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青天有眼 » 第九章 向北(下)

第九章 向北(下)

    《六合枪》也是有谱子的。

    所以一开始孟荀是想仿照龙肺凤息的修习,从枪谱中选字、想字、继而练字。

    选字简单,许廷秀甚至可以提前指点每一谱中重点字为何。

    真正阻碍他的是想字。

    每当写拳谱那千八十字,孟荀总能陷入一种奇妙的状态。他的思想将可以勾连气息。

    运气到笔、沁思进墨、成字在纸。

    关于这个过程,郑怀跃曾告诉过他叫“入定”。

    可当拳谱换枪谱、尝试一夜,勾连全告失败。

    对此,许廷秀也爱莫能助。

    许廷秀在舞文弄墨这一块完全可以笃定地说:许、王不遑多让!

    倒是在了解孟荀的练字过程后,乔芊颖有所提议:“是不是可以用笔画代替整字?”

    乔芊颖的想法很简单:入定是为了想字。如果不能入定,那就索性不想字。

    只攻笔画!

    一个字可以有很多笔画,但每个笔画只有一笔。

    孟荀一点就通,顿时就笑了,“乔姐,你是个智者!”

    闻言,乔芊颖一脸不屑,耸了耸肩、看见王博福那一脸崇拜又轻哼一声。

    为什么本女侠总在懈怠?只因一切太简单!

    不过就当孟荀想要尝试的时候,许廷秀叫停了他,“马上下半夜,抓紧时间休息吧。出行在外,时刻都要保持精力。”

    孟荀听话,马上收拾。

    王博福自告奋勇要守护孟荀的文房四宝,坚持搂着包袱睡觉。

    争执无果,孟荀也就由了这憨憨。

    第二天。

    今天大队将彻底远离平河、正式进入勃海地带。但凡是这些郡县交界、尤其是多郡交界,往往都是多不管地带、也是绿林好汉喜欢驻扎的地方。

    在进入勃海前,千相馆等人就会经过沿途的第一个大寨。

    当颜千里在最前面挥动绿色小旗,跟后数十丈的护旗人都默契地收卷大旗。

    逢山哑旗,这是千相馆给予沿途山头、大寨的基本诚意。

    不过事无绝对,乔有梁等人并没有轻易地放松警惕。甚至孟荀还观察到,许廷秀始终一只手搭在身后的铁枪上,只是动作隐蔽,在队伍外很难察觉。包括其他功夫了当者,也是各有准备。

    规矩永远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只不过千相馆在东北扬名已久、而且历年打点都从不吝啬,意外还是极少发生的。

    第一个大寨连绿林好汉的影子都没见着,孟荀等人平安路过。

    这时候由队伍后头的成员挥动蓝旗,吆喝一声:“哈吾!山林有福!继续跟帮去咯!”

    话音落下,卷起的大旗再次展开,大伙儿都明显松了一口气。

    只要蓝旗挥动、吆喝响起,就意味着大队已经离开大寨五里。前后总共十里,所幸平安无事。在走之前,千相馆也不会吝啬夸耀,赞美大寨护卫山林有功、山林中有他们是天大的福气。

    大队今天是不可能抵达勃海郡城的,所以在靠近下一个山头前觅着空地,乔有梁就直接下令原地过夜。

    由于山头在前,他们不能完全放松警惕。在北行前,乔有梁早就安排好两半人、三班倒进行轮值。一夜三班分管六个时辰:第一班两个时辰、第二班三个时辰、第三班一个时辰。其中第一班、第三班是同一批人,第二班是另一批人。两批人一天一换,每夜都要保证至少有一半的弟兄是醒着的。

    许廷秀、孟荀等人同值一片。许廷秀作为老人,主动包揽了第二班。

    孟荀没矫情。他年轻精力旺盛不假,可在下半夜对异常动静的捕捉是肯定不如许廷秀的。但只要熬得住,他也会陪着许廷秀,好多长些经历。这本就是此行的目的,许廷秀也没有拒绝。

    就是正儿八经的当值期间,孟荀不好大摇大摆地摊出文房四宝了。

    他一边留意周围动静,一边拿住从附近寻着的细小树枝在地上涂涂画画。

    正如乔芊颖奇思妙想一般:不再想字、只攻笔画。

    确有奇效,但不多。

    孟荀明显能感觉体内的气息能够被牵动,可数量有限、而且也无法勾连笔端。

    至多就是起到让孟荀更熟悉枪式的效果吧!

    孟荀有点气馁,不过也没太纠结——至少是有好处的,那就可以接着练。

    转瞬五天。

    有着千相馆作好打点的大前提,大队的行进通畅且无阻碍。纵贯勃海,接近章武。只要再穿过章武,他们就能到达此行的目的地。

    然而始终眼睛瞪大如灯笼的颜千里眼睛猛然一缩!

    在不变的路线上,颜千里赫然发现比春末时额外多出来的一个小小茶店。

    这些茶店多是绿林好汉设立,预告来往行人已经踏入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前颜千里摇动绿旗,就大多以此为凭。而且这茶店开设也是有讲究的,只有有能力的山寨才敢起店面,没能力的山头一般只会设一个茶摊、或者索性树根棍子挂些标志物。

    距离茶店还有八里地,颜千里摇动红旗,把这个消息告知乔大老板。

    乔有梁与渔阳县素有往来、一季一信,只是上一封信中并没有提及沿途又新设一寨。

    那就是入秋以后立起来的新寨了。

    乔有梁还没有定夺,只是下令大队原地休整。

    一群老人聚在大队中央进行商议。

    “直接过去那是肯定不行的。”乔有梁直截了当地说,“入秋以后才大摇大摆地占山为王,而且再过几十里就是杨三刀的地头……秋末是行商密集的时候,这摆明了就是要截一段杨三刀的财路。”

    杨三刀是沿途三大寨的最后一寨的寨主。他所统领的山寨是三大寨中规模最大的,并且距离渔阳县只不到五十里地。只要敢设寨在边陲县城附近,那这寨主不是傻子就是有恃无恐。边陲不比平河郡,是有驻军的。稍越雷池,都可能直接面对训练有素的边陲兵将。杨三刀之所以坐稳渔阳之南,守规矩固然重要,也讲究的是真本事。顾名思义,杨三刀只会三刀,但三刀一出,非死即伤。

    至少许廷秀就不敢说自己稳胜杨三刀。

    乔芊颖本就被乔有梁刻意培养,所以此时插嘴大家全无意见。

    乔芊颖就道:“可我们也没带可以孝敬的金银呀!”

    若遇中途设立的新寨,错过了统一的打点时间,那后续补给孝敬的金银自然是件江湖上合乎规矩的事情。只是渔阳回信并没预知,而且北边趋乱,为了不惹回流流民眼红平添意外,这一趟北行千相馆是没有准备这一笔钱财的。

    那要不然绕路?

    乔芊颖刚想说就憋了回去:路线之外的山寨都没打点,意外只会更多。

    绕路绝对是仅好于火拼的选项。

    徐神棍观人识相、曾与无数人打过交道,献出一计:“或许我们可以直接上前谈判。”

    杏九针冷哼道:“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就上去谈判。那还不如让许廷秀直接一枪捅烂了那破茶店,直接打一架。”

    徐神棍丝毫不介意这个满脑子只有开药、下药的卷发老头发癫,得到乔有梁的认可后朗朗开口:“咱们先确定一个设想,这群人从哪里冒出来的?北境趋乱、流民变多,那么这些在此啸聚山林的人是不是有很大可能是从北边来的?”

    孟荀始终在旁听,觉得有道理,附和着点了点头。

    徐神棍继续道:“那他们既然敢开设山寨,就证明他们有真本事,这一点我们是万万不可以侥幸忽视的。可又是从北边来的,如果有天大本事,为什么不直接跟杨三刀干一架?”

    乔芊颖秒懂——她的冰雪聪明还真不是盖的——惊讶道:“并不是没有干,而是很有可能败了。”

    徐神棍向乔小老板投以赞许的目光,轻轻一笑,“所以呀,他们忌惮杨三刀,但气不过,就在杨三刀之南设立山寨,故意恶心杨三刀。”

    “不过这也说明了一点……”徐神棍话锋一转,“他们的实力比杨三刀弱不假,可也相差无几。”

    毕竟杨三刀也没除掉他们。

    大家恍然。

    有了徐神棍的铺垫,乔有梁也有了想法。