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四爷往事 » 有钱真好

有钱真好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四爷现在很富,相当富。一改往日颓废,算是彻彻底底吃到了盗墓这行的红利。真是开张吃三年,只觉得这钱来的跟大风刮似的,完全忘了墓中凶险。

    百灵鸟明白四爷现在的心情,他当时不也如此膨胀嘛?甚至比之四爷过犹不及。

    哑巴还好,他虽猜到了董氏兄弟的心思。但大家没有撕破脸面,万一是他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并没将心中所想告知四爷。但经历了此事,心神有所成长,并不像四爷那般得意忘形。

    四爷悟了,大彻大悟。他原来当兵拼死拼活的才能挣下些饷银,如今呢?挖挖坑,开开棺,这几万银元就来了。当下暗暗发誓,要将天下古墓盗尽,做一做这中华首富。

    百灵鸟及时泼了冷水。

    以购买装备,招揽人手为由,硬是要走了四爷手上的银票。四爷本不想给,奈何哑巴在一旁帮腔。这才极不情愿的将银票给了出去。

    四爷这么飘是有原因的。民国初期,银元的购买力相当强,在BJ西直门大街买一套有四十间房,且带电灯、电话、花房、车马的豪宅,全款也就五千五百银元。四爷以往一个月的军饷是四百银元,这可不是普通人的工资。民国一五口之家一年所花不过两百银元。最为贫困的,一个月才能赚得两枚银元。

    百灵鸟不但收走了四爷银票,还不知从哪整来两本盗墓心得,让四爷和哑巴共同学习。

    不过钱还是要花的,要不下墓干什么呢?不就是为了享受美好生活嘛?

    当下就买了套宅院,坐落于城墙边上,有些僻静,但还好价格便宜,又是个大宅院,足有二十间房,家具齐全。花费两千六百银元拿下。

    又请了做饭的妈子和几个下人。妈子一个月给十枚银元,几个下人吃住全包,一个月只能各得五枚。

    这才稍微平息了四爷的不忿。

    百灵鸟有些头脑,又盘下一城门口的茶楼,不但每月能进些银子,还可捎带脚的打探各路消息。如今各路军阀表面平静,实则暗涛汹涌。这一下茶楼加上伙计等人又花费出去四千七百枚银元。

    加之又从牙子那里定做了三套顶好的盗墓装备。什么新衣服,新家具之类的。林林总总又花出去一万三千七百银元。

    反正是花费了不到两万四千银元,还剩一半呢。这一套安置下来,没什么心气的就可以养老了。下去一趟就够养老了,这盗墓真是暴利。

    这也使得民国年间盗墓之风盛行,一是没人管,只要能找到,怎么挖都行。二是洋鬼子的大笔资金流入古玩行当,洋鬼子花起钱来是一点不心疼,往往是溢价几倍依然供不应求。甚至有洋鬼子组成的盗墓团伙。

    百灵鸟在茶楼里当起了掌柜,想安生一段时间。再说已经向牙子交了串钱,就等着有人合伙,那牙子来请。

    四爷和哑巴的生活就规律极了。日上三竿起床,吃过中午饭,不是去茶楼坐坐,就是看看京剧。晚上找个馆子喝个酩酊大醉,被下人扶上床时还要大叫“我没醉”。妥妥的败家子弟模样。

    没办法,那两本心得早就被他们翻烂了,不说倒背如流,那也是滚瓜烂熟。

    两人多次向百灵鸟表达再干一票的想法,都被百灵鸟以时机未到搪塞过去。这才日日饮酒作乐。

    不是百灵鸟找不到古墓,也不是故意晾着他们。而是百灵鸟不放心啊。

    四爷和哑巴能打是不假,虽然下过次地,那还是雏儿,以为看了两本心得就能应付古墓中的凶险了。百灵鸟有技术不假,但那只是寻访古墓的门道,对古墓内的机关陷阱虽知道的不算少,但也只能应付一小半。

    这要是点子寸了,三人留在古墓里,岂不白白便宜了墓主。几百年后,三个人特地拔山涉水前来陪葬。这墓主知道了都能乐活过来。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志得意满之时更应该小心谨慎。而且百灵鸟有些相信报应了,不然最近新娶的这几房姨太怎么肚子还是没有动静呢?

    他自十三岁跟着师傅盗墓以来,风风雨雨,如今眼瞅着就要四十了,还是没有个子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百年后让他怎么面对列祖列宗啊。

    所以百灵鸟最近腾不开身子,夜间努力打拼不说,白天还要打理茶馆。补药吃了不少,这身型却瘦了下去。

    这也是四爷和哑巴没事会去茶楼坐坐,帮着百灵鸟打理打理的原因。他们俩害怕百灵鸟操劳过度,哪天就直挺挺倒了下去。就连家都不敢早回,怕惊扰到正辛勤耕作的百灵鸟。

    您列位瞅瞅,四爷和哑巴这心思是不是感动天地。

    能感动天地却感动不了董氏兄弟,不久前四爷亲自手书一封,写的那叫一个情感真挚。拳拳之心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结果人兄弟俩呢?许是没什么文化,几个字就给回绝了。给四爷气的在酒馆大骂。

    四爷又将目光瞄上了小青。这纯纯是贪念人家的一身本领,四爷绝对没有非分之想。

    结果问过牙子,那小青早就回了师门,牙子又不肯给联系地址。四爷也只能作罢,留下话后,无奈退去。

    期间在天津的小段不知怎的了解了四爷近况,联合太子来信问过,言语间邀请四爷前去天津共谋大事。四爷对小段没什么好印象,一手好牌打的稀碎,自然没有应下,只是委婉的推辞了。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小段这一手见风使舵的本领还是不错的。

    四爷不是当时的四爷,小段呢也早不是当初的段总理。造化弄人,小段现在的下野生活还没有四爷过的潇洒如意。

    一番比较之下,更让四爷坚定了依靠盗墓发家致富的想法。什么都是假的,只有手里的银元和美人温柔的怀抱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