监察御史,派往百越地区寻找此稻米,一旦找到,朕会立马将此稻米推广开来,来年开春,在淮河以南的地带推广耕种。”

    把扶苏派往百越地区,符合嬴政心中的预想,扶苏虽未满二十,不过从六国统一后的这一年,已经接触不少政事儿,为了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嬴政只能把扶苏册封为监察御史,前往百越地区总览一切政务,锻炼其处理朝政的能力。

    加上韩辰先生,已是扶苏半个老师。

    只要扶苏干事能力强,不循规蹈矩且懂得变通,嬴政绝对会在众儿子之中,选择长子扶苏为大秦太子,将来继承他这始皇帝的位置。

    “陛下,还是看看此稻米,到底在不在百越地区?”

    “况且,扶苏公子被派往百越地区,陛下难道不怕六国余孽,害了扶苏公子么?”李斯说出一些担忧的事情,毕竟,六国灭,可六国余孽还在。

    “朕不怕,扶苏若是怕了,就不配是朕大秦的长公子!”

    “现在,朕如今四十有二,不知道哪一天就会突然死去?”

    “在朕所生的众多儿子中,也就只有扶苏处理政务的能力较强,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太过迂腐。现在的扶苏,虚心求学于那位韩辰先生,相信,扶苏会有朝一日会懂得不同立场的考虑和变通。”

    “过些时日,你随朕去拜访韩辰先生。”

    “朕,有关大秦未来的许多事情,还想请教韩辰先生。”

    “若是对大秦有用,朕,绝对会拜韩辰先生为我大秦国师,我想,这般人才,见解与我们这帮人不同,单凭南北气候分辨,绝对是有经天纬地之才。”

    嬴政呢喃道,顾视眼前的大秦地图。

    “老臣明白,若为我大秦所用,老臣一定会为了大秦,恳求韩辰先生出仕。”李斯恭敬地说着,在听了给扶苏公子讲的课程,已经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自己虽是大秦的左丞相,见识不如那位农户少年,若为大秦千秋万世,自己绝对会辅助始皇帝、扶苏公子,为大秦,必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与此同时,农庄。

    回到农庄,韩辰拎起这一小袋,靠卖土豆获得的小钱,心想秦半两难赚呀,真想当个地主、圈地、雇佣农民帮他,收土豆卖出去赚钱。

    可惜,这时候的秦朝,六国统一也才刚刚结束一年有余,地主阶级还没有在这时候成形。

    “先生!”

    耳熟能详的声音,在屋外叫着。

    韩辰斜身直视,看向外面,向自己挥手打招呼的扶苏,就知道是他,三天两头往自己这边跑。

    过了一会儿……

    屋内。

    “先生,多有打扰,还请见谅。”

    扶苏拱手礼,致歉。

    “别了,你打不打扰,我很清楚。”

    “说吧,登门拜访,不会又想听我讲接下来的课程吧?”

    韩辰已然习惯,他虚心求学的态度还真是毅力够好。

    “先生不想讲的话,学生可以不听。”

    “来这里只是告诉先生,学生将会前往一趟百越地区,寻找先生说的稻米。”扶苏来这里只为告诉他,即将前往百越地区,走之前还想看一看,有没有机会听到先生后面讲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