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身为农民的我,被始皇帝求当仙师 » 第二十七章 番薯进献给始皇帝

第二十七章 番薯进献给始皇帝

    “进献?”

    韩辰拍了脑袋,差点忘了!老赵和老李都是朝堂的谏官,可以面见始皇帝,说不定真能进献上去。

    “如果真能推广出去,我在这里,多谢李大人的帮忙。他若为百姓着想,希望这高产农作物能够改善民生,让全天下的百姓吃得起饭又能穿的暖。”

    “此功劳,全算是李大人的。”

    不介意把这功劳让出,韩辰可不希望青史留名。

    “功劳怎么会去抢你的。小先生为我大秦着想,向我们这些谏官出谋划策,岂能独占小先生的功劳。”

    “到时候,进献给始皇帝陛下,我等定为你记一功!”

    拘礼,李斯拿起几个番薯,转身急忙地离开!

    “等……”

    话音未落,看他已经走远,韩辰都还没得及说土豆和玉米。

    “算了,谏官的话,应该能让始皇帝相信番薯高产的事情。”

    韩辰不说什么,任由老李远去。

    等他们来的时候,再说土豆和玉米。

    “看情况,不能直接去见始皇帝,通过关系上的媒介,就可以由别人代替你,改变秦朝的历史。”

    来自祖母的声音,刻意说了这句话。

    “媒介?原来还可以这样。”

    是韩辰没想到的情况,既然会在机缘巧合之下,搭上始皇帝身边谏官的关系,苏浮的父亲难怪是做官的。

    敢想,根本不是什么做生意的,而是家族集体为朝堂效力。

    ……

    咸阳宫。

    “叩见陛下,陛下万年。”

    李斯恭敬的行礼。

    “免礼吧。你去问,小先生如何说?”

    嬴政边批阅奏疏,边问。

    “小先生说过,没有世界尽头,而且海外财富多为奇珍异宝,运到大秦贩卖,可以借此大赚一笔。”

    多半说的是探索海外,无需担心一些有的没的,李斯刻意强调奇珍异宝,没有所谓的世界尽头。

    “如此说来,探索海外是实在必行?”

    嬴政问着。

    “正是。不但实在必行,也必须挑个适合的时间,出发前往海外,到时候还要问小先生什么时候前往?”

    出海的话,需要从韩辰先生那里,知道更多海外的事情。

    李斯觉得,等到特定时候,还要韩辰先生给出准确时间。

    “那就到时候再去问问。”

    嬴政瞟了一眼,留意到李斯手中拿着一个东西,全是泥土,好像是上次刚和韩辰先生一见,挖到的那个农作物。

    “李斯,你拿的那个农作物,是韩辰先生那里得来的吗?”

    提醒似的,嬴政眼神目不转睛地直视。

    “正是。陛下,此物为番薯,和粮食一样可食用,被韩辰先生精心培育过,亩产可达到三十担以上。”

    李斯话音刚落,嬴政的毛笔,就从手上掉了下来。

    怕被始皇帝责骂,李斯双膝跪地,说明缘由:

    “此物可以达到三十担以上,并非老臣在说谎,而是韩辰先生说的,此物种植几乎不挑地,在北方、南方等有田地的地方,均可以种植。”

    嬴政眼神微微泛有肃杀之意,胆敢说谎就意味着是故意哗众取宠,所以,谅李斯也不敢说谎。

    “所以,此物,真的是韩辰所种培育出来的高产农作物?”

    嬴政再次想确认一遍。

    “老臣不敢撒谎。陛下若不信,可教人拿下去耕种即可,是否能达到三十担?只看结果怎么样?”

    李斯为此,不信的话,可以实验耕种。

    “如此也好。由你李斯来负责,在你的封地内推广,用少量的田地耕种,不要全部种植此物就行。”

    这事儿,嬴政直接嘱咐他。

    “老臣明白。”

    结果是自己负责,好在封地内的田地多到用不完,李斯可以拿出一部分,在田地播撒下去耕种。

    与此同时,农庄。

    韩辰蹲下来,眼中钟表图标,时针快速转动,窥视几周后的未来田地,得出了土豆产量总计:

    2056斤。

    换算担数,过了二十担。

    “二十担,果然比较高,难怪清朝后期会有那么多的人口。”

    “人口数量,达到了几亿之多。”

    韩辰喃喃自语,心想加上土豆,产量必然可以为大秦的人口增长,在两千万的规模上增加三四倍。

    如此,破八千万人口,达到一亿规模倒是可以。

    保守估计,韩辰不确定有这些农作物的存在,能不能改变大秦的未来?不过即使经过推广,影响力估计还是不够,二世而亡发生的结局还会发生,改变不了什么。

    要不等到老赵、老李来的时候,跟他们讲一下大秦的历史走向?

    不行!

    说了也不会相信,毕竟,谁会对大秦未来选择相信。

    说了,多半会被官吏处理。

    危言耸听,怕坏了规矩。

    正要回去屋内时,韩辰怔住!缓缓抬起右手,隐形的蓝色护腕出现,镶进护腕表面的剔透水晶,闪烁微微蓝光。摸了脑袋右侧的太阳穴,韩辰闭目的感应,她的意识果然在这个时代。

    没错,距离很近,不过,详细的位置还不知道在哪里?

    “小千泷,再等等吧,一定会找到你!”

    攥紧拳头,韩辰来了这里几年,终于知晓她在这个时代的下落。

    ……

    几天后,咸阳宫。

    “墨家拒绝投降?”

    被李斯禀报,嬴政复述一句,没想到大秦都向墨家释放了善意,到头来,墨家依旧不识好歹敢继续和大秦帝国作对。

    “告诉流沙组织,四万两黄金,彻底剿灭墨家机关城,朕会授予爵位和黄金给他们流沙组织。”

    嬴政下达诏书令!

    “诺!”

    李斯告退,即可去办。

    谁能想到墨家不识好歹,非得迫使始皇帝陛下,下达那最后的诏书,用最狠的方式覆灭墨家据点。

    嬴政继续批阅奏疏,最后一份奏疏批阅完成。斜视旁边一堆的竹卷,要是用布之类的材料代替竹卷书写,也许最好,但布的生产十分繁琐,人穿的布料,多是蚕丝、麻布等制成。

    布用来写字,的确过于奢侈。

    不知道博学多识的韩辰先生,能不能改变这个用竹卷写字的材料代替?竹卷用多了手臂都觉得是重。

    “赵高!”

    嬴政威严的语气,叫了一声。

    “老奴在,陛下。”

    过来的赵高,拘礼道。

    “备一份重礼,取千两黄金。”

    嬴政嘱咐。

    赵高一听,没犹豫,“老奴这就去办。”

    备重礼,就是为了韩辰先生,嬴政几乎将大秦的未来寄托他,如何走出属于大秦帝国千秋万代之路?

    只有韩辰先生明白,真正做到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