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身为农民的我,被始皇帝求当仙师 » 第四十章 冶炼厂、愚民政策的错误

第四十章 冶炼厂、愚民政策的错误

    “多谢小先生解惑。”

    嬴政再次确认的没错,帝位和权力一旦分开,帝位将不再重要,无论谁继位对百姓来说都不重要,稳定才是首要。

    所以,就再稍等一下,将来再在扶苏和阴嫚之间,选择一个人来继承帝位,等他这始皇帝死后,关于皇帝的权力,也将尽归新阶层所有。

    确保在皇室与百姓之间,保持平衡。

    “以防万一,选择的话,还是扶苏公子继承帝位比较合适。论守成,扶苏公子,算是最适合的,毕竟,与始皇帝相比,倒是会体恤百姓。”

    什么情况都没改变下,韩辰更倚重于扶苏继承帝位。

    至少不像胡亥那样,对朝政胡来。

    “小先生更偏重扶苏公子,是不是更看好这位长公子呢?”

    不解地问,嬴政想看看他的看法。

    “不,只是什么都没改变的情况下,扶苏公子最为适合,守成属他最行,虽然性别上有点迂腐,不知晓变通是了。”

    历史上扶苏给人的印象,韩辰思考着。

    不知道扶苏的身份,在嬴政看来,没有发现扶苏已经因为他的教导,改变,至少学会了更多思考。

    “小先生,还有老爷?”

    推开门的李斯,环视他们,不免惊讶地叫着。

    嬴政转身斜视,质问:

    “怎么突然闯进来?”

    李斯拱手礼为敬,致歉:“对不起,不知道是老爷前来,而且我是为了先生委托办的事情前来。”

    看情况有事儿来交付,嬴政询问:“办的什么事儿?”

    李斯回道:“是水泥,前些天小先生给了一个配方,说是可以稳固垂起的房子,防止建好的房子倒塌。”

    嬴政仔细思索着,再看向他,稳固房子用的?

    “不易推倒,主要用于建造,以及打地基方面专用。”

    “混凝土知道吗?”

    韩辰反问。

    嬴政、李斯相继摇头,不太清楚。

    “跟我去个地方,你们看看就知道啦。”

    韩辰负责带头,带他们前往正在建造的作坊现场。

    过了一会儿……

    建造作坊的现场。

    匠人们分开施工,一堆的沙子和水泥外加水,正被匠人用锄头混合搅拌,很稀很有粘性。

    嬴政、李斯相继走来,看向匠人在搅拌的沙子加粉末水泥。

    “这就是混凝土,造墙用的,无论地基还是筑墙都能用到,主要作用就是稳固,不易让房子容易倒塌。”

    “不过要等干了以后,才算稳固。”

    韩辰说明水泥加上沙子的用处,这就是混凝土用来稳固房子所用。

    目前作坊建造,还在深挖打地基。

    “看样子,小先生发明的水泥,还是能取得建筑方面的成就。对了,建造作坊,不是说要什么煤炭和钢筋吗?”

    “小先生,你之前说的那些呢?”

    嬴政环视周围忙活的匠人,双手摆开地问着。

    “在临时搭建的冶炼厂那边,上次老李把煤炭找到,解决了燃烧材料的问题,带来的那些生铁还在被匠人们冶炼当中,不知道依我的方法能不能把钢筋做出来?”

    带他们去看,前天被老李找到煤炭就运送回来不少,匠人们建造临时冶炼厂,应该正在加工对生铁的冶炼,是否能打造成钢筋还是未知?

    韩辰前面走着,很快到了临时冶炼厂。

    生铁经过高温燃烧,化为铁水,灌入一个模具中,慢慢冷却,修长达到五米的钢筋条慢慢凝固。

    钳子夹住钢筋条,从模具中取出,几个光着膀子的匠人,手我铁锤,使劲敲打还未散热的钢筋条。

    咚~嗒~咚~

    敲击声不断,匠人们费劲力气,将钢筋条给打直、打长。

    目睹刚才的全过程,嬴政、李斯都不免惊讶!

    生铁化为了铁水,倒入那个里面,居然就把一根铁条做了出来。还要经过匠人们的不断捶打,将杂质去掉,不可思议,这就是韩辰先生说的钢筋条。

    “小先生,抱歉!”

    一名匠人走来,道歉:“钢筋条的产量还不是很高,一天下来,匠人们敲打,只能做到三到五根,费时费力又不好,这样下去距离目标数量还差很多。”

    韩辰挥挥手,“我清楚,无需道歉。想要提高生产量,还得依靠水车,你们按照我的这份图纸,打造水车出来,找一个靠近河流的地方把水车按上。”

    “到时候,就把冶炼厂搬到那里。”

    匠人接过图纸,看了看,随即拘礼:

    “诺!贱民告退。”

    嬴政看着匠人离开,颇感好奇,问着:

    “小先生,水车是何物?”

    韩辰转身过来,告诉他们,“水车是一种机关术造物,借鉴墨家机关术,我自己动手设计的一个水车,可以借用水力,进一步提高钢筋条的生产量。”

    …

    “机关术?”

    嬴政呢喃自语,想起了需要造船的公输家机关术,就疑惑地问道:

    “小先生,振兴大秦,你之前提到过要给百姓开智,请问,这开智,究竟以什么方式进行开智?”

    韩辰往一边慢慢走去,他们跟着。

    “开智的话,当以振兴教育为主,这亦和振兴大秦长盛不衰有关。顾名思义,读书写字乃是主要手段之一,准许百姓去研制诸子百家的学说,可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标。”

    “只有百姓都能读书学字,扫除文盲。”

    “大秦帝国的长盛不衰,也会因为年轻一代的强大,被朝堂利用,不怕大秦中途基业瞬间崩溃。”

    振兴大秦,亦和国民教育有关,韩辰说出只有培育足够的人才,大秦多方面的政治和经济、军事等都会有振兴,持续到工业革命的展开。

    “如果百姓都能读书写字,开了智,商君变法立下的愚民政策,岂不是百姓会有不满的时候,会给朝堂带来极大冲击。”李斯担忧部分问题。

    商君的愚民政策,志在弱民,因为这可以有利于大秦君主的统治,一旦开智,对大秦是极大的冲击。

    “不会的!”

    韩辰厉声一句,说明:

    “商君变法的愚民政策,你要是针对以前的大秦百姓还好,但今时不同往日,大秦是统一中原和百越的。愚民政策,对此刻的大秦是有害处的,若是继续将百姓捆绑在土地上一直耕种,财富的来源,也就只有土地这一份,其他财富收入都没有,朝堂的税收一直很少。”

    “想要创造更多的财富,必先给百姓读书写字,准许经商,以及做其他行业,因百姓经营有关财富的行业多了,大秦才会因为税收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